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事迹材料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想拟事迹材料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生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生事迹材料 篇1
庞xx,家住xx县xx村,是xx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
自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医,后来又随多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及专家学习医术。一晃40多年过去了,他为解除患者的痛苦,走村串户,哪里有病痛去哪里,为病人排忧解难、医治疾病,犹如雪中送炭,温暖着人心。
在行医生涯中,有几件事令庞xx终身难忘。一次是20多年前一个腊月的夜里,有村民得了急性病,他毫不犹豫出诊。由于大雪下了一天,路途非常艰难,他有好几次差点掉到沟里。到了病人家中后,他诊断患者得了急性胃炎,经过对症处理,病情得以缓解。
回来时大雪纷飞,但他的心却是暖暖的。还有一次,在出诊回家的路上,他发现路旁躺着一位乞讨的老人,上前查看发现老人是急性胃肠炎发作,情况十分危险。庞xx想也没想把老人搀扶到家中,将老人安置好,立即对症下药,一直照顾到康复,又给老人准备了回家的路费。老人回家后,写来一封感谢信,他才知道老人叫张万清,家住太和县。
以前人们对艾滋病不大了解,不愿意与患者接触,不同桌用餐,甚至连医生也不愿意救治。庞xx发现有不少艾滋病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救治,病情加重夺走生命。于是,他下定决心,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对艾滋病知识的学习,掌握了艾滋病传播三大途径,懂得了预防措施,便主动给艾滋病患者打针、打点滴,还督导他们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上门随访,让当地艾滋病患者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医生事迹材料 篇2
XX,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XX人。自XX年担任XX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阔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效劳百姓无怨无悔。
20xx年,他在参与统一的XX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xx年,乡村卫生效劳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标准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阔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效劳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效劳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效劳。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参谋。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根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 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工程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助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生事迹材料 篇3
我叫xx国,男,38岁,在职大专学习,xx市桑镇苟家坡村乡村医生。自1999年至今担任乡医10余年,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倾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守护着本村农民的健康,凭着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高尚的医德。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生涯中,我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村卫生室面向的是群众,面向的是弱势群体,在村卫生室我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疗费,甚至免费,一时带钱不足,患者可先取药,先治病,下次来诊时将药费补齐,尤其对一些脑血管病,治疗时间较长的病人,减免药费达30%以上,每年减免费用几千元以上,因此,群众对卫生室赞扬说:“卫生室暖人心,医德高尚为病人,服务热情又周到,有病无钱可治疗”。
我村位于桑镇以西,全村801户,总人口3893人。自从我建卫生室以来,不断巩固和发展卫生事业,现在,我村卫生室占地100平方米,分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医生值班室。现卫生室有中西药品600余种,各种医疗器械及设备超过甲级卫生室标准,通过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并达到公共卫生室标准。
