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事迹最新12篇

| HT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美医生事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美医生事迹 篇1

我叫xxx,大专文化,职称:主管护师,20xx年月参加工作后,从事预防接种工作至今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16年来从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不理解到热爱这个工作,从对免疫规划知识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全面贯彻理解,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辛勤和努力、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工作技能,得到了接种儿童家长们的认可,同时和领导的表扬。连续两年荣获“枣庄市免疫规划先进个人”和“滕州市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预防接种面对人群特殊,在平时的免规划工作中能严格的

要求自己,我总是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儿童家长,耐心的做好儿童家长的咨询和解释工作,在接种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不出现差错事故,靠着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为辖区内人民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筑就了一道道可靠的健康屏障。

为了实现“一个都不能少”这一目标,每天坚持使用信息系统查询应种和漏种儿童,及时通知进行疫苗接种,对不按时前来接种的儿童总是耐心的说服,并通过延长开诊时间,切实提高辖区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通过查询信息系统和乡村医生摸底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集中发放接种通知的方式,每月和季度集中开展查漏补种,确保查漏补种工作成效。按照疾控中心的安排,进行糖丸和含麻疫苗的查漏补种、强化接种活动,配合乡村医生进行摸底排查工作,有的家长不理解,有抵触情绪,记得在20xx年含麻疫苗查漏补种时,辖区内淤庄村有1名计划外生育儿童,由于莫名的担忧,疫苗接种不全,当和他反复解释时,换来的却是训斥和谩骂,面对这些,心里也十分委屈,自己的劳累换来的是这些吗?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职责,又擦干眼泪,重新开始了工作。接种证查验是确保接种率的最后环节,每当接种证查验时,我们从没有按时下过班,有时甚至加班到晚上8点,但是我毫无怨言,认真规范的做好这项工作,筑牢免疫屏障。为了改善接种环境,医院在20xx年7月建设数字化接种门诊,为了规范建设,我和科室同事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布局,方便的流程,为了工作,有时候连家也顾不上,女儿正在上小学,可我却陪孩子的时间也很少,有一次,回家晚了,开门的时候,听见女儿和她爸爸说:“妈妈也不管我们的事,光知道工作,也不陪我。”听到这句话,我心酸不已。

近几年,免疫规划工作逐渐的规范,意味着文件资料、报表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报表的准确性,我从学生做起,去上级业务部门学习,同兄弟单位探讨,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这一技能。

十几年来,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并带领科室其他免疫人员努力学习,认真出色地完成了免规划的各项工作,以敬业奉献的精神,以无声的行动践行着神圣的职责,并保障全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群众的健康,在以后的工作时间里,将加倍努力,为预防接种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美医生事迹 篇2

x,男,汉族,1982年1月2日出生,现年36岁,中共党员,x兰山人,从事卫生工作近十三年,现任大岭医院外科主任。

从小生长在沟壑纵横的山乡,他目睹了庄稼人“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无数次听到了农家院里乡亲患病的无奈呻吟。在其父亲的影响下,他在读中学时就萌发了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的愿望。20xx年9月x医专毕业后分配到大岭医院。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激情很快被淹没,怨天由人显然无济于事,调整心态,埋头苦干。春秋轮换十三年,人生最美丽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这片热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充实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真实和朴实。

20xx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面临着医生少,病人多,条件差的状况,需要快速成长起来他,起早贪黑,深入病房,关心病人,收集资料,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很快掌握了该病从防到治的一系列工作,在短时间内便能独挡一面,人们也很快知道了一个叫x的医生,此一役充分赢得了领导、同事和病人的信任和尊重,20xx以来年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工作中他深深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知识更新的重要性,20xx年根据医院安排他到市人民医院外科进修,他充分珍惜这一年的宝贵时间,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夜班休息,加班工作,尽可能多地接诊病人,参加手术,增加知识,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仅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进修一年间,参与完成外科手术400余例,并且还得到前来会诊手术他院的知名专家亲自指导,为自己的专业水平知识、手术操作技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回院后在上级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克服困难,顺利开展了大岭医院难度较高的手术,同时还带动了其它科室相关业务的迅猛发展,医院整体业务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并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开展了复杂骨科创伤,断指再植,关节置换,胆囊手术,阑尾手术,静脉曲张,疝气修补等手术。此举不仅解决了本地区病人往返大医院的劳苦,而且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十三年的经历,工作是他生活的一条主线,在这条线上病人是他工作的全部。每天上门诊,下病房,做手术,值班、会诊,用热心、耐心、精心、细心围着病人转,虽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对一张张痛苦面容,他没有选择,病人的需要就是他的第一目标。在除夕之夜,时钟已近深夜11时,正当全家欢聚度佳节的时候,医院一个电话要他马上赶到医院紧急诊疗病人,一个下午刚刚手术的病人出现异常情况,面对风雪交加,冰冻近尺厚的积雪滑冰,欢乐的节日氛围即刻淡去,妻子担心,年幼的孩子渴望,没有犹豫,顶着风雪赶往医院,妻子不放心,打着手电一路陪行,到医院时整个人身外是一层冰冻而里面却是一身然汗。问题解决后,回家的路上零点的钟声早已敲响,看着万家灯火,绚丽的礼花,疲惫的身心却是坦然和塌实的。不眠的夜晚何止记忆中的点点!为了开展一系列在当时乡镇医院属于高难的手术,白天上班手术,晚上守护病人二十四小时在医院连续工作早已不是偶然。

