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
两弹一星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大家有哪些想了解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集合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精选篇1)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他就是“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王大珩生于1915年。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王大珩远赴英国留学。1948年,王大珩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1951年,他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
在海外学习技术光学和玻璃制造技术的求学经历,让他拥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除了研发各种光学仪器外,王大珩还带领近千人的队伍,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所有光学研究任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它既要达到较高分辨率,还要经得住自动拍摄的震动。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精选篇2)
他是我国近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少年时代,他常跟父亲去观察天文和气象,对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父亲感叹当时的中国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这深深地印在了他幼小的心里。
1948年,他满怀强烈的报国之志从英国回到祖国。在他的带领下,1953年12月,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熔制成功,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制造能力的历史,也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除了研发各种光学仪器外,他还带领近千人的队伍,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所有光学研究任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他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与党同行——知识分子的红色记忆”第二十二期,共同走进“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的红色记忆。
提到光学和国防科技的关系,王大珩形容,光学是“打边鼓”的,简而言之,便是“在试验以前和试验以后,做记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它能够看见”。光学是“两弹一星”的配角,但它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王大珩带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迎难而上,将光学事业和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密切的参与到“两弹一星”等各种重大国防工程的科研攻关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精选篇3)
在“中国光学英才摇篮”——长春理工大学的校园内,静静地坐落着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王大珩展览馆。
王大珩,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创始人,第一任校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首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第17693号小行星为“王大珩星”。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奖章。
王大珩1915年出生,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留校任教。正当他全力攀登物理学高峰的时候,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我们刚毕业的时候,来进行毕业旅行,我们从北京乘火车到上海的途中,走到天津的时候,被日本帝国主义的浪人从火车上轰下来,轰下来干什么呢,运他走私的人造丝。这是在我们国家,我们乘车的权利给帝国主义这么对待,感觉这种亡国的滋味,真是使我一生难忘的。”
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战争年代,王大珩考取了赴英国“庚款留学”的资格,去海外留学,希望实现“科技救国”“兴国安邦”的理想。1938年10月,23岁的王大珩来到伦敦,走进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应用光学专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陷入战火之中。战争中,王大珩看到:光学玻璃被西方各国视为重要战略物资,制造技术严格保密。于是,王大珩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光学玻璃专业。
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精选篇4)
王大珩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其父教诲。父亲王应伟从小就引导王大珩学科学,激发他热爱科学的兴趣。工作之余,王应伟还教育辅导王大珩超前学完了中学数学和微积分。王大珩酷爱数学,精通理化,读高中时数、理、化总是第一名。智慧超群的王大珩,在父亲的辅导下,总嫌老师讲的课进度太慢,吃不饱,他就自行向前学。初中毕业已学至高中一二年级的水平,高中毕业已学完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
尽管王大珩学习上总是走在同龄孩子之前,老师总是表扬他,可父亲却很少赞扬他。王应伟觉得儿子所受的褒奖已远远地多于其他的同学了,所以他不仅不赞扬儿子,而且更加严格。他给儿子在学校吃、穿、用的生活费皆在最低标准,饭费只能吃饱不能吃好,假如大珩把父亲给的钱用到了别处,那他就只有忍饥挨饿了,父亲以自身的实践告诉儿子:越能吃苦,越有出息,也越能成才。这就是自古雄才多磨难的道理。
从少年到青年,王大珩始终牢记父亲的一句话:“走科技之路,没有过时之时。”让父亲的科技血脉,在自己身上绵延流淌,生生不息。
1932年,王大珩高中毕业报考大学。在父亲的支持下,王大珩一口气报考了三所大学:南开大学、青岛大学和清华大学。过了不久,报上陆续刊登出了各大学的录取通知,他竟被这三所大学同时录取了!王大珩在南开大学和青岛大学都名列榜首,在清华大学考了个第十五名。
“当然要上清华大学!”父亲用不容质疑的口气断然说。
王大珩从此走进了清华园。
王大珩被录取到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是叶企孙教授,他对学生十分严格。当时,清华大学对物理系的学生选择十分严格。能考进物理系十分不容易,而既便是进了物理系,也随时有可能被淘汰下来。王大珩初入学时,班上共有28名同学。第一个学期下来,就减到了12名。而到最后仅剩下10名同学顺利毕业了。
这10名同学中,后来成为著名科学家、学者的除了王大珩以外,还有钱三强、何泽慧、于光远等。
王大珩“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精选篇5)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原子弹、导弹技术。在靶场上建立大型光学弹道测量系统是其中重要课题之一。要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项目困难极大,但王大珩毅然承担起这一任务。
他亲自担任项目的总工程师,提出的工程总体方案和一些技术路线,对保证仪器性能指标和缩短研制周期起了关键作用。经过五年多的努力,项目获得了成功,使我国的光学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王大珩带领的团队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光学观测设备:用来测量中程地地导弹轨道参数的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用来记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以及我国第一颗可回收对地观测卫星所用的对地观测系统……
直到今天,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珩先生是中国光学界一面高扬的旗帜,是新中国光学工程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是推动中国光学前进的人,中国光学界幸有他把舵领航,才有欣欣向荣的今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说。
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里,王大珩时刻胸怀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科技事业和整个国家的发展。
他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光学,多年来,他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国家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很多重大建议。
1986年,王大珩和另外几位科学家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项建议受到中央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组织了200多位专家,经过全面论证和多次修改,最终制定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就是“863”计划。发展高科技从此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谈及自己对“863”计划起的作用,王大珩曾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