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
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大家了解多少?王淦昌的科研生涯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篇1)
就在1931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却采用了与王淦昌类似的实验方法发现了中子,并由此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错过了诺贝尔奖,但是王淦昌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前行,还把学生时代的这个教训,时时记在心里。这个遗憾也成为他之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一面镜子。
1934年,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27岁的王淦昌毅然选择回国。这让当时他的同事很不理解,“科学没有国界,中国那么落后,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回去呢?”王淦昌坚定地回答道:“正如巴斯德所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正需要我回去!”就这样,王淦昌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返回了祖国。他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不仅潜心教育和科研事业,而且心系祖国命运。
作为一名教授,那时的王淦昌有着较高的工资收入。可是令学生们惊讶的是,王淦昌却常常吃不饱饭,甚至下课后还要去放羊赚钱。直到后来,大家才得知了真相。那时候的中国,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为了支援抗战,王淦昌捐献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把妻子的陪嫁首饰也捐了出去。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为躲避战乱,浙江大学不断搬迁。王淦昌也只能跟随着学校一路西迁。在颠沛流离的西迁途中,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没有固定的实验场所,甚至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淦昌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科研事业,向着物理世界不懈探索。
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篇2)
1907年5月28日,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县枫塘湾。先读私塾,1916年转入太仓县沙溪小学,13岁到上海,就读浦东中学。1924年高中毕业,进入外语专修班。随后进入一所技术学校,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
1925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192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在吴有训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及每天的变化》,这是中国第一篇有关大气放射性的实验研究论文。
1930年王淦昌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女核物理学家L 迈特纳(Meitner)。
1931年,王淦昌在德国就读研究生期间,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此思路进行试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
1932年,王淦昌在迈特纳指导下,发表了《关于RaE连续β射线谱的上限》的论文;同年12月完成了关于内转换电子研究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934年4月,王淦昌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授。王淦昌在这一时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
1941年,王淦昌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中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1942年1月,美国《物理评论》(PhysicalReview)发表了这篇短文,此项成果荣获第二届范旭东先生纪念奖。
1947年9月,王淦昌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研究工作,他与SB琼斯(Jones)合作研究有关宇宙线中介子衰变的问题。
1950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2年,王淦昌与吴恒兴、林传骝赴朝鲜战场,完成了探测美军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掷放射性物质的任务。同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9月,王淦昌作为中国的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并被选为副所长。
1959年,王淦昌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从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
1960年12月王淦昌从苏联回国,1961年4月,受命秘密地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指导设计实验元件和指挥安装,于1962年,基本上掌握原子弹内爆的手段和实验技术。
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篇3)
从清华毕业后,王淦昌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女核物理学家迈特纳。在留学期间,王淦昌提出了可能发现中子的实验设想。在向老师要求实验论证的时候遭到了老师的反对,多次申请无果后,他把实验设想写成论文进行发表。但没想到,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照他的思路进行试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就这样,王淦昌因为无法获得实验机会,第一次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留学结束回国后,王淦昌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担任教授,但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浙江大学辗转迁到了贵州。在炮火硝烟中,王淦昌培养出了李政道、程开甲等等一大批国之栋梁,占据了新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1942年,王淦昌在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但是因为条件限制未能进行实验,又一次被外国人通过它的设想发现了中微子的存在,再一次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56年在和苏联的合作科研中,王淦昌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轰动了世界。而在此时,一份电报再次让王淦昌放弃了所有的科研成果。53岁的王淦昌接到了来自祖国的绝密任务,参与领导研制我国的原子弹。
研制原子弹是国家级保密工程,这意味着在以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王淦昌将放弃从前的一切,隐姓埋名,不能在学术界抛头露面,连家人和孩子都得隐瞒。面对祖国的召唤,王淦昌想到了叶企孙老师给他种下的科学救国的种子,他掷地有声的回答道:“我愿以身许国!”从此,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就失踪了,远在祖国大西北的高寒之地,原子弹研制基地上,一位叫王京的老人将在此隐没17年之久。
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篇4)
王淦昌的科研生涯主要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为原子能研究所)进行。他的研究集中在核物理及其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反应堆物理和核技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王淦昌多次参与我国重大的核科研项目,为我国核科技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60年,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
王淦昌毅然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转向核武器研究之中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为研制核武器改名时
王淦昌毫不迟疑写下了“王京”
掷地有声地说:“我愿以身许国”
王淦昌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他培养了一大批核科学领域的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中国核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1982年,王淦昌把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000元奖金全部捐献给原子能所。
他在信中写道
“我自愿将奖金全部捐给原子能所中、小学愿娃娃们茁壮成长好为原子能事业多做工作”
王淦昌的研究成果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核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核反应堆的物理研究和设计优化上的贡献,为中国的核能安全和能源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在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淦昌的工作和生平表明,他不仅是一个科学的探索者,也是中国现代科学特别是核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王淦昌两弹一星科学家人物事迹(篇5)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61年开始,他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1964年,他独立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成为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84年,他又领导开辟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新领域。
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王淦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存放着一个看似普通的木箱,上面写着“北京王京〈10〉”等字样。我们不禁要问,王京是谁?这个木箱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60年的冬天,远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联合所)的王淦昌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绝密电报,要他马上回国领受新任务。这年是王淦昌在苏联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在基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特别是他带领研究小组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使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受到了世界物理学界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