在医疗工作中,我做到看病有登记,取药有处方,收费有标准。卫生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积极搞好预防保健,计划免疫工作。对“传染病”和“地方病”做到接诊有登记,转诊有记录。对“肺结核”病人督促按时复查,对于不具备每次服药,在我的面视下服药的病人,负责对其家属督导,实施督导化疗的执导培训,在用药上,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保证医疗质量,一贯坚持按《药品管理法》办事,对过期、失效、变质、淘汰药品坚决不用,对个体药贩的药品一律不用。按时参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和培训,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xx目标,造福人类”,我对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积极负责,并且在搞好治疗的同时,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每年定期用会议、广播、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向群众进行卫生知识宣传,让群众自觉养成讲卫生,减少疾病的好习惯。由于健康教育抓得好,本村的食物中毒、肠炎以及传染病比过去大大减少,在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方面,积极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因些我村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未曾发生。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在走过的十几年春夏秋冬中,对工作尽职尽责,不管农忙、农闲、刮风下雨、白天黑夜、严寒、酷暑,病人随叫,随到,随诊,诊断病人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我将用一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实践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生。
医生事迹材料 篇4
“从医,生命之托,健康所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从参加工作那一天起,市妇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产科主任xx就心怀敬畏,以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从医。一晃28年过去,从风华正茂到霜染两鬓,一个个新生命经她的手诞生,一个个孕产妇经她的手康复,精湛的医术和视病人如至亲的敦厚人品使她倍受人们的赞誉。
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xx年,xx参加工作后,深知成为一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仅靠现有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她边工作边深造,边看书边摸索,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像海绵吸水般地刻苦学习。通过深入学习,她的医术日益精湛。
xx年,市妇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与巴音陶亥镇结成对口扶贫单位,需要派驻妇产科医生,她成为第一人选。多年的临床经验使她妇科、产科样样精通,而且对患者态度又好,同时她还有曾经下乡工作的经验,善于和乡亲们沟通。
果然,xx不负重望,一去了巴音陶亥镇医院就打破了该院分娩率为零的记录,为一名产妇助产,顺利生下了一名男婴。
产科的特点是工作时间不固定,劳动强度大。常年超负荷的工作,使她患上了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多种职业病。疼痛难忍时,她的胳膊都抬不起来,腰也钻心地痛,但她仍坚持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不分昼夜,不分早晚,没有节假日,只要医院有电话,她随叫随到。有时刚做完手术回到家想吃口饭,筷子还没拿起来,电话又来了,她撂下碗筷就走。
xx年春天的一个深夜,一名23岁的产妇突发罕见的产后子宫内翻,产后出血、疼痛休克、血压持续下降……生命垂危!在家休息的xx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医院,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实施了子宫还纳手术,不但保住了年轻产妇的子宫,而且还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像这样的危急重症抢救数不胜数,她得到的锦旗、感谢信连办公室都放不下。
虽然xx手术做得很棒,好多孕妇也慕名而来找她做剖宫术,但作为产科专家的她深知自然分娩的好处以及降低剖宫产率对妇女保健的重要意义。每当要求剖宫产的孕妇来找她时,她都耐心细致地讲解剖宫产的弊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在她的努力下,目前,市妇儿医疗预防保健中心的剖宫产率为29.1%,位居全国最低水平。
作为科室带头人,xx总是告诫医护人员:“没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就没有高效的工作,单枪匹马不可能保患者平安。”在她的带领下,产科积极倡导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珍爱友谊、关爱同事,形成了宽松愉快、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28年如一日,xx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产科,使得产科的多项技术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医生事迹材料 篇5
许多人企盼超越,但往往放弃了平常的追求和努力,结果未必能达到超越,有些人走近了平常,却往往在平常的追求中实现了不平常的超越。xx区xx镇坡刘村乡村医生xxx,便以他那看似平常的心境和追求,印证着一位乡村青年医生平凡而又卓越的求索之路。
xxx是一名乡村医生,他从事农村预防保健、医疗工作14年了。他对患者认真负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对业务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追求医学知识;他对防疫工作不辞辛苦,默默奉献。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他执着追求、大担探索、创造了许多不平凡。
孜孜不倦地追求医学知识
也许是天性使然,xxx自幼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又看见家乡贫困和缺医少药的状况,更加深了他从医的愿望。
