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的伟大事迹简介

| 邱妹

刘胡兰的伟大事迹简介篇1

刘胡兰的继母知道我们进了村,也来到广场。她面色苍白,眼皮浮肿,站在我们面前讲述女儿就义的经过。她极力忍住悲痛,一字一泪地说:“我家胡兰子,还有那几个乡亲,死得惨……可也死得有骨气……”

接着,她用充满仇恨和血泪的语言勾勒出这样的画面:就在这座阴森的观音庙前,铡刀旁边,刘胡兰向亲人们告别,她把平时喜欢拿在手里玩的万金油盒交给了母亲。她在母亲跟前是个稚气未失的孩子,然而她转过身来面对敌人却是那样威严,挺着胸,昂着头,斩钉截铁地说:“布匹藏在哪里我不知道。共产党员也就是我一个,别的不告诉你们。说吧,咋个死法?”敌人暴跳如雷:“你要是不说,也和那六个一样,铡死!”“怕死的,就不是共产党!”说罢,她向铡刀走去。

当时,我一边记着刘妈妈的控诉,一边流着眼泪。泪水滴湿了我的笔记本,手里的笔那么沉重。我不是在写,而是在刻,深深地刻下这仇和恨。战士们垂着头,有的擦泪,有的啜泣。靠在肩头上的刺刀,在风雪中随着他们的身子不停地抖动。

人被仇恨窒息了,心被仇恨烧焦了,就连树枝和房檐上的雪仿佛也被仇恨的气氛所融化,滴下了痛心的泪水。

刘妈妈说到最后,用颤抖的手,指着染满女儿鲜血的铡刀,喊着:“同志们,为胡兰子他们报仇啊!”说完,她支持不住,踉跄几步,几乎跌倒。几个战士急忙从行列中跑出来扶住了她。内中有个战士,膀宽腰圆,身材高大,面庞黑里透红,他正是前几天我访问过的机枪手王银才。他在汾孝战役中一个人俘虏了十三个敌人,缴获四挺美造轻重两用机枪。他是文水人,共产党员。这位钢铁汉子满眼泪水,在铡刀旁边,捧起一块渗透鲜血的泥土,用手巾包好,揣进怀里。然后他拉着刘妈妈的手,宣誓说:“刘妈妈,请不要过分伤心。我们把胡兰子为人民流的血保存起来,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一定要为胡兰子报仇!”

这句话像导火索一样,使积压在内心的怒火迸发出来,广场上顿时枪刺高举:“为刘胡兰报仇!”“为死难烈士报仇!”的口号声淹没了风雪的咆哮,滚雷般从云周西村上空越过巍峨的吕梁山,向四面八方震荡,向整个被敌人蹂躏的晋中平原宣誓,向所有死难的英灵宣誓。

为刘胡兰报仇的突击队组成了,为刘胡兰报仇的爆破班组成了,为刘胡兰报仇的进军开始了。

刘胡兰的伟大事迹简介篇2

1936年春天,我们工农红军东渡黄河、北上抗日,一直打到刘胡兰的家乡,在那里分土地、打土豪、救穷人、宣传抗日救国。这些对刘胡兰幼小的心灵震动很大。她从小就觉得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红军是救中国的队伍。

1938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文水县城,这时我们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师长就是贺龙同志,我就在那个部队。在那里我们建立了民主政权,县长是我们部队派去的,跟我很熟,叫顾永田,就是电影里的顾县长。顾永田同志大我一岁,当时他19岁。电影里面说刘胡兰对顾永田还有朦胧的爱情,我想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顾永田1940年牺牲的时候,刘胡兰只有8岁。电影、电视剧不管什么都要加一点恋爱的佐料,这点不好。

顾永田同志在八分区的影响很大,文水县的老百姓对他都十分敬爱。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1岁,牺牲以前是八分区的专员。当时日本兵扫荡,为了掩护老百姓撤退,顾永田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壮烈牺牲。所以在刘胡兰心目中,顾县长是个英雄,做人就要做他那样的人。

还有两个人,也影响了刘胡兰。云周西村属于文水四区,四区出了两个小通讯员,一个姓韩,一个姓王。这两个小鬼经常到云周西村送信、送文件、送情报。刘胡兰是儿童团团长,跟他们很熟。1943年4月,云周西村被敌人包围了,这两个小通讯员为了掩护区长,他们叫区长先不要突围,等他们把敌人引开后再走。他俩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把敌人引开,一边冲出去一边喊:“日本鬼子,老子在这里,你们来吧!”日本鬼子就追过去了。区长含着眼泪突围成功,而两个小通讯员壮烈牺牲了。

