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

| 徐球

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新鲜出炉,姚桐斌的个人事迹是怎样的大家知道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

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篇1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1年姚桐斌高中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1945年以全校第一的总评成绩毕业,获得工学士学位,同年8月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6年10月被录取为公费留学生;1947年10月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1951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3年6月获得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文凭;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1956年9月在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4月在联邦德国冶金厂实习,9月回到祖国,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8年1月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历任一分院第七研究室工程师、室主任、第六研究所所长;1965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他仍任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所长;1968年6月8日在“____”中被无端毒打,不幸逝世,年仅46岁;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姚桐斌早年主要进行冶金铸造方面研究;回国后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工业的工艺、材料技术工作。

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篇2

1947年,姚桐斌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同年10月,姚桐斌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后期兼做实习指导员。师从国际铸造学会副主席、伯明翰大学终身教授弗·康德西博士(V.Kondic),从事液态金属的粘性与流动性的研究 。1951年12月14日,姚桐斌以《对液态金属及合金的粘性与流动性的研究》的论文通过答辩,获取工业冶金学博士学位。1952年1月,到英国伦敦帝国科技学院(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任实习指导员,并继续深造。在矿治系主任费舍尔( M . S . isher )教授的指导和冶金系主任丹那特( C . W . Dannatt )教授的支持下,对铝﹣硅合金的热裂性能进行研究,并写了一篇论文。1953年12月9日,姚桐斌以此论文获伦敦帝国科技学院的 D . L . C ( Diploma of the m - perial College )文凭,留校任教。此后,不断有研究论文发表。

1949年,姚桐斌加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英国分会,任常委,后参加中国留英学生总会,先后担任过“中国留英学生总会”的总务干事、刊物《循刊》编辑、秘书、主席等职务。1951年参加革命,1956年,姚桐斌在瑞士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宣告成立后,姚桐斌在英国各地宣传新中国的大好形势,被称为“红色信使”,中国国内组织要求他延期回国,于是,姚桐斌在英国写文章批驳留英学生中的反动分子,与英国学生就中国土改问题进行笔战,在伯明翰大学共产党公社、契斯特劳工学院、伯明翰青年会、逊特兰劳工学院作公开演讲。后因引起英国保守势力的注意,被伦敦警察“约谈”,要求他限期离开英国。因为组织上要求姚桐斌继续留在国外工作,姚桐斌接受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 E . Pivowarski )的邀请,去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做研究工作。1953年秋天,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了三个月的德语,1954年被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聘任为研究员兼助理教授。

在亚琛工业大学自制仪器研究金属粘性, 又发表了多篇关于金属粘性及流动性的研究论文,成为当时研究金属及合金粘性现象的著名科学家。直到1967年,姚制斌回国十年之后,亚琛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撰写一篇论文时,由于大量引用了姚桐斌的研究成果而将他列为作者之一。

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篇3

1922年9月3日,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黄土塘镇一座小屋中。他从小家境贫寒,求学之路充满了困难与挑战。童年时期,靠着父兄从事的小本生意收入完成了小学教育,而继续深造则是在成绩优异、兄长的支持以及小学校长的多次劝说下得以实现。即便在中学阶段,面对贫困、疾病、家庭反对和战乱频繁等诸多困境,姚桐斌的求学之志从未动摇。194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7所大学录取,最终选择了西南交通大学(当时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在大学期间,姚桐斌展现了远大的抱负和家国情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以“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为信条。

四年后,尽管依然身穿一件薄薄的灰色土布棉衣,姚桐斌以总评成绩第一名的优异表现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懈地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他心仪的目标是英国伯明翰大学,他坚信通过学习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将能够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

1946年,姚桐斌拿到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次公费留学名额,并于次年10月,来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攻读研究生。此时的英国正从二战阴影中加速复原,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活动异常活跃。伯明翰大学自然环境优美、校风严谨、师资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姚桐斌沉浸在工业冶金研究中,潜心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1951年12月,他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工业冶金学博士学位。姚桐斌原本计划,获得博士学位后即刻回国,但组织安排他到伦敦帝国学院继续深造。在伦敦帝国学院,姚桐斌对铝—硅合金的热裂性能开展研究,先后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并于1953年获得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文凭。

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篇4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1922年生于江苏省无锡,中国著名冶金、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逝世。他是我国火箭材料及工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追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41年,姚桐斌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并取得了当年江西省高考总分的第一名,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五所大学同时录取。后来他选择了内迁到贵州的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矿冶系就读。他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和这个专业,正如他所说,是“志在开发中国资源,以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思想。”1945年8月,姚桐斌以全班总成绩第一名的成绩大学毕业,到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46年,国民政府恢复了自抗战以来停止了8年的公费留学考试,而冶金学的名额只有两名,竞争十分激烈。姚桐斌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后,公费留学英国。他节衣缩食,将拿到的两年学费匀为四年用,取得了伯明翰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和伦敦帝国科技学院的博士学位。姚桐斌在国外始终牵挂着祖国的解放和民族的振兴。他参与组建了进步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英国分会”和“中国留英学生总会”,担任过总会主席等职务。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时,他立即以留英学生总会主席的名义向_______发电祝贺,这在当时的英国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祖国不断给姚桐斌寄去报刊杂志、影片资料等,姚桐斌就将这些资料在华侨和英国的群众中进行宣传,扩大新中国的影响。姚桐斌的演讲极具感染力,他背着背包自费跑遍了英伦三岛,宣传新中国,被人们誉为“红色信使”,好多留英学生就是听了他的演讲才回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姚桐斌到英国许多地方作报告,声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谴责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并积极为祖国募捐。姚桐斌的爱国活动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满,后来令他限期离境。

两弹元勋姚桐斌个人事迹篇5

在留学期间,姚桐斌不遗余力地关注国内时事发展,积极学习马列主义和_______,并满怀热情地为祖国进行宣传,因此被誉为新中国的“红色信使”。1953年,由于他的爱国活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姚桐斌被要求限期离开英国。

虽然这是一个迫切回国的机会,但他选择服从组织的安排,继续留在国外工作。在这期间,他受到了世界著名的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的赏识,并前往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从事金属粘性及流动性研究。作为研究员兼助理教授,他展现出卓越的学识、独特的见解和突出的学术成果,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尽管如此,姚桐斌从未放弃回国的愿望,最终在1956年9月在瑞士伯尔尼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唯一一位在国外入党的“两弹一星”元勋。1957年,经过长期努力,他终于得到了组织的批准,再次踏上回国的征程,兴奋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多年后,姚桐斌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被外国冶金专家问及回国的原因,他坦然地回答:“我是中国人,当年出国就是为了现在回国。现在中国还比较落后,但将来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

姚桐斌在国防尖端武器研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导弹、原子弹等领域。他在当时工业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致力于导弹材料的研制,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他不辞辛劳地跑遍了国内各个材料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积极落实材料生产,并勤奋地搜集文献资料,为我国航天材料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姚桐斌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航天材料研制新思路,指出我国应该发挥桥梁作用,由既靠近设计部门又靠近材料研究和生产部门的火箭材料研究单位开展材料应用研究。这一创新思路促成了全国高温测试会议、防热材料全国大协作攻关会议和国家金属材料规划会议的召开,开启了全国协同研制航天新型材料的新局面。姚桐斌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6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