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的革命简写事迹材料范文
先烈的革命简写事迹材料范文1
陆纯贤,海门县海洪乡窑东村人,家境贫困,父亲依靠做短工维持生计,他在小学里仅读了三年书就辍学。十几岁时,父母给他领一个童养媳,名李振兰,1941年,他俩草草圆房,结了婚。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其妻李振兰也入了党。
陆纯贤起初在村农抗会工作,领导“二五”减租运动。1943年,抗日反“清乡”斗争紧张阶段,敌伪在江家镇、池棚镇、巴掌镇均设立了据点,四出骚扰,破坏和分割我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了挫败敌人的阴谋,沟通我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海启县委交通支站在海中区设立地下交通分站,站址就驻在窑东村陆纯贤家中,委派陆纯贤任站长。他家里都是老实人,夫妻俩又都是共产党员,政治上完全可靠。交通员经常来往通过该站传递我党政机关的秘密书信和文件,并掩护我方过往干部及工作人员。陆纯贤对党忠诚,工作谨慎,遇有突击传递任务,往往亲自出马。当交通员或过往人员在他家歇脚或用饭时,他夫妇俩总是热情接待,并轮流在外面放哨警戒,安全和-,做得细致周到,所以该站平时从未发生差错。但因陆宅地处敌人据点林立之间,日伪军时常出动干扰,时间长了,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一次,由池棚镇出去下乡“扫荡”的日伪军突然闯到陆家宅内,陆纯贤正在接收一位通讯员送来的密件(一张纸条),见伪军进宅立即把纸条吞肚灭迹,机警地与屋搜查的敌人周旋应付,终未被发现任何疑点。还有一天黎明前,敌人偷偷地摸到陆纯贤家里,企图抓人,幸亏陆纯贤夫妇头一夜就转移,使敌人扑了空。
海中区交通站驻地——陆纯贤家实际上已经暴露,为了安全计,该站转移到靠近敌据点的杨家宅,依靠当地群众的掩护及陆纯贤机灵谨慎,很长时间,交通站平安无事,交通工作正常进行。
1947年,反顽斗争形势骤紧,还乡团常到陆纯贤家威胁搜查,把他家的财物抢劫一空,并威胁要烧他的房子。陆纯贤毫不动摇,坚持原地斗争,继续做好交通站工作。1947年5月,该站又秘密转移到巴掌镇东面冯家宅。站长陆纯贤忠于职守,一如既往,出色地完成秘密交通任务,而且长期不回家,敌人对他无可奈何。
1947年6月13日,国民党正规军235团从启东汇龙镇向北出动“清剿”,狡猾的敌人一枪不放,隐蔽行动,向我根据地快速猛插,妄图寻歼我地方部队。是日,部分敌军窜到巴掌镇附近,从冯家宅前经过,向东搜索,一会儿又折回,直向冯家宅奔袭而来。这时,陆纯贤站长正在站内整理文件,收藏匣枪,并等待一个交通员送来急件,敌人突然进宅,他来不及转移,立即从后门口出走,跳入后宅沟,从宅沟外沿爬上岸时,遭到敌人开枪射击,当场中弹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交通员叶家歧、另一交通员俞光林也跳入沟中,潜水不动,而后脱险。
为纪念陆纯贤烈士,1948年,经东南行署批准将私立秀峰小学改名为纯贤小学。
先烈的革命简写事迹材料范文2
陈启云,海门县海洪乡太山村人。其父亲陈香田曾在上海驾驶汽车,后在家务农,生两个儿子,启云为老大。
陈启云小时在锦明小学读书,后升入启秀初级中学。他一贯认真学习,成绩优良,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他还练就一手好书法,珠算也很娴熟。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初中未毕业就辍学。由亲戚介绍在义兴镇一爿花行里当帐房。因与老板意见不合,不久即被解雇。
陈启云18岁结婚,妻子黄美林,和他感情融洽。妻子后来患严重肺结核,不幸早亡。
1946年,陈启云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江东乡太山村财助及农会主任,后提升为江东乡财助及该乡税务所所长,属海中区税务所直接领导。
陈启云在江东乡负责征税征粮工作,为了保障供给,支援革命战争,他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征粮任务;他帐目笔笔清楚,严格按制度办事,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他爱护国家财富,机警灵敏,注意严守机密,不使公粮公款受到损失。一天夜里,他和几个税收员正在他家闭门清点大量税款,他的弟弟想拾一张掉在地上的钞票去买学习用品,陈启云见状连忙阻止,并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几角钱给他弟弟用,他真正做到不沾公家一分钱。
陈启云家中常有过往人员住宿,海中区区长汤铁和他的警卫员等住他家。他的母亲汤文秀在儿子的开导下,关心同志胜似亲人,吃饭住宿,热情招待,问寒问暖,照顾周到,同志们称赞她是一位“革命妈妈”。
1947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占领了江家镇及其附近集镇,据点密布,给税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陈启云带领税收员克服了重重困难,穿插于据点之间,采取公开与隐蔽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做好税收工作。一次,陈启云等4个税收员敢于进出敌据点,动员某油坊老板及时缴清税款,为我战时财政增加收入。
1947年5月,我九分区主力部队反攻聚星镇敌据点,陈启云负责后勤工作,他发动各村干部群众大力做好支前工作,及时向部队供给足够的粮草和蔬菜,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当年的《江海报》曾报道过他的动人事迹。不久,陈启云担任江东乡副乡长。
1947年6月上旬,陈启云接到通知,去江东乡三星镇东张宅出席会议,在回来的路上突然遇到国民党正规军79旅235团“扫荡”部队,以致身陷重围,不幸被捕。敌人把他押解到义兴镇(今万年乡)据点,对他软硬兼施,逼他自首。但陈启云始终坚贞不屈,使敌人一无所获。
陈启云被捕后,我方领导人曾多方设法营救,其父母也到处托人营救儿子。其母亲还去义兴镇向他家的亲戚——伪六乡办事处主任李庆山处求情,但均未奏效。不多几天,陈启云被敌人杀害于义兴镇敌人的碉堡前。临刑前,他视死如归,昂首阔步,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陈启云烈士遗体由当地群众备棺收殓安葬。
先烈的革命简写事迹材料范文3
黄允福,海门县海洪乡永康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中区江中乡指导员等职,1947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一)英勇牺牲。
黄允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黄志新以农为主,生有一女一男,因家境贫困,女孩8岁时就送给人家当童养媳,黄允福十来岁时才上私塾读书。黄允福婚后生了三男一女,生活负担沉重,租地2000步,终年劳动,除交清“包三担”租粮外,所剩无几,他常外出推小车,挣几个钱,勉强养活一家人。
抗日反“清乡”时期,池棚镇、江家镇据点里的日伪军经常下乡窜扰,抓人抢劫,无恶不作,黄允福激于义愤,动员他的大儿子锡祥参加新四军;他自己在乡里,协助抗日民主政府征收公粮公草,支援前线抗日部队。1944年3月,我军打下了池棚镇敌据点,黄允福和当地群众一起,进入据点,拆除了敌人的碉堡和竹篱笆,捣毁了据点,迫使敌人不敢再来。
