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

| 刘慧

我们不能只是了解事迹,而要深入学习事迹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你知道抗疫集体的相关事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7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篇1

10月的__,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这座“牛肉面”城市往日街道热闹、人群熙攘的繁华景象,金城的夜除了偶尔响起救护车的警报声,更是出奇的寂静,这次疫情扰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市民生活,市民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形势异常严峻。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他们毅然走出家门,用平凡的肩膀担负起非凡的使命,用身体为群众搭建起了一堵防护墙,他们就是社区志愿工作者,付玉琴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听党话、跟党走,疫情面前有担当。

付玉琴同志不仅是一名甘于奉献、市政为民的市政人,又是一名能够经受住组织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她能以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为担当,积极听从组织的召唤和安排。10月21日晚6时许,她被安排到张掖路街道陇西路社区担负志愿者防疫工作,上岗后,她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逐一询问社区居民核酸检测情况,登记人员信息,协助社区卫生站工作人员执勤,坚守检测点,疏导现场等候核酸检测的居民上千人次,逐楼逐户开展排查是否有与确诊病例和中风险疫情区返回等人员有过密切、间接接触的人员,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虽然在防疫期间担负的工作繁重辛劳,但是共产党员身上拥有的顽强斗志从未让她懈怠,她先后到中信大厦、家属院上门入户排查登记约200多户,每进一户都需要反复耐心宣传防疫政策知识和防疫有关要求,即便是遇到只有楼梯的老式家属楼,6个单元10层楼,她上上下下要爬60层,对于青壮年来说尚需很大的运动量,更何况是她这位50多岁的大姐,但是她肩上担着疫情的防控责任,内心装着居民的生命安全,迎难而上的信念始终不变,步伐坚定的方向始终向前,展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市政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

疫情不止,战“疫”不停。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需要,按照就近支援街道社区开展防疫工作的原则,她即刻报到,投入到自己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了前期的防疫工作经验,在重点开展入户登记、信息排查、秩序维护、疏导人群和劝导居民群众减少外出,做好居家防疫及动员未完成核酸检测的居民尽快进行核酸检测等工作方面,她的防疫工作开展的更加灵活高效有成果,为和病毒赛跑,打赢此次疫情阻击战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全体干部立即到岗到位……”!闻令而动,付玉琴同志立马整理行装,和她的丈夫和年迈的父母打了招呼,丈夫都用理解的眼神和支持的话语安慰她:“你放心去吧,爸妈我会照顾好”。就这样,她又立即返回防疫战位,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摸排工作中。“您好,请问您和家人做第三次核酸检测了吗?”这句话每隔几分钟便在付玉琴同志的口中重复一遍。她用认真谨慎、饱满热情的工作态度感染了身边的同事,温暖了社区居民的心。

“我们多走一步,多摸排宣传一户,居民就能少走一点路,降低感染风险,疫情防控工作就会更快迎来转机。”这是付玉琴同志义无反顾投入到挨家挨户摸排疫情防控工作时常说的话。看到她干涩的嘴唇,就知道她忙于阻击疫情,守护居民的生命安全,顾不上喝口水。就这样,在一次次询问、一次次排查、一次次解除警报中认真地完成了自己担负的防疫工作。

疫情面前,生命至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中,付玉琴同志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将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护在身后。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更强的担当、更大的责任感,为社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以“辛勤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担当,为全力构筑防疫屏障而忘我工作着。

付玉琴同志说:“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绝对要冲到最前面”!面对近日冷风细雨的寒冷天气,她栉风沐雨,引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多透风,把专家讲解的“德尔塔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知识告诉居民,及时消除了大家的恐慌心理。

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宗旨意识。

她时刻不忘党组织的嘱托,心系居民的出行安全,在打造“精致市政”的工作中,努力践行着一名市政人为民服务的职责担当;在疫情防控的战“疫”中,积极发挥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颗火种、一面旗帜的斗争精神,坚守在防疫一线,为__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相信:因为__有伟大的人民,金城有伟大的抗“疫”战士,疫情终将会过去,明天的太阳将会把母亲河照得更加波光粼粼、美丽动人,百姓的生活将更加幸福安康。

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篇2

2021年10月__市新冠疫情发生后,环城道路养护所根据住建局及中心的指示要求,迅速组建了一支以“90后”职工为中坚力量的一线抗疫团队。“90后”抗疫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在这十几天的抗疫过程中,积极响应号召,按照所有干部职工“就近下沉”的原则,志愿去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报到,听从社区安排,不惧危险,勇挑重担,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市政人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

