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

| 徐球

姚桐斌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大家知道是怎样的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

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篇1】

姚桐斌192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黄土塘镇,读完小学后,由于家境困难,父亲不想让桐斌继续读书,可是校长十分喜欢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数次来到姚家劝说:“像这样好的学生实在可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终于同意让桐斌上无锡县中学。

上中学后,家里的开销更大了,桐斌不得不辍学。父亲给了他一点资金,让他在镇上摆个小摊,卖点香烟、火柴、袜子等日杂品。两年后,他带着一点点积蓄来到上海读高中。由于缴不起住宿费,他只好睡在教室里。

此时,上海和无锡都先后沦陷。桐斌不愿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便瞒着父亲,和四位同学越过日军的封锁线。1939年他终于到达江西省吉安县,考进了国立十三中的高中部。

桐斌读书十分用功,毕业时,在江西全省会考中,取得个人总分第一名。

桐斌报考了五所大学,均被录取,他选择了当时迁往贵州平越的交通大学。

桐斌上大学时勤工俭学,为校方做些打扫试验室、分发邮件等工作,还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补习物理,以补助生活费。1945年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946年桐斌参加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公费留学考试,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桐斌看中了工业革命的故乡——英国。

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篇2】

1957年,祖国启动“两弹一星”工程的消息,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姚桐斌的心。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回国,这一决定,让德国的同行们惊愕不已。在德国,他每月有着8000马克的高薪,生活安稳舒适,前途一片光明。可姚桐斌的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当年出国是为了求学,今天回国才是我的初心。”在____的关怀与帮助下,他冲破重重阻碍,踏上了归国的路途。

归国后的姚桐斌,被委以重任,担任导弹研究院材料专家,承担起导弹外壳和结构材料研制这一艰巨任务。那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连不锈钢生产都困难重重,更别提用于导弹外壳的耐高温轻质材料了。但姚桐斌毫不畏惧,他带领着一个仅有十几人的小团队,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开拓者,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我国的航天材料技术体系。

在科研的道路上一路疾驰的姚桐斌,在感情上却一直空白。直到一次留学生聚会的舞会,命运的红线将他与彭洁清牵在了一起。彭洁清,这位出身湖南岳阳的女留学生,刚从国外归来,聪明漂亮,气质高雅。两人虽相差8岁,但相似的留学经历,让他们在舞池中相遇的那一刻,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们紧紧吸引。一向内敛的姚桐斌,竟主动邀请彭洁清共舞,随着音乐的流淌,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多,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不久之后,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此,姚桐斌的生活有了温馨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如阳光般洒在他的身上。

婚后的姚桐斌,事业更是如日中天。他领导的703所,在短短几年内攻克了导弹和火箭高温耐压材料的难题,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筑牢了坚实的根基。他们夫妇共育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人的生活幸福美满,就像一幅美好的画卷在岁月中徐徐展开。

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篇3】

1922年9月3日,姚桐斌出生于现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黄土塘村的一户贫苦人家。在约100年后的今天,当课题组到达位于此处的姚桐斌故居时,仍然能感受到这里与科技、发达、繁华等词毫不沾边的农村气息。但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走出了一位两弹一星事业的元勋,一位有着高洁品质与出众人格魅力的伟大科学家。

姚桐斌的求学之路从来就没有摆脱“贫穷”这两个字。父亲对他求学的不支持加之接连不断的战乱,姚桐斌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在江南中学,因为交不起住宿费,他每晚便住在教室,清晨起床进行打扫,以便其他同学前来上课;买不起课本,就向同学借来课本抄;在江西国立十三中,虽然不用交学费和膳宿费,但姚桐斌连买纸张、文具的钱都没有;在位于平越县的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贵州分校就读的时候,他白天用青菜豆腐充饥,晚上与臭虫跳蚤为伴。

即使是在出国留学的时期,他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着“学费不够就睡桌板”或者是“早餐吃几片面包加白开水”的拮据日子。他常常在学习的同时做着好几份工作,并因为学费和战乱不断辗转各地。

在这样的条件下,姚桐斌取得了可以说是“奇迹”的成绩:高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正大学、湘雅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7所大学录取,并同时获得了江西省全省高中毕业会考个人总分第一名;在交大,他以总评成绩全校第一的身份被推选为美国斐陶斐励学会会员,并在无比激烈的竞争中考取了公费留学的资格……

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篇4】

姚桐斌开始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的创建工作时,从科技人员的选调与分配、研究所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的确定、研究室与试验室的设置、设施设备的建设与购置,到科研工作方法的传授与科研作风的培养,他都亲自审查、过问,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心血。例如:在材料与工艺研究所的业务方向的确定中,他主持或参加了一系列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会。

在会上他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主张建立一个集中性的、综合性的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主要的任务是把导弹与航天型号所需要的新材料、新工艺理清楚,大部分要提请国内有关的科研生产部门进行研制生产,而自己只搞极少部分特殊的、重要的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工作。这个所要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研制出来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应用性研究,使之适应导弹与航天型号的要求,成功地应用于型号。而用这些新材料、新工艺制造零部件和设备的工作,则由有关的设计生产部门来完成[7]。

姚桐斌大力协同的典范,他亲自带领有关的科技人员走遍了全国有关材料与工艺的研究所和院校,进行技术交底和交流,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及其测试、检测方法研究的协作网做了大量的积极促进工作。同时,也由于导弹与航天的需求牵引,带动了国内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关于材料与工艺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姚桐斌深知材料工艺研究离不开试验室与检测、测试与分析的设备,他亲自制订了研究所的发展蓝图,并主持建成了具有初步规模的金属材料与工艺研究、非金属材料与工艺研究、材料性能测试、无损检测、失效分析的设施设备。这个材料工艺研究所已具有综合性强、模拟试验能力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和风格,是一个研究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具有相当实力的研究所。

姚桐斌冶金学专家个人事迹【篇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决定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并于1956年10月8日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58年1月26日,回国后的姚桐斌,拒绝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抛出的橄榄枝,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到第五研究院工作,心甘情愿在航天系统担起了设计部门的配角。

姚桐斌任七〇三所所长时,经常对所里的同志强调:要“为设计服务”,要“甘当配角”,“我回来不是为了名誉和地位,而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国家建设。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并时常用《苏三起解》中梅兰芳和萧长华互相成就博得满堂彩的故事勉励身边的人。姚桐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材料在国防尖端武器,特别是导弹、原子弹研制中具有“先行”地位,以当时的工业水平,导弹材料的研制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姚桐斌跑遍了国内材料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一项项落实材料生产,跑遍了图书馆和书店,一页页收集文献资料。他分秒必争、孜孜不倦,为我国航天材料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姚桐斌远见卓识地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航天材料研制新思路,指出我国的工业基础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苏联模式,而应该由既靠近设计部门,又靠近材料研究和生产部门的火箭材料研究单位发挥桥梁作用,开展材料应用研究。

基于这一创新思路,我国召开了全国高温测试会议以及影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两次历史性会议——防热材料全国大协作攻关会议(“三二一会议”)、国家金属材料规划会议(“八一七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开启了全国协同研制航天新型材料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锻造了我国在航天材料及工艺上的自力更生能力。

2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