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

| 徐球

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大家知道哪些呢?彭桓武科研成就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

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篇1)

1961年4月彭桓武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年2月改为第九研究院),顶替已撤走的苏联专家负责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工作。他到所时正值原子弹设计的探索阶段。虽然原子弹这个名词大家都很熟悉,但由于美、苏等国高度保密,原子弹的详细物理过程需要我们自己摸索。当时唯一可供参考的内部资料是苏联总顾问向我国二机部部长介绍情况时的一份有关原子弹的极其简单的口授记录。因此,我国科学家只能自力更生、独立探索。

彭桓武首先自己动手来剖析并展现原子弹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他大力提倡“粗估”的工作,即用最普通的计算尺,把整个原子弹的动作过程粗略地一步一步算出来,从而在头脑里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这岂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彭桓武以其坚实的物理基础和深厚的数学功力,硬是把这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简化成一套常微分方程组,在几位青年同志的协助下,用最简单的计算工具——计算尺把原子弹的整个过程粗线条地描绘出来了。他把原子弹运动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且对其中几个关键时刻加以命名,进行物理分解研究,然后给年轻人讲课,让更多人熟悉这些内容,进行研究。在研究与点火有关的冲击波聚焦出中子的物理问题时,他巧妙地把复杂的不定常流体简化为定常流处理,图像十分清楚,得出了很好的结论,给当时参加这一研究工作的同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成功,九院立即转入了氢弹的探索工作。彭桓武把氢弹作用过程分成若干阶段的物理问题供大家研究。彭桓武当时是主管理论部的九院副院长,与大家一起,发表他对氢弹原理的看法,与大家一起讨论。一次在一个会议室里,彭桓武在黑板上写他的计算结果和看法,讲完后想退回到他原来座位上去,但意犹未尽,一边退一边面向黑板继续讲,结果原来的椅子已被专注听他讲的王淦昌不经意地动了一下,彭桓武差一点坐了个空,可见当时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沉浸在专注思考的气氛中。在众多的集体讨论中,提出了不少有启发性的想法。

彭桓武集思广益、凝聚和综合出突破氢弹原理的几条可能的路,他的一贯的思维方法是每条路子都要探索到底,并且他认为“堵”住路子也是贡献,说明此路不通,可放心走另外路。他建议兵分三路,由周光召、于敏、黄祖洽各自负责一条路,分头进行探索。1966年底通过热试验证实了氢弹原理,又过了半年,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神州上空响彻云霄。

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篇2)

1930年,彭桓武随父兄来到北京求学,凭借天资聪颖和刻苦勤奋,年仅16岁就考入了清华大学,从此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求学期间,他受到了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等大师的悉心指导,打下了坚实的理学基础。毕业后,他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深造,师从周培源,并与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并称为“清华四杰”。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彭桓武被迫中断学业,辗转来到云南大学执教。一年后,在周培源的鼓励下,他以优异成绩考取留英庚款生,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

1940年,彭桓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国效力。然而,由于二战爆发,欧洲到亚洲的海路被封锁,他不得不绕道美国。但在办理签证时,他因一条侮辱性的条款而愤然决定留在欧洲。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加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的研究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47年,彭桓武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回国后,他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并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为日后的核物理研究工作储备了大量人才。

1961年,彭桓武被调到北京第九研究所,顶替苏联专家从事原子弹理论攻关。他参与和领导了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国防项目当时都是严格保密的,直到1999年,彭桓武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事迹才为人所知。

然而,对于个人贡献,彭桓武一直保持谦虚、低调。他从不居功自傲,将功劳都归于集体。钱三强多次感叹:“彭桓武默默地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彭桓武难掩激动情绪,在罗布泊写下:“不是工农兵协力,焉能数理化成功。”

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篇3)

1938年,和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并称为“清华四杰”的彭桓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资格,来到爱丁堡大学,投师于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世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玻恩门下。玻恩和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着30多年的友谊,而彭桓武是玻恩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玻恩多次盛赞这名得意门生:“他比其他学生聪明能干,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天生聪慧加上后天勤奋,彭桓武获得了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1年,经玻恩推荐,彭桓武前往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在著名科学家埃尔温薛定谔领导的理论物理所工作。不久,他帮助量子化学的创始人之一海特勒进行介子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于1941年至1943年间和海特勒、哈密顿合作,发表了以三人姓氏开头字母命名的HHP理论,首次解释了宇宙线的能量颁布和空间分布。1948年,在薛定谔和海特勒的强烈推荐下,彭桓武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时年33岁。

