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

| 徐球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大家了解多少?朱光亚的人生是怎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精选篇1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由于朱光亚具备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在中国的核事业发展中能够准确研判国际形势,科学作出决断,我国核武器的发展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跨跃式的成功。彭桓武评价他“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程开甲称赞他“深思熟虑,把握航道”;上级领导赞扬他是“杰出的科技帅才”;李政道评价说他是“两弹”研制中的“科技众帅之帅”。

在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关键时刻,为了阻止中国核武器的试验进程,美、苏、英三国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提出“我们能够合作来阻止中国获得核能力。”朱光亚以他远见卓识的战略能力和对时局清晰的判断,亲自起草了《停止核试验是一个大骗局》的报告。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苏等国家的意图,并建议我国不但不能禁试,而且要抓紧时机,尽快掌握地下核试验技术。因为地下核试验有利于保密和减少放射性污染,还可以取得地面试验难以得到的许多测试数据和资料。此后,在朱光亚的组织下,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地下核试验的成功。

1992年,和朱光亚的预期相同,美国提出进行全面禁核试谈判。在关键时刻,朱光亚又向中央领导汇报了“再次加快”的建议和对策。1996年7月29日9时,在朱光亚等人的指导下,我国又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了。当晚,中国政府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而此前中央关于“两次加快”的正确决策,使我国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前完成了必要的核试验,突破了先进核武器的关键技术,不仅中子弹获得里程碑式的成功,而且造就了核武器小型化、武器化的10年辉煌,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利益。全面停止核试验前后,朱光亚又多次敏锐指出,核武器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亲自指导核武器研究院和核试验基地开展禁试后科研发展方向的研讨论证,经中央批准后,很快启动了禁试后核武器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

朱光亚还参加了新中国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参与了国家“863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组织领导了历次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1994年6月至1998年5月,他担任中国工程院第一任院长、党组书记,领导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为中国工程院的初创和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工作。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精选篇2

有人评价朱光亚,凡是不感兴趣的,他就眼皮一耷拉。

有多少钱,他不在意。中国工程院原秘书长葛能全回忆,1996年,朱光亚获得“何梁何利奖”的100万元港币奖金,马上提出捐给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葛能全说:“能不能捐一部分,比如说50万,你自己留50万。”朱光亚眼皮也不抬:“按我说的办。”第二天,葛能全去办理捐款手续前,又特意提醒:“要不要留一部分?”朱光亚只说了两个字:“不要。”

坐什么车,他不在意。朱光亚有一辆心爱的“老爷车”,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骑到90年代初,直到70多岁,还常常骑自行车外出。其实,组织为他配有汽车和警卫。

吃什么饭,他不在意。中国工程院成立之初,连个食堂也没有,院长朱光亚就和工作人员一起吃普通盒饭,每次还把吃不完的剩饭剩菜包好带回家。他最爱吃的菜,不过是湖北老家家常菜:排骨莲藕汤、夹干肉。

穿什么衣,他不在意。人们说:“他身上穿的,总是那套旧军装。”

然而,有时候朱光亚却“细”得让人匪夷所思。

老秘书张若愚回忆:有一次在外面开会,朱光亚让他回家取一份文件,告诉他,第几个保险柜,第几格,从左到右第几摞,从上往下数第几份,不要看内容,取来给我就行了。

批阅文件,他就像老师批改学生作业一样,不但修改内容,连病句、错字甚至标点符号都认真修改,而且字迹工整。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精选篇3

朱光亚的一生,喊过惊天动地的“两嗓子”: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1949年新中国初立,在美留学的他毅然选择回国,回国前,他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合撰写《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以肺腑之言呼唤海外学子回国参加建设,这封信在欧美留学生中间产生了极大反响,程开甲第一眼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是的,我们该赶快回去了。”

同学们:是我们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工作的时候了。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人民政府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大声召唤我们,北京电台也发出了号召同学回国的呼声。人民政府在欢迎和招待回国的留学生。

同学们,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的呢?还有什么可以迟疑的呢?我们还在这里彷徨做什么?

同学们,我们都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20多年的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现在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是的,我们该赶快回去了。

你也许说自己学的还不够,要“继续充实”、“继续研究”,因为“机会难得”。朋友!学问是无穷的!我们念一辈子也念不完。若留恋这里的研究环境,恐怕一辈子也回不去了。

而且,回国去之后,有的是学习的机会,有的是研究的机会,配合国内实际需要的学习才更切实,更有用。若呆在这里钻牛角尖,学些不切中国实际的东西,回去之后与实际情形脱节,不能应用,到时候,真是后悔都来不及呢!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精选篇4

干惊天动地事的朱光亚,在很长时间里是隐姓埋名人,外国人最早注意到他,是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中国新闻媒体上,钱学森、朱光亚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美国《纽约时报》因此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钱学森之后的那个人》。大多数人开始知道他了解他,是他与其他22位“两弹一星”元勋一起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他被评为“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朱光亚的颁奖辞。“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前半句,淡定,谦逊,轻描淡写;后半句,雄壮,豪迈,奇峰突起。

朱光亚的长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明远代父亲领取奖杯时,说:

“父亲无时无刻不在以纯洁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提升着我们的人生境界,这也是父亲一生不断默默地为我们送出的礼物。”

朱明远口中的“礼物”,正是“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用朱光亚的话说就是:生活中不能抱有“差不多”“大概其”的态度,而是要付出百分之百的专注与细心。

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院士事迹精选篇5

朱光亚(1924-2011)民盟盟员,核物理学家。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____副主席等。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是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为人低调,一生只专注于核武器研究这一件事,他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最后被解密的一位,他就是朱光亚。

1942年,在中央大学读物理系的朱光亚得知西南联合大学在重庆招收插班生的消息,便报考了西南联大,并顺利考入学校。朱光亚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著名教授,在学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6年9月,在物理学家吴大猷的推荐下,朱光亚赴美留学。在密歇根大学,他一边作为吴大猷的助手做理论物理课题,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实验核物理。从1947年开始,朱光亚在世界著名物理期刊《物理评论》上连续发表英语论文,在核物理这一新兴学科前沿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1949年秋,25岁的朱光亚通过了博士学位答辩。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大西北戈壁滩一道强光闪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朱光亚潸然泪下。当晚,一向少言寡语的他在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醉酒。

1967年6月,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的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

26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