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
2024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大家了解吗?彭桓武的事迹材料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最新(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篇1】
彭桓武1915年出生于吉林长春,自幼虽体弱多病,却酷爱读书,尤其是对算术,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天赋。在4岁上学之前,彭桓武就已经掌握了复杂的四则运算。
1930年,彭桓武随父兄一起到北京求学。凭着天资聪颖和刻苦勤奋,1931年,彭桓武考入了清华大学,在这里,开始了他与物理的不解之缘,这一年他16岁。1935年,彭桓武大学毕业后,继续在清华攻读研究生,师从周培源学习物理,与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并称为“清华四杰”。清华园的学习,对彭桓武来说,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索,“自强不息”的校训还时刻激励着他要发愤图强,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在这样的环境下,彭桓武养成了好学深思、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不怕吃苦的品质。这为他将来带领科研团队攻克难题,以自然科学报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斯·玻恩是量子力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治学严谨又待人诚恳,是良师也是益友。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彭桓武凭着傲人的天赋和勤奋钻研的精神,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在1940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对于学术,彭桓武一直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对自己的博士论文就不太满意,认为只做了其中的一半。他的导师玻恩却说:“如果你都做了,就不能给你哲学博士,而是给你科学博士了!”
1941年8月,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期间,彭桓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41年—1943年,他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发表了HHP理论。1945年获得了科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5年到1947年,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篇2】
1947年底,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一位在欧洲留学多年、学有所成的中国青年决心返回故乡,报效祖国。走之前,他给了异国恋人一张去香港的单程票,并告诉她,可以从那里带她进入中国。
但是女孩“退缩了”。她担心,如果去一个语言不通又处于动荡中的国家,她会变成他的负担。她也担心从此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祖国。
两个人就这样错过了彼此。
许多年后,男孩成为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他的名字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上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这个男孩就是彭桓武。
23岁时,彭桓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1938年,他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恩(全名马克斯·玻恩,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成为玻恩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在学术上,彭桓武一直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留学欧洲的九年时间内,他几乎不怎么休假,潜心科研,共发表18篇论文, 其中3篇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其余各篇也均发表于世界著名物理学期刊。
按照玻恩的计划,彭桓武的博士论文需计算金属原子的热振动频率。但考虑到非均匀变形部分需要推广Wigner-Seitz关于关联能的计算才能完整,否则精确度不够,因此彭桓武发表的论文中未包含这部分内容。
1940年年底,彭桓武以 《电子的量子理论对金属的力学及热学性质之应用》为题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但他对自己的博士论文不太满意,认为只做了其中的一半。他的导师玻恩安慰说:“如果你都做了,就不能给你哲学博士,而是给你科学博士了!”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篇3】
清华园的学习,对彭桓武来说,不仅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索,“自强不息”的校训还时刻激励着他要发愤图强,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在这样的环境下,彭桓武养成了好学深思、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不怕吃苦的品质。这为他将来带领科研团队攻克难题,以自然科学报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彭桓武的学术能力、理论修养赢得了导师玻恩、薛定谔的多次赞赏。玻恩说:“他比其他学生聪明能干,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他永远朝气蓬勃,乐观向上。”薛定谔在给好友爱因斯坦写信时提到:“简直不可相信这个年轻人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
“只要看到国家有需要,在任何困难的条件下,他一定义无反顾地去做。彭先生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等各种理论的奠基人,差不多所有这方面的后来工作者,都是他直接或者间接的学生。”周光召说,“彭先生是新中国理论物理发展的第一人,是这个方面没有争议的创始人或领导者。”
这14个字,饱含了彭桓武对核武器事业经验的总结:“不迷信国内或国外的权威,不屈从。主要是靠集体的实践为基础,用民主讨论的方法,来让大家吸收并消化,是集体创造成果,使每个人都能发挥积极性,再实践、再创造。当然,集体也有个领导核心,经常研究进展,明确目标分解课题,组织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协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还要注意到纵深配备。按照‘集体、集体、集集体’的方法去做,成果自然就‘日新、日新、日日新’了。”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篇4】
2015年10月6日,是我国核事业及理论物理领域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彭桓武一百周年诞辰,他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核武器研制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中国物理学发展和物理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培养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大家推许的大家”。
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他靠勤奋自学,16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作为“清华四杰”之一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跟随周培源教授进行相对论研究。
1938年,彭桓武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师从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马克斯·玻恩,后与波动力学创始人薛定谔一起做研究,在固体理论、介子物理和量子场论等前沿研究领域做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以他与哈密顿、海特勒三人姓氏英文首字母命名的HHP介子理论,为国际物理学界所瞩目。1945年,他与玻恩等合作进行场论方面的研究,共同获得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格尔—布里斯班奖。
由于在科学研究上的杰出工作,彭桓武33岁便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受到几位顶尖物理学家的称赞。玻恩称赞他“天赋出众”,有“神秘的才干”;薛定锷在与爱因斯坦通信时发出“简直无法相信这个年轻人会学了这么多,懂得这么多,理解一切会这么快”的感慨;海特勒夸他是“同事中最有价值的一个”。
1947年底,彭桓武回到祖国。他是第一位在国外获得教授职位回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950年,他参与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理论物理组组长、副所长,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贡献。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事迹【篇5】
1915年10月6日,彭桓武出生。由于是早产儿,彭桓武一生体弱多病
彭桓武从小就酷爱数学和计算,4岁时,他已学会四则运算
1930年,彭桓武来到北平求学,因勤奋好学一年内连升三级
1931年,考入清华物理系,成为“清华四杰”之一
1938年,投师于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玻恩门下,成为玻恩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1947年,彭桓武代表云南大学前往比利时参加“大学教授会议”,之后,绕道法国巴黎看望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与钱三强相约:回到中国,报效国家
在当时,找一个回中国的轮船座位非常困难,但是彭恒武没有放弃,托朋友帮忙在一条英国的运兵船上找了个舱位
多年以后,有人问起彭桓武,当年已在英国学术界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为何还要选择回国时,彭桓武说: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为了筹备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彭桓武更是废寝忘食。当时,他与好友顾建中教授常常深夜结伴去昆明正义路吃些点心充饥,而后再折回实验室准备第二天学生的课程实验,直至天色蒙蒙发亮。
然而,当时的中国仍然风雨飘摇。1948年,昆明发生了“7·15”争民主、反内战的学生运动,大批国民党特警进入云大,中断正常教学秩序,镇压学生运动,更有大批仪器设备遭到破坏。
这让彭桓武悲愤难平。彼时的昆明,彼时的云南大学,已成为动乱政局的漩涡中心,再难宁静致学。1949年4月南京解放,彭桓武决定北上北平解放区,再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