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先进事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人先进事迹,欢迎大家分享。
好人先进事迹 篇1
在宿舍楼五楼楼梯口发现了一张崭新的一百元人民币。在没有找到失主的情况下,先返回了518宿舍,并把捡到一百元这件事和舍友们说了一下。有同学提出:“没找到失主,那应当怎么处理它呀?”谭笑答复道:“我们也不能贸然去查找失主,不如把它交给值班老师,让老师去处理吧。”同学们都同意这种做法。于是,谭笑同学去三楼,把钱交给了值班老师,并把捡钱的经过讲解并描述了一下。值班老师快乐的说:“谭笑同学,你捡了一百元钱,能做到拾金不昧,很好!”
同时,谭笑同学在班内是班委,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忙班内需要帮忙的同学,为班集体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奉献。在刚进入初一的时分,班主任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当班主任正在为许多同学没有《弟子规》这本书而苦恼的时分,谭笑同学主动担当这个任务,联系自己的父母,送来了80本崭新的《弟子规》,之后伴着《弟子规》的推广,又为整个级部送来了680本《弟子规》,让级部的同学都一人一本。
不欺暗室,玉洁松贞。谭笑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四周的同学,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典范。捡到物品按时查找失主或上交老师,助人为乐,这种良好的风气已经在初二三班逐步形成。
好人先进事迹 篇2
对隐患把关严
6月,上万名铁路建设者集结在内蒙古额济纳至新疆哈密之间的大戈壁上,短短18个月,他们要在这“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生命禁区,修建延绵600多公里的铁路。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刚刚被任命为安全质量部部长的王镇一头扎进大漠戈壁,没日没夜地忙碌在现场,不厌其烦地组织克缺,全力以赴盯控施工安全,决不放过丝毫安全隐患。
一次,一个施工队承建的15个涵洞基础垫层厚度比标准少了几毫米,施工负责人认为差得不多没关系,而且戈壁滩上干旱少雨,不会有问题。可王镇不听对方辩解,毫不留情地下发了处罚通知书,要求立即返工整改。还有一次,他在检查中发现一个桥涵墙模板放偏了,现场十几名施工人员都说看不出来。可王镇却偏不信,经过反复测量确认,模板果然偏移了2毫米。由于王镇工作精益求精、敢于较真碰硬,一些职工戏称他为“黑脸包公”,后来这个绰号竟随着一张张检查通报传遍了整个额哈线。
在额哈铁路建设期间,王镇带领安全质量部检查发现各类安全质量问题12781个,下发检查通报30余份,因为个别严重问题,还给施工项目部上级单位发公函15次。
对自己要求严
“黑脸包公”王镇不仅对工程质量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更严。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奉献着。
去年10月,额哈铁路进入收尾的关键时期,一场大雪却不期而至,想到前期的问题整改肯定会受影响,当时身患重感冒的王镇着急得整宿没睡着觉。为了不给整体进度拖后腿,第二天天刚亮,他顾不上吃药就到工地杀了个“回马枪”,看看施工现场的情况。不料,许多人觉得天气恶劣,理应进行休整,可王镇却毫不让步,硬是“盯着”施工人员熬了个通宵把剩下的问题解决了。
通过这件事情,王镇意识到日常管理存在不规范问题。于是,在施工分析会上,作为领头人的他做了检查,主动承担了责任,并在随后几天连续加班加点,带领职工们制定出《冬季施工作业指导书》,规范了作业标准、明确了管理职责,使冬季施工更加安全有序、质量可控,受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呼铁局质量监督站的一致好评。
对家庭亏欠多
因为一心扑在施工现场,王镇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心中满是对家人的愧疚。女儿去年刚满13岁,正是最依赖父亲的年龄,可连升学考试的时候都没见到爸爸,一打电话就怪爸爸不回家;同为铁路职工的妻子,工作虽然没有丈夫那么忙,但因年近50,工作和家庭一肩挑,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为此,王镇曾不知多少次对妻子说,等额哈铁路通了车,就申请回呼和,把这些年欠娘俩的都补回来。可眼看着火车开进了茫茫戈壁,王镇依然很少回家,因为他又要奔向新的战场,对家人的承诺再次成为泡影。
然而,对于王镇来说,屡屡食言固然有愧家人,但一想到额哈铁路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大放异彩,他觉得心里一阵阵温暖。
好人先进事迹 篇3
在20xx.2.15号的一个中午,地面的雪还未融化完,1951年出生的东海盛景项目保安员靳吉田像往日一样正常巡查。在巡查过程中,他在西边岗亭北边的地面上发现有一个被汽车压过的男士手拿包,拿起检查的时候发现里面有2万多元现金、多张银行卡和证件。他随即想到失主会非常着急,立即将其交于保安队长寻找失主,联系到失主后经核实将其交还于失主,失主十分感谢,为此非要给这位保安大哥现金答谢,但被保安师傅婉言谢绝了,还说是自己应该做的!后来失主为了感谢这位拾金不昧的师傅,就给保安师傅送了一面锦旗作为感谢!