当年的毛头小伙而今已近不惑之年,小医生而今已在指导着今天的小医生,接过老一代传、帮、带的接力棒将严谨治学和朴素的医德传承着。“学无止境”,他只有一颗年轻火热的心,一股工作的激情,从处方、病历、常规诊疗制度入手规范管理,不断讨论、不断斗争、不断改进,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赢得了当年上级部门的考核好评的成绩,医疗质量和安全一举进入全区先进行列。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以及医院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小医院医疗质量已在全区系统中名列前茅。

xx用一柄手术刀划出了他从医近13载无私奉献的工作轨迹,也划出了一代良医高尚的人生轨迹。无论多么华丽的辞藻、多么优美的言语、多么深情的诗句,用在他身上,仿佛都变成了一堆苍白无力、空洞庸俗的文字,赞美不了、歌颂不完……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他的人格根本就是一泓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淤泥和瑕疵的清泉,源远流长滋润、影响着周围的同事。

他是一个谦虚、朴实、进取却又十分低调的人。声誉、头衔甚至连自己的身体,在他看来都算不了什么;

唯有病人和祖国的医疗事业,他将这视为头等大事。只要是关乎病人的、哪怕是大材小用,做一些芝麻绿豆大的手术,他都欣然接受;

只要是有助于祖国医疗事业发展的,他尽心尽力,出力却不出名。我想他不需要、也不喜欢那种声泪俱下地高歌赞扬,他所希望看到的是乡镇卫生医疗系统中能涌现出许许多多一心只为病人,一心只为医学事业的悬壶济事者。在他眼里的医疗事业之路是没有尽头的,在他眼里救死扶伤的爱心之路是没有尽头的,在他眼里医学造诣更是没有尽头的!求索、默默地求索,永远让自己站在起点上,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大医有魂,生生不息。

从医十三余年来,他一贯自觉遵纪守法,从不违纪违规行事,决不多收一分钱。为了杜绝伪劣药品,他坚持购进的药品一定要是通过了药检部门检验的药品。由于他严守规章,严格把关,几十年中,他在使用和销售药品的过程中,从未出现过质量安全事故,在历次卫部门的检查中,均未出现过问题。

社会的发展进步,给基层医务人员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他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说:我的工作能取得些许成绩,靠的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上级卫生部门和地方干群的支持,多为国家出点力,为群众办点实事是应该的。他并着手培养接力人,为医卫事业的兴旺注入新的活力,为迎接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新一轮挑战作好充分准备。

“塔高根于基”,虽然在基层医院不能成为一名高新知识领域中的医务塔尖精英,虽然他平凡的像一滴水,但乡亲的需要,基层医院的需求,他的人生追求将根植于此。

最美医生事迹 篇3

今年56岁的xx是山亭区店子镇鹁鸽崖村卫生所的一名乡村医生,自1975年1月在滕县卫校毕业后,一直扎根于农村卫生事业。38年来他用真情服务老百姓,用行动报答村民,始终履行着救死扶伤地神圣职责而无怨无悔。他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深得镇卫生院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2011年,按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为了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他自筹资金十余万元,建设了一处面积约120平米的标准卫生室,当地村民常见病、多发病均可就地得到治疗,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工作目标,较大程度缓解了群众就医难问题。

2003年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徐可相医生积极响应“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号召,投身到抗击非典第一线。为了让群众早日了解非典,掌握非典预防知识,他通过村委会大喇叭、黑板报、张贴标语、义务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防治非典知识宣传。有时还挨家挨户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尽量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配合镇卫生院积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登记和劝阻回乡工作,免费发放体温表进行排查,自己配制了抗病毒中草药为群众免费服用。由于他身先士卒、不怕危险,终于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他所负责的辖区,无一例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的事情发生,为全镇乃至全区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可相认为,仅有为村民解除病痛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牢固的医疗技术功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便利和实惠。行医生涯近40年,他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水平,经他治愈的各类患者成千上万,深得群众敬仰。他经常自费购买大量医药类书籍刻苦研读,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仔细翻阅,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即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也从未放弃过。

2009年1月26日(新年正月初一)凌晨两点,正值数九寒天,一阵急促地电话铃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本村一位张姓小孩突发高烧需要治疗。他放下电话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冲出家门。一路上寒风呼啸,冻得他直打哆嗦。由于天黑道路泥滑,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摔倒在泥地上,弄得全身都是泥,腿被刮伤两处,但他顾不了伤痛,爬起来就继续往病人家里跑去。赶到时发现小孩已处于高热惊厥,于是就急忙给予退热、解痉、针刺人中、静脉输液等治疗。由于病情严重需要输注三瓶液体,他就一直陪护到输液完毕,直至小孩病情好转才放心离开。此时已是早上六点多钟,天已经蒙蒙发亮,左邻右舍都在“噼里啪啦”地燃放着新年鞭炮,可徐可相连处理伤口都未来得及,累得他一头倒在床上便呼呼大睡。类似这种情况,一年四季到头随时都可以碰到。他在卫生室上班时,跟本不分昼夜,实行二十四小时全天候诊值守,就是凭着他这种过硬的医学功底,扎实的的业务技能,优良的服务态度,得到了各位村民的普遍赞誉。

