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中国材料科学家事迹
吴自良是中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吴自良的事迹大家了解过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吴自良中国材料科学家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吴自良中国材料科学家事迹(篇1)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冶金系博士学位。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和昆明中央机器厂设计师及副工程师、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美国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副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及上海冶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等。领导完成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钼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有关单位联合攻关,主持此项任务,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创造了无数奇迹。但由于这些工作大多属于“绝密”级别,因此背后的故事也多数鲜为人知。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自良带领团队攻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的历程,就是其中一则神秘的传奇。
所谓原子弹“心脏”,是一种叫作“甲种分离膜”的核心元件。它的作用在于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可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
吴自良中国材料科学家事迹(篇2)
吴自良,1917年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他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吴自良自幼聪慧好学,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先后就读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勤奋钻研物理学和材料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在求学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当时国际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严峻,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我国决定独立自主地开展“两弹一星”工程。吴自良临危受命,承担起研制“甲种分离膜”的艰巨任务。这是一项关系到原子弹核心部件——铀-235浓缩的关键技术,其难度之大、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在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吴自良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就自己动手制造;缺乏相关的技术资料,就通过反复试验和摸索来积累经验。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吴自良和他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甲种分离膜”,使得我国能够自主生产高纯度的铀-235,为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
吴自良中国材料科学家事迹(篇3)
吴自良,1917年生人,浙江浦江人,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深耕材料科学领域,负责并圆满完成了铀同位素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重任,成功得到了铀-235这一最重要的核燃料,为中国核武器和核工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吴自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深受科研界尊敬,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是科研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吴自良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九岁进私塾,后就读于浦江县浦阳小学、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和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1935年,他考入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先读矿冶,后转学航空机械,为日后的科研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洋大学内迁,吴自良随迁并完成了学业。1943年,在大姐的资助下,他自费赴美留学,进入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今卡内基·梅隆大学)冶金系深造,师从物理冶金学家C.S巴瑞特和物理学家R.斯莫洛柯夫斯基教授。
1948年,他完成题为《片状铝单晶中滑移机制和内耗的关系》的学位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在该校金属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吴自良的成长和科研事业深受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新中国的成立也为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自良中国材料科学家事迹(篇4)
吴自良,浙江省浦江县人,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
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唐山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海冶金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吴自良长期从事国家建设急需的,关键实用材料的研制和材料科学的研究。曾负责苏联汽车钢40X代用品的研究,是我国合金钢体系建立的开拓者;领导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为原子能工业和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导开展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的品质因素,高温超导氧化物中氧的扩散行为和作用的研究,致力于发展我国高技术材料和材料科学。1980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作为上海唯一的“两弹一星”功勋,一生以“天助自助者”自勉,标题“自强不息建功勋,‘两弹元勋’铸辉煌”是最好的写照。
1917年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在浦江县前吴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门第家风的影响,他从小在家接受私塾教育,并由此培养了远大的人生志向。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格言为起点,开始了他的梦想探索与追求之路。
1926年,吴自良入浦江县立浦阳小学读书,后又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读初中。随着少年时期的学习,他开始接触到自然科学知识,天下种种新奇事物都激发了他去认识和了解的求知欲;同时他学会考虑起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并逐渐明白科学对家国富强的重要意义。
1932年初中毕业后他考入杭州高级中学。这时的吴自良看到旧中国的内忧外患,渐渐地领悟到:唯有奋发图强投身科技,方可救国。
吴自良中国材料科学家事迹(篇5)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一度陷入瓶颈,缺少原子弹的“心脏”。所谓原子弹的心脏是什么呢?是一种叫做甲种分离膜的核心原件。这个原件可以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可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 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苏联专家撤离中国时,也带走了绝密级别的分离元件技术资料。面对国际封锁,____表示中国一定要下决心搞出原子弹,而这项甲种分离膜的攻关任务,是由____亲自抓的国家绝密项目。
经过综合考量,国家将研制甲种分离膜的任务交给了上海冶金所,而时任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的吴自良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技术总负责。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抱持着这样的信念决心,吴自良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全新的会战之中。
分离膜的基本原理是用某种粉末制造出特定性质的孔洞材料。因此研发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材料和恰当的制作方法。
当时苏联人曾经说过一句话,甲种分离膜是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并把这种甲种分离膜技术视之为绝密中的绝密。作为研究室的主任和项目的总负责,吴自良绞尽脑汁,带着所有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攻关。
据同事们回忆,那时吴自良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逢年过节也不休息。超过3年的时间里,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实验室,全程跟进各组的工作进展。
在工艺问题试制阶段,吴自良几乎和团队成员天天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测试。当时的华东科委、上海市委,还有上海冶金局、化工局等等单位都给予了全力配合。在国家的统筹协调下,吴自良带领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了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任务,为中国的原子弹造就了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