好人先进事迹 篇4
暑期黄山,游客往来如织。安徽黄山风景区放绳工队伍全身心投入到各路段和悬崖外围保洁的工作中,为游客带来洁净的游玩环境。
黄山放绳工是该景区环卫工队伍的一个工种,他们腰系绳索,下至悬崖峭壁,清扫垃圾,由于他们的工作地段陡峭险要,常常被游客称之为“峭壁扫地僧”。
13日清晨,当暖阳还未高照,趁着第一批游客还未上山,放绳工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早上6点直到晚上,忙碌奔波在黄山各个角落,期间除了保障游步道清洁畅通,还要及时下崖处理峭壁上的垃圾,赶上游客钱包等贵重物品掉到崖底求助,他们也会义不容辞地施以援手。
上午,一身黄马甲、头顶安全帽、肩挎一捆登山绳的黄山玉屏环卫所放绳工李培生开始前往一处峭壁地段,捡拾矿泉水瓶、黑色塑料袋等垃圾。
峭壁险要,李培生身系绳索,缓缓下行樊成柱摄从事黄山放绳工20多年的李培生,是“峭壁扫地僧”的代表。
李培生熟练地将拇指粗的登山绳一头系在游道旁的放绳桩点上并打好布林结,同时将另一头牢固地系在自己的腰间。检查好所有设备安全无障碍后,奋力将登山绳甩至崖底,灵活地跨过护栏,开始了这场悬崖之上的“舞蹈”。
峭壁在太阳的直射下变得火热。只见李培生一手稳稳地把持着下降器,另一只手有节奏地抽拉着绳索,双脚稳稳地蹬在下方的岩体上,步履稳健地在崖璧上寻找着角落里的垃圾。遇上极为陡峭的坡面,他只能以手为爪牢牢地抓住岩石凸起的部分,不断变化着身姿保持着身体的平衡。
下崖的十几分钟里,李培生小心翼翼地挪动到垃圾飘落的位置,在杂草之中捡起矿泉水瓶等垃圾,装进腰间的袋子。
李培生说,身为黄山的一员,20多年来,以黄山为家,以路为友,宁脏一人不污一处。
像李培生这样的放绳工,黄山风景区共有20余人,他们肩挎绳索,分布在各个片区,负责放绳索到悬底捡拾垃圾,只为换来黄山洁净如洗。在他们看来,维护好黄山的绿水青山是最大的心愿。
当前,黄山市正进行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该市全域巩固提升干净指数标准,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最干净城市”黄山标准和长效管理体系。黄山风景区也正在瞄准“席地而坐”“最干净”目标努力。
好人先进事迹 篇5
年纪虽轻确有一颗火热的心,是个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好青年。
本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庄稼汉,母亲因年幼时溺水成了哑巴,子伟还有一个姐姐,那时一家四口,日子过得特别困难,他也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从小就很懂事,对妈妈更是特别体贴关心,那时放学回家后都要帮着妈妈干家务活,在学校他一直是个好学生,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班里的班务常常抢着做。同学需要帮助的,只要他知道都要主动地帮,并且还尽心尽力地去办好,所以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他。几年过去了他为了帮助家里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经他人介绍到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跟师学艺,一年后就可以挣工资了,子伟说工作虽然辛苦了点,但能帮家里减轻不少负担,还可以挣点钱帮补一下家用,爸妈就可以不用太辛苦了,还想为妈妈的病好好地治一治。