埋葬他们的时候,刘胡兰是掉着眼泪的,她帮他们换好衣服,把他们埋了。所以在那个血与火的时代,“死”是司空见惯的,血海深仇使小小的刘胡兰就懂得,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刘胡兰13岁。当时根据地要吸收一批妇女干部,进行培训,开设妇女干部培训班,没叫她去,因为她太小了。她知道后马上就赶去,去了也没法把她赶回来,就把她留下学习了,刘胡兰就成了那批妇女培训班里最小的学员。经过3个多月的培训后,她又回到了云周西村,被选为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兼四区妇救会干事。

1946年她参加大象镇土地改革,就是电影中阎锡山军队占领的大象镇。刘胡兰在土地改革中很有成绩,村支部推荐她入党,区委和大家很了解她,一致通过,批准她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她只有14岁,要到18岁才能转正,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共青团。所以,刘胡兰已不是一个名义上的党员,而是一个真正的党员了。

刘胡兰的伟大事迹简介篇3

我曾经长期在吕梁山革命根据地工作,也在刘胡兰的家乡战斗过。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报道,就是我在文水前线通过军用电台拍发到延安去的。当时,我是晋绥军区战斗报前线特派记者。

我目击过许多敌人整师整团的覆灭。然而,我从来没有见过解放文水那样迅速彻底的溃灭,只因为当时我军指挥员高呼着“为刘胡兰报仇”的口号,全军奋不顾身地严惩敌人。那个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

我在给中学生作报告时,有的同学看了彩色故事片《刘胡兰》就提出疑问:“刘胡兰只有15岁,面对敌人的铡刀不怕吗?”“她可以不死的,她为什么要去死?”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刘胡兰是作家虚构的典型人物,不是真人真事”。这些不该产生的疑问产生了。

法国有贞德,苏联有卓娅,中国有刘胡兰。她们的死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了全世界的良心。然而,毕竟年代遥远,现在革命故事讲得少了,所以,这种种疑问的生出,责任不在于今天的孩子们,而主要在于我们。

刘胡兰出生在1932年10月8日。她出生的前一年,中国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她出生的那一年又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那时候我就在上海,只有12岁,但对我的影响是很深很深的。可以说,刘胡兰一出生就恰逢祖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连土地都没有,要租种地主的地,浇水也要向地主交水钱。她们文水交城一带有首民歌,我唱两句:“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浇文水”。因为交城是山区,从山上流下来的水浇了文水,文水很肥。可穷人呢,有水没有钱,同样浇不上地。刘胡兰亲生母亲就是因为她家交不上水款,后来被地主的狗腿子打伤而死。

刘胡兰原来的名字不叫刘胡兰,而叫刘富兰。她在入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认为穷人家的孩子叫“富兰”有什么用,只有跟共产党干革命才能翻身,所以她把名字改为“胡兰”。胡就是她继母胡文秀的姓,因为继母对她非常好,所以她就叫刘胡兰了。

刘胡兰的伟大事迹简介篇4

每逢早春清明时节,山西省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里总是人流不息,许多网友都会自发组织来到这里缅怀先烈。

65年前,正是这座纪念馆的主人刘胡兰,心怀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从容走向敌人血淋淋的铡刀,献出了她未满15岁的生命。65年后,这位早早离去的少女始终未曾让人忘怀--她的艰苦努力、认真负责,她的不畏强暴、大义凛然,她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无论精神还是气概,这个女孩儿至今令人敬重、尊崇。今天,就让我们踏上那片热土,一起去追寻英烈的脚步……

苦难中诞生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由于长期劳累,体弱多病,在刘胡兰4岁那年去世,让胡兰子小小年纪便尝尽不幸与苦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烽火很快燃遍吕梁山麓。而随着八路军来到山西文水县,这里的人民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也正是从此开始,年幼的刘胡兰逐步接触到了革命道理。