初中毕业后,他毅然报考了xx市卫生学校,学校期间刻苦学习,一心求医。毕业后,为增强实践,在中药研究所皇甫医院进行临床学习。两年后,又参加了xx西中医学院医疗班学习。1996年志同道合的爱妻回家乡开办了卫生室。他深知做一个受村民爱戴的乡村医生,必须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因此,空闲之余,他坚持攻读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药物学》等。有机会进市内,他必到xx书店走一走,购买或看看最新的医学类图书。《乡村医生》、《卫生报》等医学类报刊杂志,他是年年必订,期期要读。他经常参加区、镇卫生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还多次自费到xx西中医学院、xx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2005年取得了乡村医生资格证书。他还广交朋友,先后向省市各地医院、医学院、研究院发信数百封,索取资料,吸取经验,进行间接的学习,弥补不足。通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高血压,具有自己的特色,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全科医生,解除广大农民兄弟的疾病痛苦,抢救了许多生命。
高尚医德盛传乡里
xxx对就诊的村xx打工流动人员从不收取出诊费,对残疾人、特困户、孤寡老人治疗费全免。很多群众说,刘医生心里时刻装着病人,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村民有病,无论是刮寒风冷雨还是高温酷暑,无论是“三夏”农忙还是佳节团聚,他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坡刘村北邻xx峡高干渠,村里刘嫂9岁的儿子在渠边嬉水,不小心跌入深水中,救上岸时已奄奄一息,刘医生及时为他进行胸外按摩,口对口人工呼吸达半小时之久,xxx全身湿透了,为了抢救儿童的生命,他却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直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孩子的母亲跪在他面前说:“大恩不言谢,但我们全家都不会忘记你!是你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2002年12月一个寒冷的深夜,戚家山一位名叫王俊发的五保老人出现急性腹痛,xxx得知情况后沿着黑暗的乡村小道,顶着寒风冷雨,背着出诊箱,来到了一里外的的患者家,诊断为急性胃出血,叫患者立即转院手术治疗,而患者流着眼泪对xxx说:“家里非常贫困,只剩20元钱,深夜到哪里去借,求你开点药,行就行,不行就一死了之。”此时的xxx一边耐心给他讲解病情,从自己身上掏出了600元钱塞给他,为了患者路途的生命安全,xxx又亲自送他到了二一五医院治疗,进了手术室才放下心。象这样的事例在xxx行医十几年来,举不胜举,他情系村民,心系患者,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美德早已盛传乡里。
热衷农村预防保健事业
xxx14年来如一日,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承担起防疫、保健、健康教育等各项防疫保健工作。在“非典”时期,xxx以一位医务人员的使命感,不怕危险,不辞艰辛,危难关头的冲峰在前,认真搞好“非典”的宣传及防治工作,他每天都要不断向村民宣传“非典”防控知识,消除村民恐慌心理,尤其对回乡人员、隔离留观人员,他亲自到他们家进行随访、登记、测体温。每天向卫生院零报告,每天对卫生所及村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督促村民搞好环境卫生。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他不但做了全村的预防工作,还全力参与镇上的防疫,协助镇卫生院把好消毒器械和药品的采购质量关,为全镇医务工作者讲解防疫和消毒知识等,提高全镇整体防疫水平。他还积极参与结核病、艾滋病、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培训,积极向农民宣传这方面的预防知识。
十几年来,xxx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卫生防疫工作任务。坡刘村是有2400多人的大村,幼儿防疫是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村上几个砖厂外来打工人员对幼儿防疫不重视,他深入各砖厂逐个对幼儿进行排查,耐心细致进行宣传,通过身边真实事例讲解不防疫的严重后果和危害性。97年他负责计划免疫工作以来,累计接种4000多人次,无一例不良反映,0—7岁儿童的计免卡册建卡率达100%。“七苗”单苗接种率及“七苗”履盖率均达90%。2007年省卫生厅杨芙英副厅长在坡刘村卫生室调研时,对xxx和坡刘村卫生室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真做好全村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凡是村上的红白喜事,他对就餐食品的来源、质量、保鲜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村民集体就餐的肉食品质量合格,操作时生熟分开,确保安全就餐。
他先后多次参与育龄妇女人口普查、农村新合疗普查、地方病普查,为上级部门提供详实准确的医疗数据资料。同时负责的孕产妇和婴幼儿管理、传染病防治、农民健康教育等工作也走在全镇乃至全区的前列,在省市区检查中他多次受到主管部门的好评,他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计划免疫工作先进个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xxx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是乡村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但因为有了对这份工作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有了满腔的热情与奉献,他却把为广大村民行医治病的人生演绎得多姿多彩,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医生事迹材料 篇6
xx,男,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口腔牙种植组组长。浙江永康口腔界唯一的硕士研究生,并获浙江省美容主诊医师证。主持地市级和县市级科研项目各1项,撰写并发表本专业论文10余篇,是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和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曾获得地市、县市级和院级荣誉十余项。专业特长:人工种植牙、口腔颌面创伤。