薛定谔给爱因斯坦的信中曾惊叹:“简直不可相信这个年轻人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海特勒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同事中最受人热爱的一个是中国人彭桓武……经常的兴致结合着非凡的天才,使他成为同事中最有价值的一个。”

随着HHP理论名扬国际物理学界,彭桓武的名字也广为同行所知。然而这个“最有价值”的彭桓武,却在前途无限光明时放弃了留学欧洲的机会,在1947年底回到了祖国。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风雨如晦,波诡云谲。数十年后,有记者问彭桓武为什么当时选择回国,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问题不应该这样提,应该问的是一些人为什么不回国。”言下之意,回国并不需要理由,不回来才真该有特别原因。此中真意,正如中国科协主席、彭桓武的学生周光召所说:“彭先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一颗赤子之心。他率性而为,所做的事情也许在别人看来都有一些特别,但在他自己来说是非常真诚的。”

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篇4)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亟须一大批人才来建设。回国以后,彭桓武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并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奖掖后进,提携后辈,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平易近人,亦师亦友,丝毫没有留洋归来的架子。“老师像‘钟’,你敲钟的劲越大,老师给你的回答就越深入!”他用这样的例子鼓励学生提问,提倡学术交流和碰撞。他还总结了学习方面的经验,即“学问主动,学友互助,良师鼓励,环境健康”四句话。多年的教育生涯,他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科研方法,更把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传承了下去。

1960年,国际风云变幻,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新中国面临重重困难。1961年,彭桓武被调到核武器研究所,顶替苏联专家从事原子弹理论研究。面对外部国际封锁,以彭桓武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险,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在每一个灯火通明的夜里,在每一次学术会议上的争论中,在每一次推翻重来的计算下,勇攀了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在罗布泊宴会上彭桓武即兴赋诗:“亭亭铁塔矗秋空,六亿人民愿望同。不是工农兵协力,焉能数理化成功。”他从不居功,将功劳都归于集体。钱三强多次感叹:彭桓武默默地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

早些年陈能宽院士与彭桓武诗文互通,陈能宽出的上联是:“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彭桓武对的下联是:“俯瞰洞庭湖内外,乾坤日夜浮: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从他16岁踏进清华园到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中间隔了不止30年;从他的故乡长春,到北京,到昆明,到英国,到爱尔兰,再到青海,这期间跋涉了不止8000里。时间和道路是见证者,见证了彭桓武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青年成长为国之栋梁的奋斗历程,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被人欺侮到站起来的艰难岁月。时间和道路也是丈量者,三十功名、八千里路无法丈量彭桓武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

彭桓武两弹元勋人物事迹(篇5)

1978年,彭桓武在完成国防科研任务,调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之后,应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邀请,于同年10月至1979年6月开设理论物理课程。1980年,他大力倡导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并参与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学术小组,被选为该小组的第一任组长,致力于推动这门学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1982年2月,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分子反应动力学,借以在国内提倡化学物理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1995年前后,在有关学术会议上大力提倡生物物理的研究,就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进行这些工作和主持理论物理专项基金的同时,仍然亲自动手做一些感兴趣的理论研究。遇到适当的机会,他也和年轻人谈些治学的体会。他把学习方面的经验归结为四句话,即"学问主动,学友互助,良师鼓励,环境健康"。

1947年彭桓武代表云南大学前往比利时参加“大学教授会议”,之后,绕道法国巴黎看望钱三强、何泽慧夫妇。钱三强是彭桓武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学,日后同被誉为中国原子弹的元勋。两人在1939年相识,并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那时候,美国已经在日本投了原子弹,彭桓武与钱三强相约:回祖国大干一场!当时的都柏林,找一个到中国的轮船座位十分困难。无奈之下,彭桓武写信请在英国海军部工作的一个科学家朋友布莱克特帮忙,在一条英国的运兵船上找了个舱位。

多年以后,当有人问起彭桓武,当年已在英国学术界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为何还要选择回国时,彭桓武说: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26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