他看病时时为困难病人着想,治疗时尽量使用既便宜又能保证治疗效果的药品。上门服务时从来不收出诊费,对特别困难的患者主动免除医药费,每年下来减免医药费用就达到两三千元。他心系村民的安危冷暖,始终奉行的宗旨是治病救人,扶贫济困。作为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仅靠辛勤劳动创造一点微薄收入,他生活地并不宽裕,但能为本村群众服务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从医以来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也从未接到过任何患者的投诉。

徐可相从医38年以来,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参与防疫保健工作,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贯方针,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重点。他深知这一道理的重要性,始终把卫生防疫工作挂在心上。他时常给村民宣传防疫的重要性,防重于治的方针政策。基于他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防疫工作的关注、了解和认识。他身体力行迎难而上,一股子倔劲,使全村的防疫保健工作在全镇处于领先水平,受到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肯定。他先后获得店子镇“先进个人”、店子镇“个人显著贡献者”、山亭区“优秀乡医”、山亭区“十佳乡医”等荣誉称号,所在卫生室被评为店子镇“先进卫生室”;2011年被评为山亭区“先进卫生室”。

徐医生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乡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多为国家出点力,为村民办点实事是应该的。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感到无上光荣。

最美医生事迹 篇4

27年前,他怀着“精医重德,用心服务”的信念献身于妇幼保健事业,开始了从医之路。多年来,他初心不改,始终秉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坚守在临床一线,以永无止境的攀登精神和创新意识,潜心于儿科临床的研究和发展,对医术精益求精,对患者视同亲人,为全县妇幼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坚持热情服务,对患儿施以慈母之心

从医二十多年来,在他心中第一位的永远是患者,他始终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每一位患儿,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去年冬天全国各级医疗机构都经历“流感”导致的“病人潮”,我院儿科的日门诊量以及住院患儿人数都达到了平时的数倍,为尽快帮患者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刘主任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由于太过劳累,他病倒在了儿科门诊。视患儿如己儿,每当看到患儿受流感的折磨,他就心急如焚、心如刀割,尽管自己病倒了,但他仍坚持带病上岗,日以继夜的工作。在患病期间,他每天都是夜间进行输液治疗,输液结束后再巡视一遍病房,查看完患儿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正是由于他无私的奉献,忘我的工作才保证了在流感流行期间未出现一例医疗差错事件,保证了每一个患儿的医疗安全。

以真心换真情,化解医患矛盾于无形

作为科主任,常常要调解科室里的一些医患纠纷,有些纠纷其实没什么大事,既不是诊断错误,也不是用药问题,仅仅是几句话不投机。患儿家属因孩子生病而焦虑,从而因一点小事情责怪医护人员,经过解释常常能解决问题。有一次,一对母女夜间因孩子不退烧大闹,值班护士、医生都不能解决,一定要科主任出面,还扬言要投诉,他凌晨2点多钟来到医院,谁知家属一看到他来了,就不闹了。家属说:“要的就是主任来看她的孩子。”值班医生、护士哭笑不得。但他很淡定,耐心仔细地给孩子看病,同时做好解释工作,化解了一场纠纷。久而久之,患儿及家属逐渐对这位“医生爷爷”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不仅可敬、可亲,而且还很可爱。在空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他有自己的沟通技巧和秘籍:先道歉、打招呼、再赔不是。在他的安抚之下,一个个“纠纷”总是在无形中被化解,家属们最终都能够宽慰和理解。

为了妇幼健康,他无惧雨雪无畏风霜

无论春夏秋冬,哪怕已进入梦乡,一有电话,便迅速赶往医院。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由于高龄产妇较多,分娩时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就较平时升高,因此因新生儿情况不好,深夜被叫往医院是常有的事。记得年前下雪的那个晚上,一产妇产程停滞,胎心率不好,要他来医院做窒息复苏准备。接到电话,立马冲出家门冒着风雪赶往医院。到达医院时患儿还未娩出,他就在产房等待胎儿娩出。由于产程过长,胎心持续不好,出生后孩子窒息了。他立即实施了窒息复苏,复苏成功了,孩子得救了。他常说“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家长的无比喜悦是给他最好的回报”。

热心公益活动,他与妇女儿童成挚友

日常工作之余,刘主任经常参加县里组织的义诊活动。深入乡村社区为辖区患儿义务看病的同时,为患儿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解一些育儿常识及儿童保健常识。由于其经常义诊的原因,许多乡村社区的人对他都十分熟悉,以至于每次下乡都有很多抱着孩子的妇女围坐在他的身边认真的听他讲解育儿知识。也正是因为此同事们,宝妈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妇女儿童之友”。

用心做人做事,为妇幼事业殚精竭虑

作为儿科主任,他医术精湛,每当工作中遇到问题都会认真阅读相关医学杂志和书籍,寻找最佳诊疗方案。他坚持不断地学习,并注重临床实践,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断能力日益增强。同时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认真带领科室内10名年轻医生共同钻研业务、培育医德,在他的培养下,科室里年轻医师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他始终以宽厚仁慈之心珍爱生命,用良心、良知去关怀病人;

