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

| 徐球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新鲜出炉,赵九章是什么样的科学家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1】

赵九章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对文学颇感兴趣的他打算长大以后学习自己喜爱的文学专业。但是“五四运动”深深震撼了他。一心想着“科学救国”的他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来又通过庚款考试,进入德国柏林大学,师从气象大师菲克尔。

学成回国,赵九章就任于西南联合大学,后来竺可桢慧眼识珠,将他推荐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科学所工作。解放战争后,中央研究院奉命迁往台湾,但是他和所内一些科学家坚决不走,决定留下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他的女儿赵理曾回忆起当时,竺可桢先生为了不迁走躲起来了,爸爸说:“不行的话,我也躲起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赵九章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组建,后来又积极参与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筹建。后来他还亲自在中科大授课,记得有次地球物理所两位退休的老所长,回忆起恩师的谆谆教诲,不禁泪流满面。他还拿庄则栋、李富荣的例子鼓励学生,让他们要向乒乓球选手一样打到世界舞台上去,要有当冠军的气概。

从中央研究院气象科学所,到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再到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所;从十几个人到几千个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更奉献给了新中国!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2】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我国也决定要搞自己的人造卫星。赵九章这位年过半百的气象学家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创建我国的空间物理学。1959年,他首先在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了以开展空间物理研究为目的的磁暴组,继而筹建等离子体模拟实验室。虽然地磁与空间现象有一定的联系,但对空间物理本身,大部分人包括他自己都比较生疏。为此,赵九章亲临第一线举办讨论班,又当老师又当学生,每个主要成员负责讲授一部分和自己工作有关的基础理论,而他则主讲刚自学的宇宙电动力学。在调研大量文献的过程中,他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和年轻人一起看文献、推导公式,他一旦学到一个新概念,总打电话叫同志到办公室或家里,他家的小黑板也成了讨论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赵九章虽然在学术上很民主,但对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求很严谨,研究所的一些重要论文送刊前他是要亲自审阅的。当时大气环流数值模拟在国际上刚开始不久,有一位年轻同志利用当时国内很小的计算机做了一个在国内是首次的大气环流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是相当不错的,但模拟的风速按计算机算出的结果写了10.11米/秒。赵九章阅后说,风速的观测误差至少是1米/秒,那么在计算结果中小数点后面还写了两位数,这有什么意义,把一些无用的数字写上去,看上去很严谨,实际上是不科学。从这一个小事可以看到赵九章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年轻人的严格要求。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3】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赵九章被寄望于子承父业,读私塾时的他则渴望从事文学。然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赵九章既没有从事中医,也没有从事文学,而是选择了“科学救国”。1925年,赵九章考入浙江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系,之后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成功报考德国柏林大学气象学专业,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立刻回国。先是在西南联大向学生们传授气象科学,后又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主持气象科学研究,自此成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第二年____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很快,中科院成立了581组,赵九章担任581组副组长,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

赵九章这位年过半百的气象学家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创建我国的空间物理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赵九章就完成了从整体规划到卫星制造与轨道设计、火箭设计、观测项目与地面跟踪等全方位的技术准备。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赵九章与同事们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研发。1965年,我国人造卫星工程正式立项,他成为总负责人。

经过集思广益,他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1米直径近球形 72 面体,取名为“东方红一号”。1970年的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响彻天际。可惜赵九章在1968年已经离开人世。1999年,国家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赵九章。赵九章将自己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一生报国,以一颗赤诚之心,谱写了最璀璨的一抹东方红!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4】

在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过程中,赵九章提出了“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等重要建议,领导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究工作的建议,在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等诸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他领导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赵九章力促把分散在各机构的一部分地震、地磁和地球物理探矿组织,以及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重要科学家团结在一起,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该所在赵九章主持下很快发展成为一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机构。后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空间物理研究所,以及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以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室、组为基础组建的,其中不少科学家都曾在原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习和工作过,有的还直接受过赵九章的指导。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5】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学习他追求进步、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爱国情操;学习他富有远见卓识、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诲人不倦、甘于奉献、光明磊落、仁厚俭朴的崇高品德。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赵九章先生忠诚祖国,为了国家的强盛,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关注科技前沿发展,培养了大批年轻人才,为我们树立了重才善教、致力创新的光辉典范,他的科技和教育思想更是值得认真总结、学习和发扬光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评:在50年前赵九章就特别强调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在科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科学道德方面,赵九章为学生们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巢纪平研究员说:以他渊博才学和远见卓识为之所创的业绩,使他成为zh欧诺个国卫星事业和空间科学的一位先驱者和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原书记、赵九章先生秘书吴智诚研究员说:他是一位气象学大师,在中国是他首先把数学、物理学引入气象领域,他是 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之一;是他首先在中国开展海浪学研究。

26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