作为团队中工作经验最丰富的陈国鼎同志,第一时间就向居住社区报到,按照社区的统一安排,开始维持核酸检测点现场秩序,“间距保持一米,有序排队”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到了换班时间他也没闲着,帮忙领取、分发防疫物资,搭设帐篷等等,只要碰到活就干。在不进行核酸检测时,陈国鼎每天一大早便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社区分配的责任小区,拿着防疫设备,对小区出入口、电梯口等公共场所进行喷洒消毒,消除潜在的传染隐患;登记出入小区的群众信息,排查居民健康码,还有就是宣传防疫知识,为了将防控知识有效传达给每个人,每家每户他都耐心讲解,碰到年纪大的老人,更是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遍又遍,直到对方听清楚为止,因为他知道,面对严峻的疫情蔓延态势,遗漏任何一个死角,都有可能让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

庞艳军是团队里的一位“奶爸”,家里的小孩才刚两岁,疫情发生后他匆匆回家向妻子做了简单交代,让妻儿注意做好防护,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听从单位安排跑去参与月星家居广场核酸检测工作,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后面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积极投入到银滩路社区防疫工作中。开始时主要负责引导居民进行有序排队检测,之后又因防疫物资运输人员缺乏被连夜抽调去搬运防疫物资,接着又开始检查健康码、宣传防疫知识、给居家隔离户送防疫物资等,整天忙前跑后。在抗击疫情的过程当中庞艳军始终任劳任怨,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社区交办的每一项任务。第五轮核酸开展前,已经值完夜班准备回家休息时当了解到核酸检测协助人员严重缺乏,他毅然放弃了休息时间,冒着寒风又跑到核酸检测点拉警戒线、摆放警示牌、维持秩序,这样一干又是整整一天。

24岁的马瑶是团队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她的志愿工作却是最危险的,由于她所属的王家堡社区光明苑发现了一例确诊病例,但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岗位工作。从刚开始的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到后面的对黄码人群进行统计报备,她总是冲在最前面。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后她又服从安排,到丰融逸苑小区值守,管控车辆和人员进出,通知居民做核酸检测等等,每天早上六点到岗,很多时候晚上十一点才能交班。工作中,当碰到小区住户有什么困难时她总会热情帮助。有次当看到一位独居老人因健康码变黄无法进菜市场而着急时,马瑶立即上前询问情况,随后又主动替老人买来了生活必需品,深受感动的老人将自己亲手绣的鞋垫送给她以示感谢。每每想到这件事的时候,马瑶都会为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而感到无比自豪,她说群众的认可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她会努力做的更好。

作为团队中的唯一一名党员,梅强峰同志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冲锋一线。自疫情发生以来,他是最早听从组织安排、第一批下沉社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接到中心的号召后,他立刻投入到金港城核酸检测工作中,对核酸检测点的居民进行信息采集。之后又主动申请夜班值守,连续两晚配合月星家居疫情防控点完成了核酸检测。随后又被抽调到市中医院去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他回到了居住的社区,听从社区统一安排,在东闸口小区进行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后来又因为希望大院疫情防控点人员匮乏,被安排到希望大院夜间值班,进行出入证和健康码查验工作。由于社区的下沉人员中有一人年龄过大,难以继续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又主动前往附近的西大院进行增援。马不停蹄的来回奔波,但他从没叫过一句苦,每一个防控点,他都当成自己的阵地坚守,尽职尽责,寸步不离。

92年的李鑫高大帅气,是团队中的颜值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主动下沉社区成为了抗疫一线的一名志愿者,十多天的防疫工作,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除了颜值,更多的是能力和责任心的认可。在完成首轮核酸检测后李鑫立刻投入到金港城防疫工作,最初进行居民信息采集,引导他们有序完成核酸检测。之后他又主动申请在疫情防控点夜班值守,连续两夜配合月星家居广场进行核酸检测工作。随后又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向铁路西村牟南社区报到,被安排到牟家庄小学去维持核酸检测点秩序。除了对居民们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外,身体强壮的他又成了“搬运工”,帮助检测点搬运防疫物资。后来又因个别小区老人偏多,他开始挨家挨户排查核酸检测情况,本着“不遗漏,不怕累,有耐心”的原则,他认真完成了排查任务。因为干活利索、负责,随后社区又派他去考古研究所支援,帮助社区居民进行“小兰帮办”微信小程序的注册和信息录入工作。十多天,任务基本上每天都在变,但每一项工作,他都会努力做到最好。