热情接待每一位小患者,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病例,用“爱心、仁心、耐心”来真诚的为患儿服务,并谆谆告诫青年医生要以德行医,要坚持多奉献、少索取,要带着亲情看患儿,想着病人去开单,根据病人病情合理开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伟大出于平凡,他的辛勤付出结硕果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他减轻了无数患儿的病痛,也拯救了孩子的生命,他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他常说,对他影响最深并一直指导他从医理念的是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的一句话:做一个好医生,必须具有“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之理念。从医27年来,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娴熟的专业技术,努力践行着其座右铭--“精医重德,用心服务”。在他的带领下,20xx年儿科年门诊量18072人次,住院病人1077人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担任x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x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科分会委员、x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x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x市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等多项职务。

多年以来,在不辍的工作中,他不畏艰难,勤奋好学,一身正气;

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了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用汗水和心血为妇幼保健事业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最美医生事迹 篇5

说起xx,不得不说他最擅长的专业-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20xx年,他师从国内小儿先心病丁文祥教授学成归来。有一天在门诊接待了一位辗转多家医院来诊的14岁女孩,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审阅有关医院的检查单后,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这个孩子失去手术机会了。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就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由于父母早亡,只有爷爷一个人带,家庭困难,所以延误了治疗。现在出现了动脉导管的双向分流,肺动脉,这在医学上是个手术。但是假如不能手术治疗,不久就会出现艾森门格综合征最终导致死亡。当他介绍病情的时候,一脸忠厚的爷爷绝望的眼神紧盯着他的嘴唇,坐在旁边那么乖巧懂事的孩子以无助的眼神望着他的眼睛,他不忍心再说下去了,沉思了良久,他也怯生生的说了句“要不,咱们试试?”当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他也有点后悔了,真的,确实没有把握。当他读懂爷孙倆听到这句话从绝望的眼神中透露出希望的时候,他知道他应该怎么做了。孩子住院后,他亲自带着孩子做XX项有关检查,认真评估每一项指标,XX整个医疗团队多次仔细研判病情,反复演练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终于顺利成功手术。果然术后孩子躁动不安,剂难以凑效,出现严重高血压、肺不张、肺气肿、肺出血、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每一项都可能是致命的。他艺高人胆大,临危不乱,7天7夜紧盯监护仪,监测每一项指标,按照原先的预案果断处置,最后转危为安。当孩子拔除呼吸机,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看到孩子眼里充满了感激的泪水,嘴唇动了几下,他知道他又成功了。他抚摸着孩子的头,附在孩子耳边“孩子,我们赢了!”,之后一下瘫坐在椅子上喜极而泣。

这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最美医生xx。

善谋,描绘杏林奇葩

xx常说:一木独秀不成林。凭我个人的能力、体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只有提高整个儿科医疗团队的力量,才能保障祖国未来花朵的健康成长。记得他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他的一个老主任曾经告诉过他,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不仅在乎你会看多少病,能看多少病人,更重要的是你能培养出多少更加优秀的儿科医生。所以他在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认真践行老主任的嘱托,严格带教每一位见习、实习、进修及年轻医生。走上儿科主任的岗位后,为儿科的,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他着力儿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到国外和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邀请国内外儿科专家权威来院合作交流、老专家对青年医生“传帮带”等措施,促进了人才成长,建立了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他着力学科体系建设,20xx年将儿科专业细分出呼吸、神经、感染、心血管、肾脏免疫、消化、内分泌遗传代谢、血液肿瘤等亚专业,实现了专病专治。同时,优势互补,整合picu、cicu成立儿科综合icu,提高了重症患儿救治水平,保障了重症患儿的安全。在他的带动下,每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均有比较明确的专业方向,增强了专业的活力,促进了专业纵深。

杏苑花开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大医精诚。xx用救死扶伤的理念培育医道,用无私奉献的精神鏖战病魔,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他所热爱的儿科医疗战线上精心守护着祖国的花朵,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

最美医生事迹 篇6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见到了各种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在五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实习的时候,多次受带教老师表扬。20xx年7月他来到了天长市中医院开启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职场生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14年的医生生涯,他勤奋工作,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信服别人,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病人。

工作以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把苦、累、脏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他曾经持续给一位没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压一个多小时,只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有时遇危重病人,他以院为家,一夜一夜的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曾经有一次千辛万苦把病人抢救成功准备出院,病人却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属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家属能感觉到他的坚持不放弃,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xx年,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呼吸内科,1年的进修时间中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深受黄茂主任的赞赏。回到医院后参加了数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会诊,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与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医院呼吸危重病人抢救的新纪元。与张晓东医生一起开展了气管镜的检查与治疗,提高了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内二科工作,虽然他的专业是呼吸内科,但他们科是综合内科,什么样的内科病人都有,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一直坚持不断学习,主动请教。14年的坚持,不为什么,只因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对。在本科室同级别的医生中,他始终病人最多,服务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学习,长年累月坚持早晚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对病区急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做到随叫随到,对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会诊也同样如此。一周工作时间70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化。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病人送红包的情况,他一概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给病人存在账户上。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懂得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

