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

| 徐球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大家了解吗?郭永怀的科研为两弹一星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1

1941年,郭永怀又赴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1945年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这里,他遇到了平生的知己钱学森师兄,学习之余,钱学森最乐意干的事情就是开着车,拉着这个颇有几分书呆子气的师弟兜风。

1946年秋,冯·卡门的大弟子威廉·西尔斯教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科学部的基础上创办了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邀请郭永怀前去任教。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两项重大成就,郭永怀由此驰名世界。1953年8月,中美继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动身返家。1957年,郭永怀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郭永怀先生与钱学森先生等负责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化学物理系,并出任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1960年7月,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苏联的单方面撕毁协定和合同,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郭永怀临危受命,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2

在那里,他提出了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许多科学家都望而却步。但郭永怀却迎难而上,他每天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工作着。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著名的“郭氏公式”,这一成就让他在国际学术界声名鹊起。

然而,无论在国外取得多大的成就,郭永怀的心中始终挂念着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国效力。尽管面临重重阻碍,甚至不得不亲手烧毁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但他依然义无反顾。1956年,他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邮轮。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异国土地,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艰辛的道路,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回国后,郭永怀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他不仅是核弹和导弹研制的重要领导者,还参与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组织领导工作。在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他与同事们一起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高原反应。他们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吃着粗茶淡饭,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终于,他们迎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一刻。当蘑菇云升起的那一刻,郭永怀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所有的辛劳与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总是眷顾这位伟大的科学家。1968年12月初,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线索,急于赶回北京汇报。他匆匆登上了夜班飞机。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次飞行。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发生了意外,不幸坠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住了珍贵的科研资料。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他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在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才发现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3

郭永怀深度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潜艇、人造卫星等领域,1960年加入铸造核盾牌的行列,与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 理学家彭桓武形成了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1962年为准备爆破第一颗原子弹,成立了场外试验委员会,郭永怀任主任委员,他经常与王淦昌等科学家深入试验现场,经常钻进帐篷与参试人员一起研制加工炸药。他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塔爆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和氢弹爆炸试验,目睹了原子弹爆炸和氢弹爆炸的奇观。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怀带着第二代导弹核武器的一份绝密资料,匆匆乘飞机从青海基地赶往北京,飞机不幸坠毁。找到遗体时,在场的人失声痛哭:郭永怀与警卫员小牟紧紧地抱在一起,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俩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郭永怀牺牲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试爆,氢弹的武器化得以实现。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郭永怀是被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烈士。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4

郭永怀,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中国科技史上的璀璨明珠。他不仅在力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参与了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的核武器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故事始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的智慧和抱负使他能够在学业上迅速进步,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抗日战争期间,郭永怀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决定出国深造,并在美国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

他与钱学森一起攻克了声障理论,展现了他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深厚造诣。新中国成立后,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他毅然决定回国,投身于国家的科研事业中。郭永怀在回国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并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1968年,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他为了保护国家机密资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牺牲精神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郭永怀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成长历程,更是一个爱国者的心路历程。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就,更在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郭永怀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5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威力之大,举世震惊!相比之下,中国的科技发展太落后了,这让立志科技救国的郭永怀寝食难安。

为了加快步伐,他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就连最爱的相机,也无暇拿起……

终于,经过不懈努力,郭、钱二人合作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成功突破困扰航空界多年的音障难题,轰动世界!

第二年秋,已经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郭永怀,受邀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

当时,钱学森驱车3000多公里,穿越了大半个美国,把郭永怀送到康奈尔,自己则继续东行,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一到康纳尔大学,郭永怀就被美国军方看中,对方力邀他参加军事研究。

因为研究需要经常接触机密资料,美国方面让郭永怀填一张表,上面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

如果愿意,则意味着加入美国国籍,可以畅通无阻地接触机密资料,还可以享受更优厚的待遇;如果不同意,就会失去涉密资格。

利弊显而易见。

但是,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填了“否”!

他甚至斩钉截铁地向校方声明:“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在合适的时候我要回到祖国。”

因为这句话,他登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成了美国“密切关注”的重点对象。

但基于郭永怀的才干,康奈尔大学还是邀请他,参与创办航空工程研究院,郭永怀也不负众望,成为该院的三位奠基人之一。

工作稳定,爱情也不期而至。

1947年,郭永怀遇见了来留学的老同学李佩,异乡相见,分外亲切,两人不由得暗生情愫。

为了追求李佩,郭永怀特意考了驾照,又买了辆车,经常带她去兜风。

李佩觉得虽然郭永怀“长得并不帅”,但胜在个子高、有才华,两人很快便牵手成功,并于1948年完婚,后育有一女。

婚后,生活安定,家庭和睦,郭永怀的科研事业,也迎来黄金期。

26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