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
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同学们了解过吗?孙家栋的人生有着怎样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篇1
应用卫星与运载火箭、弹道导弹虽同属航天技术范畴,但对他而言,卫星技术毕竟是其新涉足的领域。他调入后,既参加领导501部的组建工作,同时又担起了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的重任。
根据国家对东方红一号主要的基本的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他参加领导卫星总体及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简化工作,能源系统去掉了太阳能电池加镉镍电池供电部分,采用银锌电池组供电的方案;去掉了科学探测和遥控两个系统;去掉姿态控制部分,只保留测量姿态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这样东方红一号的分系统主要是: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和姿态测量等。
当时卫星研制队伍来自七机部一院、八院(前身是上海机电设计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而且原来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和有关研究所制订的,相应的研制工作也已展开,修改简化并制订新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技术方案,并非易事。
他没有患得患失,而是知难而进,发挥了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根据研制弹道导弹的经验、体会和教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修改简化的新方案终于制订出来了,1968年1月获得国家的正式批准,并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之后,他全力以赴地抓科研生产管理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他重新审定完善了卫星的研制程序,并严格执行;采取了控制卫星研制中技术状态的措施,适时进行技术状态的“冻结”;还严格地组织各种地面试验,在地面能做的而且是必要的试验都必须做充分。正是由于他在型号研制的组织管理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大大地促进了研制工作的进展。
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篇2
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研制人造卫星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钱学森亲自点将,任命38岁的孙家栋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孙家栋带领研制团队确定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技术目标,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他简化方案,提出“两步走”的研制计划,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当时,国外严密封锁技术,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研制人员也没看到过,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国家经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从未动摇孙家栋的坚定信念。
“我们一群年轻人白手起家打天下,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技术难题,我们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我们始终相信,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孙家栋曾表示。要实现“听得清”的目标,卫星在轨后必须展开天线才能确保《东方红》乐曲信号被地面站接收。但是,在模拟卫星天线展开的试验过程中,总是出现最后一节天线被甩出去的问题,多次试验一直没有成功。孙家栋带领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终于找到症结所在——天线结构。修改天线结构设计后,试验终获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来,响彻全球,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时代的到来。“火箭带着卫星升空后,我把眼睛瞪圆了盯着显示器上的曲线,一直看着那条线按照设计的弹道轨迹运动起来。我心里还是不敢相信——这到底是真起来了,还是假起来了?”当时的情景孙家栋仍然历历在目,“那个场景终生难忘,激动的心情确实无法形容。每一颗螺丝钉都是中国制造的,真是感觉扬眉吐气!”
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篇3
卫星终于组装完成,但没想到最后又发生了意外,为了保证地面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让东方红乐曲响彻整个世界,就必须保证卫星的四根天线能够正常打开。但他们进行了上百次的试验,都失败了。
为此,钱学森让人专门找来孙家栋帮忙,可由于工宣队不准他进入车间,他只能在雪地里给他们计算数据。
就这样,孙家栋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反复计算,修改天线结构,经过数天时间和200多次试验,天线终于成功展开。孙家栋兴奋不已,可这时他的身体却撑不下去了,被冻昏了过去。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可遗憾的是,此时,作为总设计师的孙家栋竟然因为子虚乌有的罪名,被关在家里,去不了发射现场,他只能在家里的阳台上遥遥望着东方红卫星升起。
1999年,孙家栋成为了共和国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2004年,75岁的孙家栋再次受命,成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从事航天工作60年,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并且还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孙家栋的一生,是对国家忠诚与奉献的最好诠释,是真正的时代楷模,民族的脊梁。
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篇4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唯有在精神上立得住、站得稳,才能信心满怀、步履坚定,才能从容应对风险挑战、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孙家栋在《航天精神薪火相传》一文中写道,“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搞航天、干事业,既要靠物质的力量,更要靠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是伟大的精神,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正是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孙家栋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上演了中国航天事业一个又一个“宇宙级”的精彩。
曾经有人问孙家栋:“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我们的航天事业。”“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因为爱得深沉,所以甘洒心血,所以奋斗不止。
上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冰天雪地里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失败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孙家栋不愧是航天工程总体大师,担任五大系统总设计师后,他不但提出了工程研制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主持解决了多项关系技术问题,甚至在许多细节上都作出了周全的考虑。在他的勾画下,庞杂的工程变得井然有序。
孙家栋北斗导航之父事迹篇5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是党和国家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培养出来的优秀科学家,是国家航天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去年“七一”前夕,喜迎党的百年华诞的日子里,佩戴上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孙家栋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耀时刻。“东方红一号”开启中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迈出中国深空征程,北斗开启中国卫星导航服务……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次”紧密相连,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相伴相随。
1956年8月,在苏联留学期间,孙家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入党思想上很简单,就是想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简单”,化为了他一辈子干航天的纯粹。1967年夏天,38岁的孙家栋受命领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04年出任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时,孙家栋75岁。卫星从地球轨道进入深空,面临艰巨的挑战,孙家栋肩上的压力不言而喻。
时任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评价说:“他是怀着对中国航天的满腔热情来的。”3年后的2007年10月24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却没法放松紧张的神经,埋头于后续任务的跟进中;遇到卫星运行的关键节点,他常常凝望着卫星运行数据图,通宵难眠;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电视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孙家栋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背过身去,掏出手绢默默地擦去了眼泪……科学实验卫星、遥感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几十年来,孙家栋主持和领导研制的卫星型号不胜枚举,他的身影时时出现在天南海北的发射场。人们说:“他坐在那里,就是无形的支持。”
孙家栋则说,到现场体会实际情况的作风是老一辈航天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当年钱学森先生带着搞第一个火箭、第一颗卫星,都是带领大家到发射场,“有时候出现故障一天两天都不睡觉,他都陪着我们一块在现场。搞航天真正要体会到实际情况,还是必须到现场。”一个人一生能做多少事?孙家栋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国家需要,我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