最美医生事迹 篇7

xx,男,1979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一名普通的内科医生。从1999年11月到xx年1月到观水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因工作突出,xx年7月被提拔为副院长,xx年1月至今在养马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从事医疗工作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从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以来,和其他医务工作者一样,积极投身到公共卫生服务行列之中,他坚持每月定期下乡到责任区,上门入户随访,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讲保健常识,建立健康档案,24小时接受电话咨询,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下乡体检;上门初步诊断疾病,指导病人科学用药。责任医生的工作是繁琐、辛苦的,没有规律的就餐时间,但他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只要是群众有需要,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都能做到随叫随到。责任区内曾经有一名糖尿病老年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出现并发症,全身皮肤瘙痒,曾多次就诊用药疗效欠佳,患者苦不堪言,他急病人所急,积极帮助查找专业知识,手把手指导用药。当看到老奶奶喜笑颜开的那瞬间,他也笑了,真正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他在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深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领导的好评。曾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区委、区政府嘉奖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最美医生事迹 篇8

医生千千万,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工作者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他们的软实力。二部保健门诊的xx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给出这个答案,需要高超医术和崇高医德的完美结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固然感人,但是,在平凡的医生岗位上一干二十年,尽心尽责,每一天每件事,都要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何尝不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作为保健门诊的骨干力量,xx医生除了要完成门诊的诊疗任务外,还担负有重要的特诊医疗保健任务。南昌交通拥堵,xx为了按时巡诊,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巡诊。在一次他骑着电动车巡诊的路上,一辆汽车为了超车,不惜逆行,跨线迎面冲了过来,把他撞倒。当时的那个疼,躺在地上好几分钟才缓过神来,电动车前轮更是被撞得变形。为了不影响巡诊,xx留下肇事司机的车牌号和电话号码后,擦干身上的渗血,把电动车停放在路边,骑上一部共享单车,继续往巡诊对象家里赶。当时心里只想着别耽误巡诊顾不上自己的伤,事后才发现身上多处挫伤,扭伤的膝关节痛了好几个月。但他认为,再苦再痛,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职称考试,在专业技术人员扎堆的医疗行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职称考试的前夕,医院安排他护送一位保健对象前往上海就诊,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对象安顿下来、办好住院手续,他就能回来。但等到xx与上海医院交接完毕、和保健对象打招呼要回来时,保健对象却说,希望他留下来、不让他走。老同志当时诊断为肿瘤,心情低落,脾气不佳,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家属也希望他留下来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xx选择留了下来,在上海一呆就是半个多月。等到治疗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绪稳定且同意他回家时,一年一次的职称考试已经结束。眼看着同学同事们兴高采烈地憧憬晋升,他只能默默地准备明年再考。后来有同事对他说:“你如果当时回来参加考试,对保健对象的诊疗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你错过了晋升对你个人影响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无助的眼神,他平静地说:“我不后悔。”相比个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熟悉xx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病友们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都喜欢打电话先问问他。今年5月份的一个周末,半夜12点多,一阵急促的铃声将他叫醒。电话那头是位姓董的老太太,八十多岁,儿女不在身边,就靠一个保姆照顾。老太太当天下午就开始头痛,以为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里头却越来越痛、无法入睡。接到这电话,理应建议老太太赶紧打120急救电话,既简单又最安全。可是听着老太太期盼的声音,他还是决定到老太太家里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时,他开车到达老太太家里,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泪便夺眶而出,双手紧紧抓着他的手不肯放开。经过初步检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压不高,没有发热,手脚也不麻木,考虑是偏头痛。鉴于老太太家里这种情况,住院的确很是不方便,xx于是半夜开车找药店,帮老太太买了急需吃的药,看着老太太吃药躺下后才离开。离开老太太家里时,保姆对他说:“董老看到你来了,眼睛里放着光,头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xx电话回访,听说老太太头痛有了明显好转,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白求恩曾经说过:“当我在治病救人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多年门诊坐下来,xx发现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别多,患者眩晕发作感觉时天旋地转,不能睁眼、不能起床,苦不堪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大量查阅资料,通过自学,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术。效果就是口碑,这种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却又非常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还多次上门为患者手法复位。患者们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有送红包的、有送购物卡的、有请吃饭的,他都一一拒绝,他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的。他心里牢记的,还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寥寥几个字,语言质朴,道理简单。xx说,他要坚守好这几个字,怀着对职业的崇敬、对病人的承诺在医道之路上无悔前行。

xx从医路上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碰上没有带够钱的患者,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借钱给患者,让患者能先吃上药,尽快解除病痛。正是这份对患者的充分信任,让患者也更加信任他,甚至有些口口相传的患者不惜驱车几百公里专门来找他看病。xx不但对自己的病人好而且还特别有爱心,坚持每年参加义务献血,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点点滴滴让xx的从医之路更加熠熠生辉!