郭岩君是团队中唯一的一位“90后”妈妈,疫情开始后她就将三岁多的孩子送到父母跟前,自己主动响应号召下沉一线,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所分派的小区居民人数多达2300多人,小区老人占比70%以上。在核酸检测点,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居民进行信息登记,还要承担讲解疏导的任务。由于小区老人数量多,多数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她耐心地帮助老人们一一完成注册扫码,从早上七点开始直到晚上12才结束,11月的__已是寒风凛冽,一站就是一天,尽管早已“武装”好全身,依然被冻的手脚麻木。由于疫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很多临时疫情防控通知传达到基层已是深夜,虽然回家后早已疲惫不堪,但她仍然咬牙坚持,直到明确了自己第二天的任务后才会安心的去睡。在做第二轮核酸检测时,需要登记居民信息,由于全部要手写,她一天完成了将近1000户的手写登记,最后手都写僵硬了,但为了不耽误检测速度,她一声没吭扛了下来。

90后有90后的风采,90后有90后的担当,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退缩,反而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就是这样一个个年轻而又勇敢的市政人,他们在疫情面前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他们与疫情搏斗,他们在疫情中成长,相信,他们将和千千万万个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一起战胜疫情,取得胜利!

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篇3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很多逆行者,始终坚守岗位、立足本职,为了早日打赢疫情狙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赵冰山同志10月23日在医院陪护刚刚做完手术的父亲,在接到单位下沉社区志愿服务的通知后,将老人安顿好后,立即赶到居住地所在的秀川街道银滩花园社区报道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早上七点不到就在小区门口值守,之后轮班院内巡逻,劝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遇到做核酸检测日,又在检测点维持秩序,往往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然而,这样忙碌的日子被一则消息打破了,25日他志愿服务的银滩花园B区发现了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小区被划为封控区,作为整日和社区居民打交道的志愿者赵冰山心里不免七上八下的,10月26日至31日在家隔离的他看着不断更新的核酸阴性的结果,心里慢慢安定下来。看到窗外忙碌的志愿者们,赵冰山又坐不住了,“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封控后更缺志愿者,我可以在家门口帮忙,现在大家都这么忙,我也不能闲着”“为了封控小区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大家平平安安,我们多付出一点也是值得的”他说道。11月1日,他再次到社区报道,成为了一名黄码志愿者。由于小区封控,他每天为本小区居民发放外送的生活必须品(蔬菜、食品、药品等)。碰到老人家大包小包的来拿东西,主动帮着提上楼,碰到不会手机下单购物的居民,总是耐心的在手机上一步步指导操作。作为封控区,大家生活不方便,心情也很压抑,但他总是用自己的热情和乐观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他是志愿者们口中的大哥和榜样,也是小区居民的知心人。

一个个抗疫身影,肩负的是责任担当。一张张抗疫面孔,显露的是必胜信心。他们看好“家门”,守好“院门”,心怀大爱,以身奉献,相信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终将战胜疫情,繁华如初。

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篇4

从教十年来,高邮市龙虬镇张轩小学“最美巾帼”张丽老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秉承“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抗疫后方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武汉。

疫无情,助力之情。“500元,钱不多,却是我的一点心意。当初入党时举过拳头宣过誓,我不能战斗在一线,只能在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职,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这是张丽继2月份响应龙虬镇教育中心校“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捐款倡议,主动参与爱心捐款后,又交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就是战斗。在这防疫的关键时刻,她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抗疫阻击战作一份奉献,发出一点点光和热。

疫无情,防控在前。疫情期间,张老师还负责学校疫情日报及疫情防控档案的整理工作,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从1月24日起,她每天主动联系并在张轩小学防控群里收集教师上报的全校师生的健康情况和外出情况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登记、并最终形成《张轩小学疫情防控-学生健康状况日报送》台账,并于每天下午4点之前上报校领导与教育中心校。在防控期间,她及时完成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所有要求上报的信息。她还协助学校做好疫情的宣传报道,每天做到宣传到位、防控到位、排查到位,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张老师还积极承担学校的疫情期间的防控值班任务,早晨六点多从高邮出发赶往学校,克服中午就餐不便的困难。在校值班、巡查期间,严查严防,认真站好学校的值班岗,确保学校的安全。

