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事迹
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大家知道吗?钱骥的事迹时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事迹(精选篇1)
在中华民族迈向太空的壮丽征程中,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就是钱骥。
钱骥于1917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他自幼聪慧好学,对科学知识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怀揣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踏上了探索未知的道路。
钱骥在航天领域的贡献卓越非凡。他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早期的卫星研究计划制定,到具体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钱骥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在卫星总体设计、技术方案论证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确保了卫星研制任务的顺利进行。“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而钱骥正是这一伟大成就背后的功臣之一。
除了在卫星研制方面的杰出贡献,钱骥还在空间技术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深入研究空间物理、航天工程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和观点。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钱骥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淡泊名利,一心扑在工作上,默默耕耘,不求回报。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不懈奋斗。他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而努力拼搏。
在钱骥等老一辈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的卫星技术不断创新突破,载人航天工程屡创佳绩,探月工程稳步推进,火星探测任务也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都有钱骥等先驱们的辛勤付出和奠基之功。
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事迹(精选篇2)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颗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世人震撼于它的威力,而我们深知,背后是无数老一辈科学家们舍身铸就国之重器。尤其是23位标榜史册的“两弹一星”元勋,他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勇担历史重任,为国攻坚克难。其中,正有一位常州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钱骥。
1917年12月27日,钱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茅麓西下杖村,幼年就读于村里祠堂的私塾,接受了扎实的文化教育,打下了较好的文学根底。1929年钱骥考取了金坛县立书院小学,于第二年7月毕业,但是因家境贫困无力升学。在老师再三劝说下,钱父才同意让学习成绩优异的他继续读初中。
1930年8月,钱骥考上江苏省立南京中学。但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阻止抗日学潮扩大,次年12月学校被迫解散,他缀学在家半年。1932年8月,钱骥重新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初中毕业后当了一年的小学教师。这一时期,钱骥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开始受到先进思想的洗礼。
1938年9月,钱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大学师范学院理化系。5年的学习生涯,他竭尽全力,排除生活贫困干扰埋头苦读,1943年7月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继续进修物理专业。
1947年,钱骥就受邀成为中央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协助赵九章先生开创地球物理研究。当时,研究所的同事们不是在欧洲读过书,就是在美国留过学,而钱骥凭借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知识和坚持不懈、勇争第一的精神,成为所里独一无二的、中国自己培养还能受到重用的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研究院并入中国科学院。由于钱骥早年参加共产党的外围工作,深得党的信任,所以被任命为中科院的设备接受专员。1952年,钱骥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二部(代号581)副主任,卫星设计院(代号651)业务负责人。
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事迹(精选篇3)
1917年,钱骥在江苏省金坛县出生了,他家里的日子过得一直不怎么富裕,因为全家只能靠种地为生,而一家光孩子就有7个,经常会为吃饭而发愁。
但即便家里不富裕,父亲却一直坚持让孩子们读书,13岁那年,钱骥考上了全省最好的中学,但学费却要40块钱,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数目。而他的父亲没有一点犹豫,直接卖了几亩地,给钱骥凑够了学费。
后来,钱骥说:“在我读中学阶段,家中就常常以典卖土地来维持我的求学费用。家里的人苦熬着而让我读书的情形,当时我对他们的目的虽因年幼而认识不清楚,但却促使着我读书时非常努力。”
1935年,钱骥考入无锡师范学校,之后又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理化系。
当时,老师十分看好这个小伙子,称他未来一定前途无量。
但为了凑学费,买书本,钱骥不得不四处为钱奔波,他给印刷厂搞校队、装订,还跑去给其他人补课。
就这样,钱骥勉强完成了学业。
1947年,因为学业优秀,他被老师推荐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当研究员,在那里他认识了国际著名科学家赵九章。
当时,他一直跟随赵九章开创地球物理研究,但一年后国民党命令中央研究院各所迁往台湾。
他和老师赵九章选择留在了大陆,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那一天,晚上很多中国科学家彻夜未眠,钱骥是其中一位。
他想着,自己也要专心研究人造卫星。
一年后,____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事迹(精选篇4)
钱骥(1917年12月27日—1983年8月18日),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
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任,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中国科学院“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责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钱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遥测、电源、环境模拟等卫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同时为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并力促返回式卫星资料为国民经济服务,经过他的辛勤努力,使中国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等型号研制工作加快了步伐。
19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17年12月27日,钱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石马桥乡西下杖村一户贫寒人家。父亲是乡里老实厚道的抄写文书的小职员。五岁,到村里祠堂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进入金坛书院小学。靠父亲典卖田地,1930年8月考取江苏省立南京中学。1931年12月学校被解散,辍学半年,1932年8月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今华罗庚中学)。上初中时,父亲去世。初中毕业后,在金坛县河头小学、神亨小学当教师一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1935年,考入不收学费、食宿全免的无锡师范专科学校。
“七七事变”后,钱骥奔赴武汉,到民众补习学校当教师。1938年8月,在北碚[bèi]国立四川中学师范部毕业。1939年考入搬迁到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物理系,得到施士元、赵忠尧、吴有训的指点。194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5年随大学迁回南京。
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钱骥事迹(精选篇5)
1917年,钱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普通小职员的家庭。“骥”是千里马的意思。钱骥父母的心愿是:儿子长大像千里马一样,志在四方。幼年就读于西下场村祠堂的私塾,接受了扎实的文化教育,打下了较好的文学根底。1938年9月,钱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大学师范学院理化系。
5年的学习生涯,他竭尽全力,排除生活贫困干扰埋头苦读,1943年7月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继续进修物理专业。当了4年助教后,钱骥被推荐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协助院长赵九章开创地球物理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研究院并入中国科学院。1952年,钱骥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二部(代号581)副主任,卫星设计院(代号651)业务负责人。
1958年,中国启动了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代号“581任务”。赵九章对钱骥说,搞卫星只能靠中国自己。为此他们坚持发奋努力的精神,带领着一支非常年轻的科学家队伍,进行人造卫星的预先研究,做出了中国人造卫星的设想方案和中国发展卫星的整体规划。1959年到1964年底,钱骥作为卫星技术总体负责人,全面推动卫星预研项目进展。
他先后组织和完善了6个研究室,在火箭探空、卫星总体等8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研究进展,为人造卫星的研制打下了良好基础。1965年5月,在国际卫星系列规划会议上,钱骥报告了《发展侦察卫星的设想》。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正式组建卫星设计院,即“651”设计院,钱骥被任命为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组织领导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方案和分系统技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