“更精(快)、更高、更强”是奥运精神,更是他的人生信条。在很多人眼中口腔科医生是“平凡、轻松”的代名词,但对于他来说,虽是平凡的名字和岗位但铸就了不平凡的成就,所谓“伟大出于平凡,细节显现素质”。其刻苦钻研,苦练技能,精湛的专业技能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所负责的口腔种植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遥遥领先于金华其他县市,并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此外他还不断创新创优,不仅成功在永康市科技局和金华市科技局科技双立项,还获得了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一直以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无论加班加点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管上班休息、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他对病人极其认真仔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对病人如亲人般的关怀。每每遇到疑难杂症,就会主动与患者取得联系,及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时能主动向上级医院专家、导师请教,设法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他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是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快乐的人,他极其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自己的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对于主攻口腔颌面外科及牙种植的他来说,常常用浙一医院郑树森院士的一段话来严格要求自己。郑树森院士认为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需吃苦耐劳、敬业奉献;二要胆大心细、善于总结;三能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而且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想奉献不思索取。病人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基于他们的信任,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因此,任何时候对病人似亲人,关心爱护病人,一切为他们着想。以上这段院士心语,也是xx对自己的要求。
他是我们眼中的全能青年。他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曾经是我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并作为我院志工领导小组成员,常常组织我院志工开展下乡义诊、健康宣教、送药下乡,资助贫困学生及患者等等,并能以身作则,乐于奉献,一年志愿服务的时间超过48小时,曾先后获得永康市平安志愿者服务先进工作者、永康市“学雷锋”先进个人、永一医院优秀志工称号。也是我院.团委副书记,他敢于创新,积极参与,将团委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团员青年的好评,曾先后获得永康市及金华市优秀团员称号。还是我院的十大歌手及
“小虎队”的成员,每一次的医院文艺晚会总少不了他的身影。更是永一医院足球队队长及我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十多年的辛勤付出,带回了我院足球队无限的荣誉!他曾被评为永一医院十佳优秀员工、优秀党员、优秀通讯员等等……,他在我们医院就的传奇青年!
但他一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别,在他的微信、微博、qq上永远都能看到这样一句个人签名: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是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是他对自己一贯的要求。他喜欢这份职业,将这份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全力经营,他乐于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终身。他是一个有梦想的年青人,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在我们永康方岩山上留有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听到胡则事迹后提笔写下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大字,而他作为一名医生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医一任而造福一方。他希望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刻苦钻研,让永康人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了省医院乃至全国顶级口腔种植专家级的诊疗服务待遇,这就是他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种植医生,在追求“更精(快)、更高、更强”的医学道路上没有终点……
医生事迹材料 篇7
她叫小丽,来自一个平凡的、幸福的三口之家。他们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她本人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儿子积极上进。夫妻结婚以来,始终注重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有矛盾或意见有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他们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他们都工作在基层第一线,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夫妻俩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老人辛劳一生,晚年理应享受生活。