最美医生事迹 篇9

xx,男,45岁,中国共产党党员,主治医师,现任临沭县人民医院外三科副主任,xx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xx省疼痛医学会神经外科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从医二十多年,一直热爱卫生事业,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以救死扶伤、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病人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体贴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坚守岗位,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

一、孜孜不倦,业精于勤

工作以来,一直在临沭县人民医院工作,工作中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业余时间阅读医学文献,扩展知识面,业务上精益求精,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不断学习新技术、新项目,20xx年到xx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1年,成绩优秀,20xx年自修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擅长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及颅内感染等疾病的诊治,在临沭县人民医院率先开展了“二次开颅治疗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自体骨瓣冷冻保存二期颅骨修补术”,积极开展“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微创穿刺引流+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积极参加危急重症的抢救,抢救成功率高。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受到了领导、同事的好评及病人亲属的赞誉。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神经外科急症病人多,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容易反复,并发症多,治疗过程复杂,工作量大,经常需加班加点,xx及同事全年无休息日、节假日,坚守岗位,任劳任怨,成功救治了大量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记得那是20xx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一名交通事故伤员被送到外三科,病情重,深度昏迷,颅内出血量大,xx医师接到电话后急忙赶到科室组织手术,术后病人意识一度有所好转,但6小时后病人病情加重,右侧瞳孔散大,颅脑ct检查示右侧颅内有新的出血,需要手术,几个小时后手术结束,但病人病情并没有好转,xx医师仔细分析病人病情,考虑病人可能仍有其他颅内血肿出现,准备再次颅脑ct检查,但突然接到通知,本院ct机器突发故障,无法进行检查。怎么办,不做ct根本无法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时间就是生命,不能等待延误治疗,xx医师立即联系救护车,备好抢救药品,亲自带病人到就近的临沭县中医院做了颅脑ct检查,确定了血肿位置,再次紧急手术,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了,手术很成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转入病房治疗。当xx医师处理好病人,拖着疲倦的身子下班时已是第二天下午。术后病人经过综合治理、精心护理,逐渐有了意识,最后恢复良好,能够生活自理,病人亲属对治疗过程及结果非常满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这就是我的职业,这就是我的职责”,xx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救死扶伤,人间大爱。

治病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他对病人如亲人,多年如一日,体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精神。20xx年11月3日的夜晚,一位“特殊患者”被送到了临沭县人民医院,病人为青年男性,发生车祸导致脑部受伤,颅内出血,深度昏迷,瞳孔放大,已经发生了脑疝,随时可能死亡,而且病人衣衫褴褛,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其身份的信息物品,联系不上家属,没有医疗费用,治疗陷入了两难选择:如果不立即实施实施抢救,病人必死无疑;手术风险巨大,且预后差,对方是无身份、无陪同人员、无治疗费用的“三无”病患,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治疗产生的费用由谁来承担?当时上夜班的xx医师立即向值班院领导汇报情况,马上为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组织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历时三个多小时,终于从死神手中夺回了这名男子。术后患者没有完全脱离危险,转入外三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并做了气管切开。病人持续昏迷,一直没有亲属赶来,xx及外三科全体医护人员既予积极的治疗,又予全面的护理,每天需要观察病情,吸氧输液,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吸痰,通过鼻饲管胃内注射流质食物,还要按摩肢体,护理好大小便,经过精心的治疗,病人度过了脑水肿高峰期,头部刀口完全愈合,控制住了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逐渐脱离生命危险,虽可自己睁眼,右手能机械的挠头、接食物,吃饭,但仍不能开口说话,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光纸尿裤就需更换20多次。日子天天过去了,所有的人都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没有人有怨言,这一干就是266天。从病人身上仍得不到任何身份信息,医院求助于临沭县公安局,警方反复排查,排除了本县人的可能,扩大了搜寻范围,与全市人口资料进行比对,重点在失踪人口中进行甄别,终于发现xx一男子早于20xx年9月失踪,特征与病人相似。当远在xx的病人亲属赶来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感谢的心情无法用话语来表达。后来病人的父亲告诉大家,病人遭受精神创伤后一直未成家,离家出走前曾说过要出去打工,离家后十几位亲属分头寻找,一直不见其踪影,报警后也一直无任何音讯,家人均以为他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是医院,是医生和护士救了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这一事件被齐鲁晚报、琅琊网等省、市、县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这就是沭医人,这就是救死扶伤、人间大爱,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二十多年风雨兼程,二十多年痴心不改,二十多年的行医历程,改变的是年龄、容貌,不变的是行医的信念。xx医师深知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点成绩,离不开党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也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从事着平凡的医疗工作,既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平平凡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端端正正行医,选择做一名医生,无怨无悔。

最美医生事迹 篇10

xx,1991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莒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工作。从工作第一天起,他便告诫自己“一定要用坚守和责任当好一名医生”,工作二十余年来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

