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同学们想了解哪些呢?钱学森的贡献大家清楚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有关“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精选篇1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奠基人,美国人曾形容他“一个人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们知道他为人类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但他的一生,可谓是历经风雨。辗转回国,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给了中国航天事业足够的底劲。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让我们了解他的故事,学习钱学森的伟大精神。

钱学森的一生,可谓是历经风雨。他出生于中国内忧外患、任人宰割的时代。他是中国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先生的爱婿。钱学森为了挽救危亡中的祖国,先是赴美求学,等到归国的时候,却被美国强行扣留。兜兜转转数年,他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建设,为中国导弹、航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晚清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为黑暗的时代,当时列强瓜分中国,中国迈上了屈辱的路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在武昌发动了灭亡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从此拉开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序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钱学森就在武昌起义的两个月后出生于上海。彼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大地烽火四起,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内部军阀混战,百姓困苦,民不聊生。

钱学森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完了他的童年。幼年时期的钱学森就意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现象,他立下壮志要改变中国的现状,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星光大道。1923年9月,钱学森12岁,他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1929年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钱学森取得清华大学第二届赴美公费留学生的资格。他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道:“再见了,我亲爱的祖国,我要到大洋的彼岸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你早日在东方复兴!”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精选篇2

钱学森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3岁时就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而且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极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

上小学前,母亲在自己家中教钱学森读书、识字。母亲还常常教育他学习要勤力,不能懒惰。这让钱学森养成了一个每天早起的好习惯,他不用母亲催促,自己按时起床。早饭后,就开始跟母亲背诵古诗文。累了,就读一些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练习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

母亲还常常教给钱学森传统的中国文化。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陆游仗剑去国、杜甫忧国忧民、诸葛亮忠于汉业,为辅佐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时,钱学森都聚精汇神,心里对那些英雄崇敬不已。古人的高风亮节在钱学森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如果说母亲给钱学森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那么父亲钱均夫对钱学森思想品格的养成则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钱学森自己就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

一天,5岁的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传》中的108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108颗星星下凡的。那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的人,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父亲认真想了一下,回答:“《水浒传》是人们编写的故事。其实,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钱学森听后大受鼓舞:“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在父亲的教育下,钱学森很小就立下了很大的志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自己向往的大英雄。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善于思考,做任何事情都喜欢把它做到极致。

193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决定赴美学习,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识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临行时,母亲特意为他买了《老子》、《庄子》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母亲嘱咐他:“熟读这些书籍,可以对祖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摸到一些头绪。”母亲和父亲一样,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因此,精读史学的人,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诚于祖国。”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精选篇3

钱学森的一生,是对科学家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导师、领导者与爱国者。其科学成就是不可磨灭的历史遗产,而他那种勇于挑战未知、矢志不渝的科研态度,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追逐科学梦想的力量源泉。钱学森的名字,早已超越了个人荣耀的范畴,成为了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一座巍峨的丰碑。在他逝世后的岁月里,人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半个多世纪前的热情与信念,正如那夜空中永不熄灭的明星,指引着后人继续前行的方向。

研制成功中国首枚自行设计的导弹,开启国产导弹新时代;

推动建立中国第一座导弹试验基地,奠定我国导弹发射技术基础;

指导完成中近程、中远程、洲际导弹系列研发,构筑国家安全防线;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中国太空探索之旅;

培养出一大批航天科技精英,构建完善的航天人才培养体系。

钱学森在科研道路上,面对挫折与失败,始终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这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鼓励着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勇往直前,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事物;终身学习与持续成长:即使在晚年,钱学森仍然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学习热情,积极倡导科技教育,培养后继人才。这提示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我,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精选篇4

钱学森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特殊的聪慧,有惊人的天赋。这一点,或许来自父亲、母亲的遗传基因。

进学校读书的钱学森,从小就十分努力。他学习方面舍得下工夫,用力气。在学习中,搞不懂的,他就认真思索,请教老师,弄懂后还要举一反三。他善于找出学问中的难点重点,把很大精力放在掌握难点重点上。他理解力很强,无论文史、数理化,很多别人要经过很长时间学习才能理解的,他很快就理解了。但他决不满足于这一点,而是反复学习,加深理解。在课堂上,他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在课外,他也抽时间学习。别的孩子去玩儿了,钱学森却手不释卷,经常夜间读书到很晚。但是他却从不死读书。他和当时的学生一样,爱好体育运动。

对钱学森一生影响较大的是他的岳父蒋百里和妻子蒋英。蒋百里是近代中国军事家,被誉为“现代兵学之父”,曾任国民政府保定陆军学校校长。蒋百里追求进步、立志救国、做事务实、为人开明、富有爱国心,这些对钱学森影响是很大的。说到他对钱学森人生的影响,要提到在钱学森选择事业目标时蒋百里的帮助。据钱学森生前回忆,他1935年赴美,需要选定专业。

他原本读的是航空工程专业,打算下一步攻读航天理论,但父亲回信说中国航天工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还是研究飞机制造技术为好。钱学森则告诉父亲,中国在飞机制造领域与西方差得太多,只有掌握航天理论,才有超越西方的可能。由此父子俩争执不下。蒋百里得知钱家父子的分歧,找到老友钱均夫说:你的想法落伍了,欧美各国的航空研究趋向工程、理论一元化,工程是跟着理论走的。钱均夫听了这番话终于应允儿子继续学航天理论。钱学森如释重负,从此对蒋百里感激不尽。

“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科学事迹精选篇5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力学所工作到1972年前后。在____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____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7年,在钱学森倡议下,中国力学学会成立,钱学森被一致推举为第一任理事长。2月1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11月16日,周恩来总理任命钱学森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长。同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被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6月,中国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钱学森任主任委员。同年9月,国际自控联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

1958年,为了为两弹一星工程培养人才,应钱学森关于建立“星际宇航学院”的要求,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经杜润生、杨刚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6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