时间一晃六七年过去了,子伟从以前的学徒工锻炼成了汽修师傅。但他一直存着一颗善良的心,对帮助,关心过他的人心存感激,对需要帮助的人热情地伸出援手。说起这事前不久,子伟看见邻居黄建民家晚上漆黑一遍,子伟便走近家里问道:"金姐,你家怎么回事?你家没有电吗?"金小姐没有回答,(大家称的所谓的"金小姐"是黄建民的妻子,有点智障,)她有一个女儿有十一岁了,叫黄金,黄金回答道:"爸爸上班去了,不晓得家里怎么会没有电。"子伟听到后转身回到自己家里拿了工具,看见自己家桌上的面已盛好了。他也顾不上吃夜饭,急匆匆地来到了黄建民的家。他拿着电笔从这里试到那里,一个地方要去试好几次,他判断说就是窗子到门后面这段线有问题,他拿着试电笔挨着一段一段地试,不久找到了原因。他说这里以前安装电线时,卡子钉钉子时钉到线上了,把线弄得要断不断的。他把卡子取下,线断了,因为线短了又接不上,他又急匆匆去跑回自己家里拿了一段电线过来,大概过了十几分钟线接好了,电灯也重新亮了。黄金说:"伟叔叔,谢谢你。""不用谢,应该的,只要你们需要帮助,下次一定要说。"他一边擦头上的汗一边说,说完便转身回家了,桌上的面条已干成了一个饼。
四月十四号休假在家,抱着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玩耍。突然听见渠河下方有人呼喊:"有小孩掉进河里了,快来人啦,快救命啦!"这时放下自己的孩子,急忙跑出家门,东看西看,只见一个孩子在水中挣扎,这时候他也顾不了脱下衣服,拿出钱和手机,就立马跳进又深又急又凉的河水中。这时候小孩已被河水吞没,只能看到几丝头发,这时他凭着自己的良好水性很快找到了落水孩子。一下游到孩子的身边,一手托起已经挣扎得没有力气的小孩身体,一手慢慢地划着水,很困难地游回到岸边,抱上岸来,只见孩子已不动弹了。这时岸上的居民有的在喊孩子的名字,有的在喊孩子的家长名字,还有的在给医生打电话,简直当时现场已处紧张气氛,人越来越多,孩子因呛水过多,已经昏迷过去了,这时才仔细看了看孩子,才知道原来落水孩子是本社社长罗甫全的孙子。也顾不着换掉湿衣服,和邻居们一起祈祷孩子早点舒醒过来。这时古镇上的唐自卫医生也火速赶到现场,立即展开急救,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也都赶到了,这时才稍稍松了口气。刚想准备回家换掉湿淋淋的衣服,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赶过来,一边不停的说感谢的话,一边从包里掏出钱来,直往的手里塞,连连谢绝,并对着罗甫全说到:"罗叔叔,用不着这样子,遇到这样的事,我能帮上的我肯定要帮,现在不是一直在宣传要传递正能量吗?我也尽我所能,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这事不算什么,这次让我也感受到了正能量的力量和精神,让我和大家都有这种精神。"又对罗甫全说了一句:"罗叔叔,您还是赶紧去照看您的孙子吧,我回去换身上的衣服去了。"说完就转身往家里跑。过后唐医生把孩子腑中的水也处理出来了,说道:"孩子有救了,赶快打120电话。"十几分钟过去了,救护车到了,罗甫全抱起孩子就往车里走,车子拉响了警报急忙往医院赶,大家也议论纷纷的散了。大家都坚起大拇指说:",好样的!"