婆婆跟她们住在一起,帮忙照顾孩子,每天陪老人聊天,讲些单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对老人也是一种安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轻说教、重引导,要学会倾听,关注他们的感受,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不溺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也有学业上的进步,在她们家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她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生事迹材料 篇8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即将盛开的花朵,作为儿科医生的xx是祖国花朵的守护神,在他的心中,儿童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上班还是下班,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他的电话总是24小时开机,只要患者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不管是当初席卷全国的“非典”,还是后来满城恐慌的手足口病,还有后来轰动一时的甲型h1n1流感,他始终奋战在抗击疾病最前线。
2003年初春,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各级医院均成立发热门诊排查“非典”病人,在那场谈“非典”色变的年代,许多人打了退堂鼓,但是作为儿科医生的他却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发热门诊的工作。在发热门诊的实际工作中,仔细认真,高度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冒风险顶压力,诠释了一个医生因该有的社会担当,出色的完成了发热门诊的工作。2008年,当手足口病肆虐时,他临危受命,出任传染病区主任,为赢得抢救治疗的最佳时间,他从家中抱来被子、洗漱用品,会同年轻医生一起值班,连续多天吃住在病房,日夜守护重症患儿。每天和医生护士们一起抢救患儿,讨论治疗方案,经常工作至凌晨,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3-4个小时。看着日渐消瘦的他,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一下,但他总是说:“这么多孩子处在死亡线上,我怎么能离开?就算回到家我也睡不着,还不如在这里守着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重症手足口病救治无一例损伤的奇迹。
当h1n1甲型流感流行时,他再次担当重任,他精心研究甲型流感救治指南方案,带领整个团队出色完成了任务。
不忘初心,演绎医者风范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当初参加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作为大山里懵懂的孩子也是一脸迷茫,到底以后从事什么样的专业呢?带着这个问题他就去问他的老师,老师就问他“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他说“我想做快乐的人”,老师又问“怎样才能成为快乐的人呢?”,老师又启发他,“能为别人带来快乐你就会成为快乐的人”。带着这个问题他就在思索,到底从事什么专业才能为别人带来快乐呢?首先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深深体会到了农村的贫穷落后和缺医少药,看到了因病致贫因病致残的悲欢离合,他就在想要是能为别人解除病痛肯定会为别人带来快乐,如是他就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当他如愿以偿第一步踏入青岛医学院的大门的时候,迎面的“欢迎你,未来的医学家”这几个大字顿时让他心潮澎湃,他更加坚定了信念,选对了专业。从此怀着这份梦想,在学校里繁忙的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医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向同事学习,向老师学习,努力工作,勤奋钻研,多次上上级医院研修,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为千万儿童解除了病痛,收获了快乐。
2013年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一位焦急的家长,脸上冒着大汗急匆匆的来到他的诊室,“大夫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他急忙站起来,快点招呼家长坐下说“别急别急,慢慢说。”一面打开包被查看孩子,当他打开包被的时候,也是惊呆了,孩子呼困难,面色苍灰,身体软绵绵的,直觉告诉他这孩子病情危重,他顾不上别的,一把抱起孩子飞快的奔去抢救室组织抢救,经过紧张有序的治疗孩子病情得到了缓解。当他从抢救室出来告诉家长孩子病情暂时得到缓解的时候,家长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含着感激的泪水向他诉说孩子的病情。经了解这孩子是从外院私自转来的,本来病情就较重,加上一路颠簸,导致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幸亏来的还算及时才得以抢救成功。仔细了解孩子有先天性腭裂,反复肺炎多次,一次比一次严重,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孩子不是简单的反复多次肺部感染,肯定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经过仔细问诊,详细检查,确定是由于腭裂呛奶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反复发作,假如不能有效排出异物的话,肺炎得不到根治。看着紧张的家长,望着病重的患儿,在床位异常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多方位联系病床收住入院。入院后组织多学科会诊,仔细研究下一步治疗方案,考虑每一个环节,最终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冒着巨大的风险果断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排除异物,最终使孩子肺炎得到根治。当孩子痊愈出院的时候,家长来到他的办公室掏出个红包硬要塞给他,“瞿医生,俺也不太会讲话,俺的孩子要是没有您早就没了,您是俺孩子的救命恩人,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他硬是把红包又塞了回去,说“看到经我诊治的病人痊愈出院,我心里已经无比的快乐了,当听到你们的一声谢谢时,我心里更是充满了力量,应该谢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其实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谢谢你。”事后他又主动替家长联系了上级医院行腭裂修补术,完全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现在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其“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信仰,对病人无私的爱也常常让人感动。