疫无情,线上教学见实情。在疫情期间,为充实学生的寒假生活,她积极配合市局和学校安排的线上学习活动, 并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每天坚持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的困难,对班上参与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主动与其家长交流并帮助解决困难,班上的周睿同学,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不会使用手机看视频,张老师多次电话联系,通过微信一步步截图指导爷爷学会进入平台,坚决不让班上一个孩子掉队。

昨天已经过去,未来在于耕耘,用张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在村小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无奇的小草,我将和老师们一道用心去成就事业,站好三尺讲台。

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篇5

今年的春节跟往年不一样,没有爆竹声声辞旧岁,也没有大街小巷的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做贡献。

而有那么一个地方却异常的“热闹”。同时有那么一个人,他的身影一直穿梭在这个“热闹的场所”——他就是贵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负责人__。

春节期间,人流量多,往往也是急诊科最忙碌的时期,接诊的病人都是以往的数倍,夜间更是承担所有门急诊病人。由于疫情的严峻形势,__考虑到大家辛苦,在开交班会时说:“大家超负荷地上班,无一句怨言,我很欣慰,但是我更希望你们能劳逸结合,请上班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打扰下夜班的同事,有任何事情第一时间拨打我的电话。”就是这么一句话、一个身体力行的举动,却将“职责所在,使命担当”这八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场毫无硝烟的战斗警报拉响了,__不仅要做急诊科事务,更是担任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救治专家组成员,负责对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会诊排查、业务指导、医疗救护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应急救治工作。

从临近春节开始他就以院为家,他的儿子在寒假作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我想我的爸爸,我想他平安地回家。爸爸每天都奋斗在第一线,每天都要接触无数的病人,他为了保护我们,主动和我们“隔离”了,只有在微信视频中才能见他两眼,我真的好想他,但我更希望他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好好地保护自己。”

__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挺身而出。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篇6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过是装成大人模样,走在抗击疫情一线;有这样一群人,承担着“90后”的标签,却早已经担当大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刚入职不久,才加入汤庄镇机关工会大家庭,就已经把自己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去年刚入职的青年干部党政办办事员李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服从镇里工作安排,提前返岗,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大年初二,李铮在扬州过年,突然接到镇政府办公室电话,要求他立马赶往政府,待岗待命。李铮同志二话没说,跟父母家人打了声招呼,说明了情况,立刻下午赶回了汤庄。作为医疗救治组的一员,李铮戴上口罩,每天早早来到卫生院,帮助工作人员先做好医院内外消毒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当有病人前来就诊的时候,他还要负责做好体温检测,前期问诊,诊室引导工作,详细做好问诊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病例。他还要跟随卫生院医生走入街头巷尾,走进邻里乡亲,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以及防护措施,叮嘱乡亲们减少外出,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李铮每天早出晚归,为了防止传染,此次他一人回到汤庄,家里亲人都在扬州,每天父母也不放心,频频要求回来照顾他,他都拒绝了,要求父母正月十五以后再回来。李铮在入职之前一直在扬州消防大队做一名文职,如今成为了汤庄一名青年公务员,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铭记在心,他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一直在用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是一名热血奋进积极向上的好青年!

防疫一线的还有闵捷同志,大年初三接到通知,闵捷从宝应老家赶回汤庄,迅速投身到战斗中去。每天他整理资料台账,做好抗击疫情前线信息收集归档工作,保存好原始数据资料。每日上级部门下发公文,闵捷第一时间接收,传达给镇各级部门、村和社区,保证了非常时期信息传达的通畅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宣传科的秦婧钰,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在接到通知前往汤庄后,一直做好“幕后英雄”的角色。在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关键时期,依旧每日更新汤庄公众号“水韵汤庄”,积极报送汤庄每日“战况”,报道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传递宣扬汤庄正能量,扫除疫情期间多日阴霾。

还有很多很多年轻的身影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三岁孩子的母亲孙晶晶、汉留村后备干部李辉、曾钰村入党积极分子吴龙肖……他们是“90后”年轻干部,他们是“20年”新鲜血液,他们是年青一代队伍中的“硬核”!青年强,则国强!

战疫集体先进事迹400字篇7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疫情,有效抑制了新冠疫情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3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