子伟还说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只是我一直受家人,朋友,整个社会给我一个"正能量"正面影响和教育。让我自然地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我只不过是在这把"正能量"的熊熊的烈火上加了一根小木棍而已,我以后要一直坚持下去,我要把这把火传递下去,让这把火越烧越旺,越燃越久。
好人先进事迹 篇6
在一个周末,住在19楼的潘佑哲注意到家里有烟味,打开窗户后发现是楼下着火了,他急急忙忙的出了家门,挨家挨户的敲门询问看是谁家着火了,然后住在16楼的王宗帅加入了他,两人一路奔波,发现是11楼着了火,火势已经不小了,家里有一位老太太一直在用大棉被和水灭火。看到这一幕,潘佑哲急忙上楼到自己家去拿灭火器,王宗帅则是跑到物业去叫人,拿灭火器。好在两个小伙子都是退役军人,身手敏捷,行动迅速,及时的把老太太家的火熄灭了,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一个周末,住在19楼的潘佑哲注意到家里有烟味,打开窗户后发现是楼下着火了,他急急忙忙的出了家门,挨家挨户的敲门询问看是谁家着火了,然后住在16楼的王宗帅加入了他,两人一路奔波,发现是11楼着了火,火势已经不小了,家里有一位老太太一直在用大棉被和水灭火。看到这一幕,潘佑哲急忙上楼到自己家去拿灭火器,王宗帅则是跑到物业去叫人,拿灭火器。好在两个小伙子都是退役军人,身手敏捷,行动迅速,及时的把老太太家的火熄灭了,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潘佑哲和王宗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收到严重威胁的时候,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作为共产党员,他们不忘初心,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上;作为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作为一名老党员,责任永远放在肩上。
好人先进事迹 篇7
20xx年防汛抗洪期间,他与辖区党员、志愿者、居民同风雨、共战斗,极大地鼓舞了防汛抗洪士气、激发了居民斗志。他冒雨梦溪路出水口进行检查,当发现水面有部分杂草覆盖水面影响排水时,他不顾危险趟着齐腰深的雨水,徒手清理水中杂草。上岸时雨鞋里盛满了雨水,全身衣服浸湿了,他将鞋子的水倒出来之后,穿上雨鞋,手执电筒,冒着大雨又往芜当江堤上的防汛帐篷值班。鸠江区清水街道永镇村和当涂交界处出现两个豁口,杨金富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赴现场抢险,志愿者们连夜进行打桩加固,用石头、袋填补"豁口"。他昼夜坚守岗位,一刻不曾松懈,只有凌晨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沙发上睡一会儿。白天晚上往返穿梭于社区和在防汛区域大堤上排查险情。灾情就是命令,防汛的日子里社区领导干部24小时待命,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用最实际、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来捍卫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党组织的光辉形象。
带病坚守工作岗位默默地忘我付出整个汛期过后,他瘦了十斤,痛风、腿部浮肿、腰疼.........身体发出了警告。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他病情严重要立刻住院进行手术,他坚持回社区安排好工作再入院进行治疗。手术后康复阶段,医生叮嘱他要留院观察,卧床修养,否则不仅延长生长周期和愈合质量,严重的还会留下后遗症。按理说他完全可以在家养病。他还坚持在病床上处理文件。16年9月,万春老农贸市场整体拆除搬迁,社区是最基层的责任主体,承担着艰苦细致的工作任务。他忘记了医嘱,忘记了病痛,他不仅统筹指挥着老农贸市场的拆迁工作,还亲自深入万春农贸市场做工作。农贸市场部分摊贩由于影响生意信誉和经营业态不适合搬至新建农贸市场二楼营业等因素,部分门面房商户不愿搬迁。他亲自上门做工作,了解居民的想法,和农贸市场管理方协调,将摊贩们安置到菜市场后的门面房。他带病奔波忙碌在工作岗位的举动,激励和促进着社区干部,感动和鼓舞着居民群众。大伙儿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劝他不必这么辛劳,上上自由班,以利于早日康复。可杨书记很执着地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我提出休假就相当于临阵脱逃,即使在家养病,我也不会安心的。等农贸市场顺利开张了,我再考虑歇歇!"这是多么朴实的话语,这是多么可敬的书记!他的付出终有回报,万春农贸市场搬迁进展顺利,获得领导和社会的好评。这时的顾书记憨憨地笑了,他欣慰地说"值得,值得!
