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

| 徐球

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大家知道是怎样的吗?同学们想了解陈芳允的哪些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

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篇1

1948年5月,陈芳允回到上海,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1950年3月,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并在上海成立分院,陈芳允在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在此期间,陈芳允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完成了一套电子仪器(包括电刺激器、直流放大器及显示设备等),这是国内在生物电子学方面研制的第一套设备。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3年,调北京,主持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1954年并入物理研究所,组建成电子研究室,陈芳允任该研究室主任。1955年,陈芳允晋升为研究员。1956年,陈芳允参加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并参加了新电子所的筹备工作。

1957年,原苏联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陈芳允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

1958年4月19日,日环食带经过海南岛南端,是最好的观测太阳射电辐射的机会,当时中苏组成联合观测队,陈芳允作为中方领队和天文学家王绶琯及原苏联科技人员共赴海南得到完美的观测结果。回京后,陈芳允协助王绶琯创立了射电天文研究工作。

1958年,他开始从事脉冲技术研究工作。提出并完成纳秒级窄脉冲采样示波器的研制,把采样示波器做成可以携带使用的仪器,在国际上是首创。

1960年,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同事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

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篇2

1916年,我们的父亲陈芳允出生在浙江省黄岩县。

1934年,父亲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后因对物理课感兴趣转入物理系学习。1938年毕业后,父亲留校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1945年,父亲赴英国留学进修,1948年带着满腔热血和世界一流的电子工程技术回国。1963年,父亲与其他科研人员研制出原子弹保障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该仪器在原子弹的爆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别人祝贺父亲时,他说:“我只不过为中国的原子弹做了一件小小的工作”。

1965年,父亲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测控方案。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

1983年,父亲首次提出“双星定位通信系统”设想,后利用我国的两颗通信卫星进行了成功的演示试验,这为后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1999年,父亲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近几年,外界评价我们的父亲陈芳允是“追星者”。我们非常认同,认为其恰如其分。

父亲大半辈子与卫星打交道,跟踪、测控,让卫星为人类服务。

直到,他自己也成了一颗星——“陈芳允星”。2001年6月4日,一颗由中国科学家发现国际永久编号为10929号的小行星,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陈芳允星”。

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篇3

1958年,____提出,我国也要搞人造卫星。发射人造卫星不仅仅是要研究卫星和运载火箭如何研制制造,同时要建造复杂庞大的对卫星跟踪观测的地面系统,这样才能使卫星正常运行,才能对卫星作出正确的轨道预报。

关于这一点,当时我国还没有基础,虽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国外的卫星可以作出轨道计算和轨道预报,但是使用的是光学跟踪设备。显然,光学跟踪设备用于跟踪我国第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因为光学设备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卫星受天光和地影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就没办法跟踪测量卫星轨道,卫星轨道预报误差会很大。所以,必须研究我国卫星观测系统到底要采取什么技术、什么办法,研制什么设备。

一种方案是研制单脉冲雷达,另一种方案是当时陈芳允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基于我国研制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运用多普勒测速设备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陈芳允所提方案的好处是,在卫星上安装的信标设备非常简单,而且地面上设备也非常简单,一个设备就可以了。当时关于采取哪一种方案,进行了很多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以雷达为主,多普勒测速为辅。

1968年,我国研制出了四代计算机和多普勒的测速设备,利用这个设备对美国的“探险者”22号、27号和29号3颗卫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测试以后,发现最管用的是多普勒测速设备。这套系统特点之一是设备很简单又非常可靠,而且测量的角度范围非常大,达到60度。当卫星从地平面上刚一冒出来,它马上就能观测到。所以,逐步确定将多普勒设备作为我国第一颗卫星的主要测轨设备。

陈芳允常说,“我国底子薄,经济条件有限,在科研上,一定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当时,在建立地面测控系统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国外发射卫星均在全球布站,花费大量资金租用别国的土地,但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花不起这个钱。就连在国内建站和研制设备,也得把费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且要达到 “投资少、见效快、一次成功”的目标。为实地勘测卫星跟踪测量点,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走南闯北,跋山涉水,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西部大漠,从东海之滨到北国边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这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周围的科技人员,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大家以苦为乐,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干出了令人嘱目的成就。

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篇4

陈芳允 (1916-2000),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有人曾经概括说,要想记住陈芳允先生记住两件事情就行了:他的头发从来是自己理的,他的衣服从来是自己补的。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为中国科技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陈芳允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科学家,他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这首小诗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特别是“竭诚为国兴”更是点睛之笔:国家需要,使命“定”达。

1916年,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5岁时入私塾,自幼就显示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升入中学后,他的国语、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成绩优异。初中毕业时作《送秋》一文言志:送秋不送秋无所谓,对一个人来说是秋还是春、夏、冬季都要努力,不能虚度。青少年时期就能确定这样的时间观念非常难能可贵,陈芳允在之后的岁月里极其珍惜时间。父亲陈立信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早年曾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非常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父亲对他说:“一定要好好学习。我希望你将来不要做大官,要做大事,要在社会上立自己的业绩。”这句话深刻影响了陈芳允的人生之路。

陈芳允“北斗之父”先进事迹篇5

1916年4月3日,陈芳允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他的父亲早年曾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非常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陈芳允5岁入私塾,自小就显示出超强的学习能力。黄岩县立中学(今黄岩中学)的学习经历,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4年,18岁的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38年,因为抗战爆发转入西南联大。

大学毕业后,陈芳允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工作,所长任之恭看中了他的潜力,推荐他到自己的朋友,也是中国最早从事无线电工作的倪尚达所在的成都无线电修造厂从事技术工作。

成都无线电修造厂主要负责生产用于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陈芳允在这里工作了3年,后来他报考英国的无线电工程。他一考即中,1945年初,陈芳允前往英国的无线电厂研究室,后来转入曼彻斯特工厂雷达研究室,研制英国第一套船上海用雷达,他是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

1948年5月,陈芳允带着满腔热血回到祖国,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工作。两年后,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为中国科学院,陈芳允当选为上海分院的工会主席。在此期间,他研制出国内生物电子学方面的第一套电子仪器设备,包括电刺激器、直流放大器及显示设备等。

1953年,陈芳允被调到北京,负责筹备组建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当时发展原子能技术是中科院的重点工作之一,钱三强深知电子学的重要,力邀陈芳允加入。1953年底,陈芳允带着一部分同事合并到原子能所。主要负责研制原子能科研工作所必需的电子仪器设备。

26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