当时,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常常会和乡亲们一起把粮食、布匹送到八路军的根据地,还经常对女儿说:“答应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在这样的熏陶下,刘胡兰早早便开始跟随情报员一起,为活动在青纱帐里的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而眼见这些专打日本鬼子的八路军每天出操、训练、学习,还会做很多群众工作,刘胡兰总感到既新鲜又有趣,常常模仿他们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耳濡目染间,八路军顽强英勇抗击日军的精神已经融入了刘胡兰幼小的心灵。

战争中成长

1939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这个组织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刘胡兰常常能听到他们讲一些革命的道理。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震撼了刘胡兰,也更加坚定了她对革命的信仰。

到了1942年,10岁的刘胡兰光荣地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还成功地掩护了一些抗日干部。

3年后,抗日战争刚刚宣告胜利,八路军在1945年9月1日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刘胡兰和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的热朝。10月,一个全县妇女干部训练班在文水县贯家堡举办,刘胡兰不想放弃难得的学习机会,从小没离开过家的她下定决心,瞒着奶奶去参加了。当同行学员问起:“胡兰子,你奶奶知道怎么办?”刘胡兰大声说道:“不怕,革命嘛,怕啥?”

妇训班的学习条件很艰苦,刘胡兰在班里担任小组长,经常帮助值日的同学拾柴、做饭,还常和同学们谈心。经过十多天的学习,刘胡兰吸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

妇女训练班结束以后,刘胡兰回村里担任了代理妇联主任,在村里宣传革命道理,积极组织妇女学习,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工作非常出色。同时,她还参与看护伤员,积极和伤员学习军事技术。

刘胡兰工作积极,敢于斗争,党为了培养她,在1946年5月将她调任为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在她实际年龄只有14岁时,党组织经过研究讨论,一致同意吸收刘胡兰为中共候补党员,等她年满18岁时再转为正式党员。不久,她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改工作组,回云周西村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不惧滴血铡刀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给你钱。”

“你就是给我一个金人,我也不自白!”

面对敌人,你也许很难想象一个弱小的身躯能够发出这样强大的声音。而你又可曾知道,原本刘胡兰是可以随同文水县的同志一起安全转移的。

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阎锡山调集近万兵力对晋中地区进行扫荡,声称要“水漫平川”。阎系七十二师少将师长艾子谦率领3个团兵力坐镇文水县,情况开始日益恶化。

当时,中共文水县委出于爱护,曾考虑让刘胡兰随同部分干部转移上山,但刘胡兰得知后,坚决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她的理由是自己年龄小,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并且熟悉当地的情况,便于开展工作。后来组织上批准了刘胡兰的请求,让她留在了云周西村。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刘胡兰毫不畏惧。敌人无可奈何,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敌人并不死心,妄图用血腥手段逼迫刘胡兰投降,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敌人先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6位同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刘胡兰仍毫不畏惧,她痛斥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敌人狗急跳墙,怒不可遏:“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她挡住了敌人扫向群众的枪口,坦然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

遗范垂后世 风采映苍穹

刘胡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从容就义,壮烈牺牲。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在刘胡兰的家乡,每一个文水人都会因是刘胡兰的故乡人感到自豪。作为文水人也是孩子家长的李女士说:“自己的孩子很喜欢看历史书籍,对于刘胡兰的事迹已非常熟悉。”她认为,学习刘胡兰不是说必须让孩子们也和她一样,为国家利益牺牲生命,而是学习她留给我们的那种信念坚定、理想远大的精神,让刘胡兰精神延续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态度中。

在刘胡兰纪念馆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美国一家电脑公司的总裁麦瑞来到了刘胡兰纪念馆,这位腰缠万贯的外国人对刘胡兰的故事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本来全部看完纪念稿需40分钟,他却看了一个多小时。

看完后,他来到影视厅拿起话筒,激动地说“刘胡兰,伟大!”然后,他带头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晚餐时,麦瑞率先端起了一杯酒,高高地举起,然后把酒洒在地上,深情地说:“这杯酒是敬我们伟大的刘胡兰女士”。

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刘胡兰留给我们的精神是永恒的。爱国没有国界,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

刘胡兰的伟大事迹简介篇5

刘胡兰,1932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1946年6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却主动要求留下,与武工队一起坚持斗争。1947年1月,因叛徒告密,刘胡兰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不为所动。亲眼见到6人被铡,刘胡兰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之后慷慨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消息,使刘胡兰的名字响彻华北大地。随后,毛泽东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年满18岁方可转正)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3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