好人先进事迹 篇8
吴xx是一名肢体残疾人,肢体残疾带来的磨难并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更激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增强了挑战残疾生活的勇气,不但能够自理,而且能够自立,去北京、上海、杭州、内蒙,为残疾人服务,维修、心理辅导、视频拍摄、淘宝教学,每年都有4-5个月奔波在外地,他的身躯游遍了大半个中国。
刚开始,吴以能够自食其力而欣喜,可是看到周围仍有很多残疾人面对生活,产生困惑的时候,心中就燃烧起带动残疾人向往生活的激情。在生活中,发现周围也有这样那样的残疾人,面对他们,想到自己,能够深刻理解他们的心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他们一把:比如维修辅助器械,维修家电、心理疏导、帮忙找工作等等。
一点一滴,由帮助一两个残疾人开始,逐渐被更多的残疾人认可,在这过程中,他体会到帮助他们的快乐的同时也感动了周围的人,也遇到了几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同心人",他们纷纷伸出友爱之手不自觉地开始帮助残疾人,并逐渐形成了一支有40人左右的助残队伍,并不断壮大。虽然一些残疾人得到了帮助,但是社会对爱残助残的意识及行动与残疾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还有待继续提高,他和志同道合的40几个人所做的相对来说还那么微不足道,所以当吴提议成立爱心助残组织的时候,得到了一致赞同。
吴知道,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残疾人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决定了他们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无论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因此迫切需要每个残疾人工作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为他们提供真实的、具体的、有效的服务,为此他筹建了定州市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在市残联的指导与帮助下依法开展活动,协会以爱残助残、服务残疾人为宗旨,以帮助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探索生活自立渠道为目的。因为他的事迹感人,10月份和其他全国各地残疾人志愿者一道受到了上海残联主席,中国肢体残疾人协会副主席的接见。
好人先进事迹 篇9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构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xx,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杨xx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此刻一家人和父母住一起,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xx父亲家,杨xx总是把奶奶照顾的异常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xx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我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我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之后,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xx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xx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xx每一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一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xx身上并不适宜,到此刻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先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可是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景在杨xx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xx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杨xx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我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杨xx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杨xx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xx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高兴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开心心。
杨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我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仅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杨xx,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禅林寺村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好人先进事迹 篇10