作为口腔科唯一的副主任医师,是口腔科的领头人。从医二十多年来,他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仁术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他都能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谨慎施诊。近年来车辆急剧增加等因素,车祸多发,致颌面部损伤多发,时常有大块软组织缺损,严重的裂伤,复杂的骨折等情况。无论什么时间,只要病人需要,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工作岗位,给病人解除病痛。复杂骨折病人面部变形重,功能影响重,骨折复位往往困难,他总是知难而上,带领青年医师利用钛板内固定术,有时联合应用牙弓夹板颌间牵引术及口外牵引等努力使病人解剖功能复位,系统指导功能锻炼,两年多的时间,为30余例面部骨折病人做了皮瓣转移技术修复颌面部较大缺损等高难度手术,病人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阻生齿的拔出是口腔科门诊的难题,他在拔牙术前充分考虑病人情况,和病人沟通,完善的术前准备,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利用微创拔牙技术,尽量减小创伤,降低病人的术后反应和恐惧心理。规范围术期用药,减少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医师。在牙髓病的治疗方面,利用现代根管治疗的最新理念,规范的操作,率先在xx市开展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开展规范后牙根管治疗,得到了xx市内同行的好评。保留下很多以前难以治愈的残根残冠,给病人解除病痛并减少了病人的负担。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病历,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因为口腔科病人治疗的特殊性,需要多次诊疗,面对路远的乡镇患者,为了方便他们赶班车回家,延迟下班,是家常便饭。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及时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以自己的热情和努力,认真恪守职责,推动了科室的开展

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于是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1997年在xx市人民医院进修口腔颌面外科,20xx年在xx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口腔内科。同时积极参与带教,于20xx年被评为滨州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受到了患者的信赖。1998年11月晋升为主治医师,20xx年11月晋升为口腔科副主任医师。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xx市口腔学会委员。20xx年任莒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20xx年任口腔二科主任、五官科副主任。为病人解除病疼是医生不懈的追求,为更好服务病人,他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和书刊,网上查阅等手段,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涉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积累经验,发扬创新精神,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余篇,其中在全国双核期刊发表论文1篇。获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

工作严谨责任心强

从医多年来,自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空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自己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

爱岗敬业不忘医生本职

xx常对身边的青年医务工作者说,身为一名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指导实践和推动医务工作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学习是第一要务”的思想,重视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不断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医生,坚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作为科室负责人,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服务质量和水平,甚至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够紧跟时代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先进有效的医疗服务。他求真务实,坚守职业道德,无论是从事临床工作,还是在行政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因工作范围的大小和工作任务的轻重来衡量工作的重要与否,勇挑担子,担当责任,特别在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主动深入一线,出主意、想办法,切实帮助临床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为推动部门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更好的服务病人,xx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和书刊,网上查阅等方式,积极学习,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不断涉取新的医学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积累经验,发扬创新精神,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在全国双核期刊发表论文1篇,获市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

在工作中自己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最美医生事迹 篇11

姓名:xx,男,维吾尔族,1970年出生,1993年6月毕业于喀什卫生学校地方病学专业。1993年9月至今一直在拜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吐尔逊热合曼在结核病防治工作岗位上近27年,一直兢兢业业,勤于职守,将毕生的精力、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结核病防治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9岁。

农牧民眼中的“摩托车医生”

“摩托车医生’身强力壮的,怎么就突然去世了呢?”得知吐尔逊热合曼突然去世了,拜城县各族农牧民们痛哭着,去送他最后一程。拜城县是结核病高发区,发病人数长期位居地区前列,结核病防治任务非常繁重。吐尔逊热合曼经常骑着摩托车走村入户开展防治结核病,被各族农牧民们称为“摩托车医生”。没有白大褂,没有醒目的医护标识,黑瘦的吐尔逊热合曼骑着摩托车,与普通的走亲戚的农牧民没啥区别。“没办法,结核病人打心里不希望周围人知道自己的病,我们要是大张旗鼓地进村,容易引起病人的反感。”生前吐尔逊热合曼经常给新来的同事讲如何“潜伏”进村,必须要“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吐尔逊热合曼经常骑着摩托车走遍了拜城县所有的乡镇、村。黑英山乡是拜城县最偏远的乡,距离县城有110公里,全部是山路,中间还要穿过3条大河、11条小河和60多公里的雅丹区域,一不小心就有危险。27年来,吐尔逊热合曼每个月都必须去一次,几乎每个农牧民都认识他。

长期在黑英山乡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吐尔洪阿地力说,以前没有柏油路,吐尔逊热合曼骑着摩托车往往要走4个多小时,1996年9月中旬曾经摔过一跤,跌得脸上都是血,所幸没有大碍。距离黑英山乡政府40公里的喀拉果勒村是拜城县最偏远的一个小村,20xx年以前,村民每个月都巴望着吐尔逊热合曼的到来。村里的老人艾买提·马木提说:“‘摩托车医生’来了,不是给我们看病,就是给我们捎带一些生活用品,有时还帮我们干活。”村民们说,几十年来,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呕吐腹泻,对吐尔逊热合曼来说都是药到病除。在拜城县种羊场,牧民托合提·毛来克家有4头牛56只羊,自从20xx年他患上肺结核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家庭收入减少、经济条件每况愈下,但是,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每天在深山峻岭的草场中穿梭,无法按时服药。吐尔逊热合曼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他在家里找不到我,就骑着马跟我一起去放牧,一边放牧,一边讲按时服药可以治愈结核病,身体就会恢复健康,就不会传染给家里人、不会传染给邻居,最后他的耐心感动了我,我就按照他说的,按时吃了半年多的药,终于治好了。”托合提·毛来克一直无法相信吐尔逊热合曼就这样离开了。在近27年的结核病防治职业生涯中,大家与这位“摩托车医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要是时间长了看不见‘摩托车医生’,就想他,就要给他打电话。”拜城县米吉克乡库木墩村的老人依马尼亚孜·买买提尼亚孜抹着眼泪说:“今后我们想他了怎么办?”