1945年下半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黄允福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江中乡万福村农会主任。他发动贫苦农民开展反封建、反剥削斗争,要求给地主家里的长短工增加工资。由于黄允福领导有方,据理力争,迫使地主答应了雇工的要求。1946至1947年间,黄允福在惩奸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中,表现积极,全力支持贫雇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上级党委批准,提升他担任江中乡指导员。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彻底地完成了土改复查任务,并惩处了几个怙恶不悛、恶贯满盈的恶霸地主。
1947年初,国民党反动派与地主还乡团勾结起来,向我解放区疯狂进攻,形势日趋紧张,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上级指示地主干部有计划地疏散隐蔽。但江中乡乡长杨凤兰,指导员黄允福等不避艰险,仍坚持原地斗争。
一次,顽军和还乡团下乡“清剿”时,黄允福在路上被敌人发现,紧紧跟踪,他急中生智,从口袋里抽出一叠钞票撒出去,敌人见钱眼开,纷纷抢夺钞票,黄允福乘机逃走,未被敌人抓去。
1947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一)清晨,黄允福化装成农民,提着菜篮子去南星镇侦察敌情。南星镇本来没有敌人驻扎,但这天清晨,敌人突然出去,埋伏在南星镇周围,伺机捕捉上镇的干部群众。黄允福发现敌人便衣闯进南星镇市街,未及撤离,被敌人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20多个干部、民兵和群众。敌人叫黄允福认出被捕的一群人中谁是干部和民兵,他守口如瓶,一言不发。当天,黄允福被押解到江家镇据点的途中,于徐家宅前遭敌人枪杀,壮烈牺牲。时年38岁。
先烈的革命简写事迹材料范文4
何叔衡,1876年生,湖南宁乡人。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二人志同道合,成为挚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
1931年11月,何叔衡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了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
1914年,何叔衡与毛泽东相识于长沙,成为挚友。1918年4月,他与毛泽东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任执行委员长。
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到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等。
1928年6月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
1930年7月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1931年11月,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参加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工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
先烈的革命简写事迹材料范文5
黄公略自幼随父亲黄秀峰学习,10岁入峒山小学读书,毕业后入永丰高等小学就读。黄公略从小就同情劳苦人民,好打抱不平,他很喜欢吟诵屈原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愿遥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锁”,从小便立下报国志向。他也很喜欢读史书,因仰慕汉代张良为人,联想到张良在圯上受兵书于黄石公而精通韬略的故事,乃改名公略。
1914年毕业后,黄公略回乡教私塾。1915年父亲病逝,异母长兄不务正业,歧视公略母子。他愤而投军,结识彭德怀。11916年参加湘军,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次年结业,回湘军任连长,后随部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立有战功,同年在黄埔军校进修。1927年12月,参加广州暴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黄公略回到家乡。
1928年3月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已改称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的原部队。此时彭德怀已任团长。由于一年未见,他们相互进行了试探,才知道都是同志。黄随即任随营学校校长。6月,任第三团第三营营长。1928年7月21日,因被国民党发现他是中共党员,要逮捕他,他被迫提前带领三营在平江县嘉义镇举行起义,旋率部抵县城天岳书院参加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第四团党代表。9月,彭德怀率主力上 井冈山,黄公略率红五军第一、第二、第三纵队留在乎江、 浏阳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1929年8月底,彭德怀率部返回湘鄂赣后,他任第五军副军长。
1930年1月调任第六军(后来改为第三军)军长,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将分散的游击区连成片,形成大块根据地。(《大事年表》中毛泽东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所写的“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即为此时之事。)1930年底,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他率部利用有利地形,阻击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为兄弟部队将其 包围赢得时间,并配合兄弟部队将其全歼。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在中洞设伏,居高临下,一举围歼敌二十八师师部, 为五战五捷首开胜局。9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又于老营盘歼敌一个旅。15日,他率部行至吉安东固六渡场时,遭敌机袭击,身负重伤牺牲。
为纪念黄公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以吉安、吉水两县的红色区域为主成立“公略县”,同时在东固和瑞金各修建了一座纪念黄公略的“公略纪念亭”,将中国工农红军第2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黄公略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曾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齐名,被人们并称为“朱毛彭黄”。黄公略一生虽然短暂,却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祖国人民会永远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