医生事迹材料 篇9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小钟,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xx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小钟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小钟。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xx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小钟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小钟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小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小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20xx年国庆节,小钟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小钟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小钟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小钟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固定”医疗点。
小钟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小钟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时间一长,村民们把小钟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温暖。卫生室里的燕子窝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们常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过节大家又不约而同的送来糍粑、红米饭;乡亲们一起看露天电影有说有笑,感觉人与人很近;她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亲切的叫她“姨妈”“小嬢”。
一次,一个老大妈对她说:“你一个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这边,跑到我们山沟里来又挣不了钱,何苦呢?”这样的关心让小钟倍感温暖。在她看来,农村很能体现人生价值。在大城市,医生和病人多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但在农村,村民们却把医生当成了一家人。
小钟在病人面前沉稳干练,私底下也是个典型的80后,她是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女,喜欢吃零食、逛街、跳舞、看电影……
但在龙河村卫生室,衣柜是装药的纸箱,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没有五彩斑斓的时装。电力不足时还常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或应急灯照明。丈夫刚调走时,她独自躺在卫生室里,听着山风呼啸,害怕得睡不着,只好爬起来靠在墙上坐到天明。
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蹲在一个大盆里洗澡;农村简易厕所臭气冲天;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老鼠窸窸窣窣从床下爬过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寂寞。刚来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也没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说话,“卫生室里静得很可怕,感觉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邻居徐显佳说,有一次小钟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脚背上扎针输液。“有人来买药,她还一只脚跳到药柜边拿药。我怪她不找我们帮忙,她却说能坚持就不麻烦大家。”
小钟也试着从贵阳请了3位医生来帮忙,长的呆了3个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无法忍受乡村的艰苦而离开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过“退堂鼓”,朋友们都劝她离开,也有机会调到兴义市工作,和丈夫团聚。但乡亲们听说她可能离开时,纷纷跑来打听:“钟医生你要走了吗?”“我们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这样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们而去?”小钟说。
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被感动的网民,称赞她是值得学习的“美丽天使”。小钟听后笑着说:“和那些更偏远的乡村医生相比,我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起码油盐酱醋俱全。”
而在丈夫龙瑞见眼中,小钟就像“矿泉水”一样简单纯净,“善良宽容,不计得失,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小钟有四个家:贵阳市父母家、兴义市丈夫家、女儿所在的奶奶家,以及卫生室这个家。她对女儿和父母心怀愧疚,只能靠电话沟通,夫妻俩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规规的吃顿饭。
但小钟说自己并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觉得,有时一个眼神、一句关怀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会干下去,直到更优秀的医生来给乡亲们看病。”