卫生健康系统的优秀宣讲员

长期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吐尔逊热合曼深知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健康防病知识对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多年来,他把握一切机会,入户走访时,到社区学校健康体检时,抓住一切机会,向各族干部群众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防病知识。拜城县察尔其镇人口多,人员居住密集,吐尔逊热合曼长期重点关注这个镇,每年开学季节,他都到学校去宣讲。“二十多年来,我们学校开设的第一堂保健知识课,一定是吐尔逊老师的,他从来不缺席。”察尔其镇中学校长古丽尼沙·玉素甫说。

一段时期以来,不少群众对结核病防治抱有成见,认为让结核病人戴口罩、分餐具、分房睡是虐待老人,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是毒药,是“魔鬼的礼物”,导致结核病防治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吐尔逊热合曼非常着急,他将调查写成报告,及时向单位领导反映结核病防治宣传面临的问题,并逐个村庄进行宣讲,1994年,在拜城县克孜尔乡克孜勒吐尔村,依米提·斯迪克老人得了肺结核,坚决不接受药物治疗,很快他年仅4岁的小孙子也患上了结核病。吐尔逊热合曼来到他家宣讲,他把吐尔逊热合曼往外赶:“我不听你的胡说八道。”吐尔逊热合曼见劝他不动,就动员他的儿子媳妇邻居,还拿出一些服药治愈病人的照片给他看。老人很顽固,说:“你说那些药是治病的,不会弄死我,你先吃,你吃了不死,我就相信那不是毒药,你不吃我也不吃。”吐尔逊热合曼犹豫了一下,拿出四粒药片送进了口中、咽了下去。依米提·斯迪克老人盯着吐尔逊热合曼看了一会,拿起了药片。经过半年的治疗,他和孙子都痊愈了,再没有咳嗽、乏力的症状了,他握着吐尔逊热合曼的手说:“你是我们的天使,谢谢你治好了我和孙子的病。”吐尔逊热合曼说:“我是医生,不是天使,我是共产党派来的,你不要谢我,要谢就感谢共产党。”20xx年吐尔逊热合曼在老虎台乡亚木古鲁克村驻村期间,他在完成驻村工作的任务的同时,发挥专长,把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他不仅在入户走访时耐心给病人解释规范全疗程服药的重要意义、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还在村民大会时播放一些健康宣教片给农牧民群众看,提高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乡镇医生的优良导师

吐尔逊热合曼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结核病防治的工作人员,积累了许多结核病防治的知识,其中,X拍片和诊断就是他的强项。拜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刘玉山说:“吐尔逊热合曼不但是全县有名的结核病防治专家,还是县里的胸部X线检查权威,平时我们有什么疑难问题和他交流,他总是坦诚相告,从不保留。”

拜城县老虎台乡位居深山,生活条件艰苦,不少医生来到这里后,都难以待下去,连个X片拍摄医生也找不到,吐尔逊热合曼就帮助他们培养了两名拍片医生,解决了卫生院的难题。“我们乡下的一些常规病,吐尔逊老师都会治,他经常教我们,让我们快速成长。”亚吐尔乡古尔阿塘村村医木尼亚孜图坎说。拜城县卫健委主任袁慧博介绍,在每个季度的全县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班上,吐尔逊热合曼的讲课是最受欢迎的,各乡镇、村社区的医护人员说,吐尔逊热合曼不讲大道理,只讲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教会大家如何预防、随访结核病人,如何开展各族群众容易接受的健康宣教。吐尔逊热合曼还把一些传染病防治措施编成顺口溜,教授给医生。比如结核病防治,他编的顺口溜是:“结核病,最难治。要预防,戴口罩;分碗筷,少说话;痰用纸,莫乱抛。有病了,党来治。一分钱,不用花。”比如胸部X线筛查肺结核,他编的顺口溜是:“肺结核,边缘圆,如同一枚小铜钱。有肿瘤,边不清,病灶周围毛烘烘。”亚吐尔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吐尔洪阿地力说:“吐尔逊勤学习善总结,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卫生院经常请他过来给我们授课,帮助我们培养医生,加快了乡村医疗队伍的建设。”

最美医生事迹 篇12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3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20xx年元月份的一个夜晚,已是十二点多钟,本村低保户常年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因受凉急性发作,情况十分危急,家人只是给我打了电话,我就不顾一天的疲倦与寒冷,立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患者家人十分感谢,又经过十多天观察、护理与治疗得以好转,因患者家庭困难,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够的医药费。还有本村五保户,因患偏瘫十多年,家中无人照疗,而且经济又十分困难,我就主动上门了解病情,为他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还耐心向他讲解偏瘫的康复知识,还帮他做康复锻炼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像这种情况还很多很多。

这些年来,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点,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利用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站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在我的努力下,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张寨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微机操作,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则大幅度地降低。但我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我还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并帮助他们尽快熟练操作流程。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保持党员形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在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同时,

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全村1140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尤其为本村93名老人,143例高血压病人,39名糖尿病病人,3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纳入慢病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为了关心老人身体健康,每年都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真正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我们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268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