李X,女,27岁,20xx年8月参加工作,建设银行西华园支行客户经理,经云南金融团工委推荐,获20xx年“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铿锵红梅,笑以芬芳
她,5年前因被大堂经理的美丽工作服吸引,走进了云南建行这个大家庭。时光匆匆而过,带走了她以往的稚气,却成就了一个从经济到人格独立的女汉子。从一名普通的储蓄柜员成长为一名客户经理,几年中先后在网点前后台七个岗位间轮换,困难、挫折、挑战,没有退缩,反而造就了更强的职责心与毅力。李X,她就是建行西华园支行的客户经理,表面弱不禁风,实际是铿锵红梅,苦累中笑以芬芳。
“我是一只“懒惰”的小蜜蜂!”这是李X常用来形容自我的一句玩笑话,刚入行时,大家只明白她是一只小蜜蜂,因为无论业务学习,或是平时大小事务,总能看见她带着自我的小本子不停的记录,各种“为什么”不停的追问。几天后,小本子就被整理成一本工整的笔记本,不熟悉的业务在上头都能找到解决的流程,这就是之后李X的,也是网点员工的“葵花宝典”。很多同事问过,你不是说自我懒吗,为何还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记笔记,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而不把东西记在脑海里。之后大家才明白,她的“懒”,并不是偷懒不做事,而是喜欢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懒惰心”会促使她花费很大精力去探索创新,寻找快捷高效的方法,从而“一劳永逸”。这一点在之后的工作中得到了验证。20xx年人民银行在全国银行系统中进行身份证核实工作,按照先进行的经验交流,上万户资料需要全部截图打印,装订留存,如此一来,不仅仅浪费纸张,并且庞大的档案材料在西华园支行有限的空间内根本无法上锁存放。这时,李X的懒惰心理开始发痒了。她提议主管采用电子版文档图片和EXCEL明细链接来保存资料,暂时不用打印成纸质编码,电子版能够加密,不易泄露,并且二者链接后查找样本快捷方便。主管当时很犹豫,因为这与先进行的做法大相径庭,但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勉强同意,只待最终上级检查再决定是否调整。在之后的上级验收中,因电子化确实做到了节能、保密、高效查验,而之前先进行的资料堆积成山,抽查样本十分耗时费力,所以长达半年的连夜奋战成果,西华园支行得到了上级行会议的表扬。
一向以来,李X始终以追求完美的形象立足本职工作,虚心学习。三代转型、新系统上线、新回单柜更换,新一代代发工资系统对接,企业网银新版升级……这些新兴的业务,像她一手带大的孩子,她见证了它们的诞生,它们见证了她的成长。一项项新的业务顺利开展,各种创新的快捷工作方式,大家都说李X是指导身边同事的“小教师”,却很少有人明白每一次捷径的背后,她花费了多少精力去研究和尝试。她就是只因“懒惰”而创新,酿蜜给大家的小蜜蜂。
能歌善舞,女汉子也是多才多艺的才女佳人。银行的工作能够称之为高标准严要求,每一天的工作压力很大,常常恨不得打场拳击来释压。李X也想寻找一种方式,改变大家怨妇的氛围。于是乎,晨会来了个180度逆转,除了按正常流程,李X还开辟了一项员工互动,她每一天会准备不一样资料,带领同事做健身操,学习交谊舞;让大家做人物性格测试,自我体验分析营销心理学;玩团队小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肢体成语接龙等,增加同事间的沟通和配合性;她还收集一些心灵美文以及社交礼仪与同事分享。大家都很喜欢李X主持晨会的风格和资料。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会从此不再是低头一片哀鸣,而是欢声笑语甚至汗流浃背。
此外,李X还是网点的通讯员,各种好人好事,她乐于用笔杆子与大家分享。20xx省分行征集《员工感人故事》,李X异常高兴,因为她最终有机会把身边同事的感人事迹向世人宣告,她所投稿件——《坚守创造勇者胜感动你我真英雄》荣获分行奖励,并刊登于网站上。也正是这篇文章,大家了解了一名基层员工在网点兢兢业业的无私和感动。
在工作中,大家看到的李X是活跃灵动的,可是在家人眼中,她却过于成熟稳重。从小因为身体柔弱,常常嗓子发炎而发烧。可是因从学生时代就自我在外独立生活的她,总喜欢把脆弱与病痛自我扛。来到昆明工作后,也是如此。生病高烧,也不主动告知单位,只要没倒下,就坚持去上班,因为她明白,目前网点的情景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任何一个人,就意味着别的同事需要做更多,甚至加班熬夜。类似的事情也是单位领导在之后的家访中与李X的父母交流时得知的,并所以善意的批评过她,可她就是这样“冥顽不灵”。打小就有很强的职责心和同情心,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这样的心理总会趋势她为别人着想超过为自我。
在她看来,无论是团队,还是家人,幸福不在于多少,在于感知它的本事,不需要轰轰烈烈,只是点点滴滴。
身为十多年的老团员,李X喜爱“共青团”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名字。20xx年进取申请加入xx,并经过了党校培训考试。循环往复的生活,她喜欢用自我独特的方式去思考,喜欢在陈旧的道路上开拓新的捷径,无论对同事还是客户,家人或是朋友,总期望给别人带去的是帮忙是良策。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她坚信努力终有收获。
好人先进事迹 篇11
在学习上,王X同学目的明确,看法严谨,勤奋努力,努力钻研,乐于助人,仔细学习各科学问,本着不读死书,敏捷学习的原则,合理布置学习时间,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学习成果始终名列前茅,屡次被评为塔河县先进个人、优秀同学干部、文明同学。在注意提高自身各学科成果的同时,她还注意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主动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并取得肯定成果,先后获得县读书状元、校征文竞赛一等奖、演讲竞赛一等奖等。
