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
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新鲜出炉,于敏也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之一,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精选篇1)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宁河县芦台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目睹了国家遭受外敌侵略的苦难,深刻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立志“科学救国”。7岁时,他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1941年,于敏进入天津木斋中学读高中,因成绩优异被推荐转学至耀华中学读高三。此时,他遇到了两位恩师:语文老师王守惠以及数学老师赵伯炎。在这段求学时光里于敏意识到,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纾困之路——内向好静思,不喜交际,喜欢动脑不喜欢动手,这样的自己适合学习科学。因此,当朗诵起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于敏想到,他的“吴钩”就是科学,他要用科学收取“关山五十州”。
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精选篇2)
1960年,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于敏带着一拨年轻科学家,甘愿隐姓埋名28年,悄悄开始了氢弹的研究。
对于一个没留过洋、土生土长的本土科学家来说,连氢弹都没有见过,何况是研究。当时我们连氢弹的模型和重量都不知道。
于敏和一干科学家有的,就是国家崛起,民族振兴这一精神支柱,支撑他们克服万难。
因为从没见过氢弹,于敏就让每个科学家按自己想象的样子在小黑板上画出来氢弹来,然后再一起反复研究取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于敏就率领大家,重新计算一批新的。没有计算机,就用计算尺和小算盘废寝忘食地计算。
就这样反反复复经过了100个日夜,终于,于敏兴奋地给邓稼先打电话,说我们抓住“牛鼻子”了,意思是找到了氢弹原理。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从此确定了氢弹的原理方案。
于是,在罗布泊的试验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氢弹原理试验。酷冷的天,于敏团队一人一件黄大衣,夜晚全部打地铺睡帐篷。
1967年6月,随着天空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美国原子弹升级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于敏团队仅用2年零8个月;美国试验共达1054次,而我们,仅用了45次,就完成了氢弹数据的采集。
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精选篇3)
1926 年 8 月 16 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市)。父亲于振霄是天津市财政局的小职员,母亲王氏是普通妇女。
于敏在芦台镇上完小学后,举家搬到天津,在河东中学就读初中,高中时进入天津木斋中学。因成绩优异,在老师推荐下转到耀华中学读高三。
1944 年,于敏考上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同学父亲以公司名义的资助下进入大学。1945 年,美国在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让他深感震撼,1946 年他转入理学院读物理。1949 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北大第一届毕业生,并考取北京大学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兼任助教。
1951 年,于敏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的前身)理论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3 年起,他广泛阅读核物理文献,了解国际核物理研究进展,总结物理规律,进行核理论研究。
1955 年,于敏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1959 年,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理论组在成都举办原子核理论暑期培训班,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共同担任主讲,后来他们的讲稿编成《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出版,成为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精选篇4)
那时,于敏家里很穷,连读大学的钱都是同学的父亲给出的。所以,他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夏天,同学们在外乘凉,他读书。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读书。放暑假了,他没路费回家,就一个人拿着习题和课本,跑到景山顶上学习。
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甚至跨数学系的近世代数也考了满分。
同学们便给于敏取了一个外号叫“老夫子”。不过,这个“老夫子”一点也不“老”,反而还有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
那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大学生经常搞上街游行,于敏就是其中一员。
1947年,美国士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引起全社会的强烈愤慨,学生组织游行示威。于敏因事耽误去得晚,便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抄小胡同去追游行队伍。
和游行队伍汇合后,他慷慨激昂地往前冲,眼镜都被挤丢了。连回家路费都没有的于敏,只能慢慢攒钱再买一副。
1949年,新中国成立,23岁的于敏从北京大学毕业,一边攻读研究生一边担任助教。
他以“量子场论”作为研究方向,完成了《核子非正常磁矩》的研究论文,并在物理基础理论研究上崭露头角。
于敏院士的两弹一星事业事迹(精选篇5)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颁奖词。于敏以他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贡献,向我们演绎了为国奉献精神的真谛。
于敏,1926年出生在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就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两年后,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1951年被调到中国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突破时,钱三强找他密谈,神情严肃地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心中明白,祖国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从此,便开始了他在大荒漠苦苦专研氢弹试验的30年隐姓埋名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