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

| 徐球

氢弹之父于敏的科学家事迹是怎样的?于敏的生平有着怎样的经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

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篇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篇2)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________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同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获表彰科学家作了发言。

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篇3)

1961年1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于敏谈话。钱三强告诉他,我国在突破原子弹之后,将要开展氢弹研究,氢弹虽以原子弹为基础,但其理论基础和材料结构等必定比原子弹复杂得多,“现在调你参加,增强力量”。

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有可能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转行”,担任轻核理论组副组长,开展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这次变化,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30年中,我一直深入实际,昼夜思虑,全力以赴。”

从1961年到1964年,于敏和黄祖洽、何祚庥一起,做了关于氢弹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等方面的探索。在此期间,于敏“善于抓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点得到发挥,在一些复杂纷乱的现象中,总能理出头绪,找出物理上的原因,从复杂的计算中找出其中的物理内容,使认识有所前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至今都记得与于敏一起合作的点点滴滴。“研究氢弹机制的时候存在一个链式反应,如果把它编成计算机程序计算,工作量极大,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条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敏想了个办法,他建议完全略去介质的运动,而首先构造一个静态无限大的中子增殖模型,专门计算中子的增殖速度,同时也就给出了升温速度。”何祚庥对《中国科学报》说。

通过于敏的办法,氢弹机理研究略去了求解辐射流体力学方程带来的巨大麻烦,大大节省了计算工作量。

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篇4)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组织上特许其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于敏。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1965年,正是我国氢弹研究的突破期。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白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第二天,邓稼先就赶到了上海。一到嘉定,他就钻进计算机房,听取了于敏等人的汇报,并与他们讨论分析,兴奋得像个孩子。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讨论和推敲,终于使整个理论设计日趋完善。

氢弹之父于敏元勋事迹(篇5)

原子核物理与于敏大学所学的量子物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分支,这意味着他要从头学起。然而,他凭借着勤奋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仅用4年时间就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并且,他还和北大教授杨立铭合著了《原子核理论讲义》,这成为我国原子核理论教材的开山之作。对此,钱三强赞誉有加,称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众多研制核 武 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是唯一没有留过学、没有得到外国名师指导的大神,是“地道的国产”。

当然,于敏有过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他都放弃了。1961年,于敏的妻子孙玉芹一边在厂里上班,一边刻苦地背英语单词,希望陪丈夫一起出国留学。然而,于敏却突然告诉妻子,自己不打算出国了。这一消息让孙玉芹感到失落和困惑,但她还是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决定。

在氢弹研究的过程中,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成功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1965年9月至12月,于敏团队前往上海连续奋战1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这就是著名的“百日会战”。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这一消息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和骄傲。多年来,于敏一天只休息6个小时,他的大脑时刻在飞速运转。

然而,在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他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并感慨道:“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虽然于敏在氢弹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和荣誉,但他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他婉拒了“氢弹之父”的称号,并表示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他认为个人的得失和国家的得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愿意为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67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