身为班长的她,在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还带着班干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使大家同心合力,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常常和同学商量,向老师请教,以求大家共同进步。乐于向后进同学提供帮忙,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热忱地帮他们答疑解惑,扫清障碍,帮忙他们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念。当同学在学习上显得吃力,她得知情况后,每天利用课外活动辅导,帮忙同学解决在学习上的困难,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王X取得了全县第九名的好成果。
王X同学不仅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在文体活动中更力争上游。仔细上好体育课,课余时间常活泼于运动场上。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更是与班里的同学主动协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王X同学在生活上节俭朴实,热忱助人,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关怀同学。在汶川地震时,学校进行捐款活动中,她主动组织,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XXX多元。在各种荣誉面前,仍然能够保持苏醒的头脑,保持虚心谨慎,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王X同学身上表达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表达了一名当代中同学的根本素养。在同学心目中,她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典范,她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团员。然而,渴求上进的她在成果和荣誉面前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时辰提示自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明白,只有踏实勤奋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今后肯定要连续努力,永不懈怠,为完成自己的抱负拼搏究竟!
好人先进事迹 篇12
杨德品,男,汉族,家住施甸县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52岁盲人,眼睛里只有黑色,面对重重困境,他却依然昂首阔步,微笑着面对生活,勇敢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缘的孝爱亲情书写着人性光辉。
八个月大,从坝区到山区
1963年4月,杨德品出生在由旺镇木兰村的一户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正是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杨水荣、余正英夫妇,由于夫妇俩先前生过几个孩子没到一岁就都夭折了,所以这次来目的是领养杨德品。就这样,八个月大的杨德品被养父养母带到了新家。
八岁患眼疾,双目失明
一转眼,杨德品来到新家已有八年,虽然当时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杨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还算开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杨德品对父母说他眼睛痛,父母当时就急了,连忙把他送到大队联合诊所找医生看,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看了之后也没说出导致眼痛的具体原因,父母只好带着杨德品回家了。回到家后,杨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个早晨,睁开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这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双目失明了。虽然到了上学年龄,可是由于双目失明,当同龄人都开心上学时,杨德品就只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杨德品一天天长大,到了婚嫁年龄,可是像这样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难,又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呢?所以,至今杨德品还是孤身一人。他总说,上天还是对他好的,虽然眼睛瞎了,却让他健康地活着。
母亲摔跤变瘫,失去生活一大支柱
母亲是家庭生活的一大支柱,20xx年的一天,家里没有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当时83岁的老母亲余正英就背着篮子到山上打算找些柴火回家做饭,由于年纪大了,在背柴火的过程中不小心伤到了腿,回到家又因下雨地面太滑,又在自家院场重重地摔了一跤,把髋关节给摔断了。由于家里太穷了,没得到正规治疗,从那时起,母亲余正英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由当时已经80岁的老父亲杨水荣照顾,父亲到地里干农活时,总会带着杨德品去,指导他做些简单的农活。虽然日子依然困苦,但是父子俩干完农活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总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的内心却是快乐的。他总说:“听见父母笑,我就开心了。”
