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的事迹同学们看了吗?王大珩的科研成就是怎样做出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精选篇1)

当时,面对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和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计划,平时儒雅温和的王大珩难抑自己激动的情绪:不能再拖延了,中国必须有所行动!正如信中所指出的:“高科技问题事关国际上的国力竞争,中国不能置之不理。”“在关系到国力的高技术方面,首先要争取一个‘有’字,有与没有,大不一样。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在3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两个战略判断不仅惊人的准确,而且仍然振聋发聩。花钱买不来的,不就是如今仍然深深困扰我们的“卡脖子”技术吗?除了强调时间的紧迫性,信中还根据我国当时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提出了“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发挥现有高技术骨干的作用,通过实践,培养人才”等可操作的建议。

这封信如何送达决策层,也是煞费苦心。王大珩心里很清楚,科学家的战略思考要靠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才能得以实现。如果走正常途径,这封信不知要经多少人批示转送,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送到最高层的案头。王大珩考虑良久,想到了他熟悉的张宏,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邓小平的女婿。从不走后门的王大珩走了他此生最大的一个后门,他请张宏把这封信尽快送到邓小平那里。

3月5日,也就是收到信的第二天,邓小平在信上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不久,国务院以这个建议为依据,组织制定了我国高技术发展规划,也就是著名的“863计划”。“863计划”对中国科技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终于站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精选篇2)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锅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王大珩参与卫星总体设计工作,任设计组副组长。

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精选篇3)

1915年2月26日,天气乍暖还寒,在东京气象站旁的一所普通住房里诞生了一位男婴,这个有着清脆嘹亮啼哭声的婴儿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中国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863”计划的倡导者王大珩。

看着刚出生的儿子,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兴奋不已。王应伟是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的高材生,在校长的举荐下,进人日本中央气象站深造和工作。他是我国早年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早年考中进士,但面临的国情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痛失败。他思前想后,才确定自己最能做的是去国外留学科技救国,同时也标志着一个科技世家的诞生。

王应伟端详着儿子的小脸,苦思冥想该给儿子起个什么名字呢?思考良久之后,从浩瀚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极不常用的生僻字“珩”,来为自己的儿子命名。“珩”字在辞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形状像古代乐器磬的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不管王应伟的主观意愿是什么,“珩”字的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含意同时融人了儿子生命之中。

王大珩5岁时进人由北京大学几名著名学者创办的孔德小学读书。他的个子明显较同班同学矮一截,这似乎也说得过去,因为他上学早,比其他同学小了好几岁,所以他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老师的目光也总是先看到这个小学生。然而,糟糕的是他的个头怎么也蹿腾不起来,总在同学们之下,最后长大成人,定格在1.62米,这不能不让他有点遗憾。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精选篇4)

王大珩,他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国防光学工程事业,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

作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王大珩是名副其实的“追光者”。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到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王大珩带领团队制造了众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建立了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试验运行一体的科学体系,有效填补了新中国光学领域的空白。

王大珩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他同样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而回国发展,终其一生都在认认真真研究、勤勤恳恳工作。

他曾全程参与“两弹一星”项目的所有光学研究任务,在为我国研制靶场观测设备、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等方面均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王大珩用一句最朴实的话语证明了他自己的赤忱丹心,心怀祖国和人民,情系科技与进步。他是科学巨匠,为中国的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空间光学、激光科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更是国家名片,向世界彰显了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事迹(精选篇5)

1953年底,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成立不到两年,在器材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一位青年人和同事们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随后不到6年的时间,又相继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一系列光学仪器,建立了从研究到设计,再到材料、加工生产、检测的一整套科研体系,一举填补了光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他就是“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他一手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前身。直到如今,王大珩的精神依然是所里科研人员奋斗的指明灯。

王大珩生于1915年。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王大珩远赴英国留学。1948年,王大珩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与生活条件回国。1951年,他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

在海外学习技术光学和玻璃制造技术的求学经历,让他拥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除了研发各种光学仪器外,王大珩还带领近千人的队伍,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所有光学研究任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靶场观测设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5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该项目对卫星上安装的对地观测相机提出极高要求,它既要达到较高分辨率,还要经得住自动拍摄的震动。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背景下,王大珩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加班攻克难题,最后如期完成任务。当卫星带着拍摄信息返回地面时,中国人首次成功地看到了清晰的卫星图像。

26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