医生事迹材料 篇10
27年的职业生涯中,xx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对工作的高度热情,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深受同仁和病人的好评。曾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
科里曾经住过一位常年卧床不起103岁高龄的老红军。这位老人年岁大抵抗力差,肺部严重感染加上顽固的心衰,导致肾功能衰竭,并出现高钾血症等其他症状。因其存在前列腺增生、造成尿道狭窄,排尿不畅。老人家遭受的何种痛苦可想而知。xx在安慰老人的同时与其聊天来缓解他的痛苦和紧张情绪,经过多次努力,老人家终于排尿顺畅了。
20xx年,她的儿子面临高考,却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一时间无法正常上课,连走路都不方便,还需要专人照顾,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学习,然而,xx安排好孩子住院后就立即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20xx年的一天,急诊送来一位肖姓老年脑出血患者。由于患者是一名环卫工人,发病时倒在马路边,被120紧急送来医院。她接到病人后,只说了一句:"救人要紧,先治疗,别等他家人来了。"直接为该病人垫付了医药费。最初三天联系不到患者的家属,她就为病人买来饭菜,并亲自病人喂食。后来联系上患者家属,家属得知事情经过,非常感动,来到医院后第一时间把住院费交上,并送来感谢信,对她表示万分的感谢。这么多年,这样的事情很多。遇到医疗费用不足的患者,xx经常帮忙垫付,生活困难的患者跟她诉苦,她也会慷慨相助。
她始终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她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病人的红包,是医疗队伍中廉洁行医的好模范。
来感谢信,对她表示万分的感谢。这么多年,这样的事情很多。遇到医疗费用不足的患者,xx经常帮忙垫付,生活困难的患者跟她诉苦,她也会慷慨相助。
她始终坚持为病人着想,坚持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她不为金钱所动,不开大处方、不收病人的红包,是医疗队伍中廉洁行医的好模范。
医生事迹材料 篇11
“请问xxxx医生在不在?去年我妻子代明碧因患脑硬塞在xxxx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治已基本全愈,这会儿她的病好像又反了,需要在你们这儿输输液。”沙湾村贺垭组群众何德常一走进镇医院住院部的办公室,便急切地向正在写病历的一位女工作人员说到。
xxxx,女,汉族,xxxx年12月25日出生,大学文化,家住xxxx县xxxx镇xxxx村,自从xxxx年从xxxx医学院毕业分配后,就一直在沙湾镇卫生院上班。她的医术虽然不是一流的,可对待患者的态度,哪可是提着灯笼也难找的啊。每当到了她接班的时间,在医院住院处的过道里常常被病人围得水泄不通。就因为她对待病人的态度,十里八乡的生病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常常不顾路途的遥远也赶来看病。有时她在家休息不上班时,也时常有人打电话来咨询生病情况。这不,沙湾村贺垭组群众何德常就不正是冲着她的“态度”来的吗?
从事医疗工作十三年来,她在平凡岗位上总是做着不平凡的事业。“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视病人为亲人。”是她的座右铭。“任劳任怨服务、兢兢业业工作、刻苦钻研学习”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
全心全意,为患者热情服务
十三年来,她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始终坚持用“医德致上”要求自己。她不分患者是贫还是富、社会地位是低还是高,都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对接班人员总是反复强调患者病况而显得哆嗦,生怕接班人员对患者有什么不好之处。沙湾老街的马元晋,孩子因为患囊尾炎肚子疼得厉害,晚上3点钟来到镇医院,急促敲打住院部值班医生的门。值班医生xxxx听到有人叫看病,马上掀被而起,立刻穿衣戴帽,快步开门进入办公室,耐心问起患者病况来。当考虑是急性患囊尾炎的可能时,便为患者上液体输液减缓病人的痛苦,为动囊尾手术作好了充分准备。患者家属很歉意地说:“娄医生,难为您了,这么晚也把您叫起来。”可她笑着说:“救死扶伤,减少病人痛苦是我们医生的职责嘛!您说哪里去了。”
在工作中,她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还为患者精打细算,如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有的患者天远地路,家庭经济也不是很好,又不能当天回家,娄医生有时还会慷慨解囊到对门的百货店为他们购买洗脸、洗脚盆。如遇上冬天,还把自己的暧脚的热水袋装上热水给患者使用,她的一举一动常常使得病人满含深情,倍受感动,都说:“这样的姑娘,谁家能娶到是谁家的福啊!”
不断学习,着力提高自身水平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随时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近日,为了考取执业医生资格证,她可是没有少花功夫,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挑灯夜读到深夜,他的丈夫常常是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因为她的不断学习,苦练过硬基本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内科疾病发展新动态,积累新经验,所以她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深受到院内领导的好评、患者的信赖,成了医院不可多得的业务骨干。
加强沟通,提高医患服务品质
从医十三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她时刻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她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她常用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作为自己沟通患者的桥梁,诠释为民服务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