父亲病逝,肩负起家庭重担
,父亲突然病逝,无疑给这个本来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亲去世后,杨德品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家外、照顾母亲都由他一个人打理。
在村里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杨德品常常在晚上12点以后去村里的一口井里挑水,从杨德品家到井边必须经过一条进村公路,白天车多人多危险,所以杨德品只能选择晚上去,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母亲见了每次都哭,母亲说他爱笑,尽管摔得很疼,可是杨德品总会微笑着安慰她说:“妈,不疼,不疼。”
提起干农活,父亲去世了,去地里只能靠自己,所以杨德品只能在去地里的路边或是地边放个石头做记号,以防走错。每逢雨水季节去地里干活,是最让母亲心疼的事。常常在地里干着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杨德品就只能站在地里任雨淋,他也想找个避雨的地方,但是由于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雨。
11月份,家里没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就到离家1公里的地里去砍长在地边3米多高的核桃树。连爬了好多次都没爬上去,杨德品就在树干上砍了好多阶梯,最后才爬了上去。他一边摸索着一边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脚的大拇指,由于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为伤的不严重,所以还是坚持继续砍余下的树枝。后来,有村民去地里干活,看到他在树上,而且树干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诉他脚趾伤的很严重,他这才从树上下来,去村卫生室包扎。在他脚受伤疼得厉害的时候,他也从未喊过一声,在家里,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把每顿饭做好,端到母亲床前。
这次受伤后,母亲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地里,杨德品也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所以他们家的地上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母亲坐在田埂上或柴草垛上,陪着在地里干活的儿子说说话。干完活,背上的母亲再指引着儿子回家……
村民们都很感动,经常替他到地里干农活,他也懂得知恩图报,经常帮助邻居做些轻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剥核桃。
由于家里太困难了,杨德品母子俩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边的菜地里种了些蔬菜,他说自己种的蔬菜就够他们母子吃了。他在地里种的两亩玉米收成还不错,打算养上几只鸡,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鸡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鸡。这样,母亲就能够吃上鸡蛋和鸡肉了。
遵从母亲心愿,放弃住进养老院
邻居们都说杨德品喜欢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始终保持微笑。
杨德品母子虽然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但生活起居困难的情况让大家牵挂,民政、残联等部门也为他们安排了入住养老院,这样母子俩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可当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母亲心里却不愿意离开,她只想在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里度过余生。细心的杨德品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他不愿母亲为难,微笑地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关心。他说:我看不见,我妈就是我的眼睛;我妈走不了,我就是妈的双脚;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在哪里,都不会让妈饿着,生活再难,也要笑眯眯地走下去……
这个目不识丁的盲人,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生命有了内涵;因为善良,让岁月温暖而绵长。孝,或许就是面对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好人先进事迹 篇13
在xx市第四人民医院工作,护士随时可能面对意想不到的危险。有一次,卢敏在护士站内被病人掐住了脖子,病人扬言要掐死她。在紧急状况下,卢敏面不改色,以多年的护理经验冷静沉着应对,同时实行说服教育的方式,制止了突发大事。
在这里,收治的病人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癫痫性精神分裂症等。他们发病时常常伴有幻听、幻视、妄想、精神恍惚等病症,发起病来异于常人,常常辱骂、踢打医生和护士,拒绝做治疗,拒绝吃药。所以,护士经常伤痕累累,有些皮外伤也是习以为常,但卢敏一点怨言也没有,而是更耐烦地帮忙病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全力协作医生做好护理工作。
值夜班的时间,是不能睡觉的,由于随时要巡察病房。平常卢敏就守在靠门边的位置上,每隔20分钟在病区巡察一次,看看病人有没有按时休息,有没有自杀轻生的异样情况,就连去厕所或者喝水都要用笔记录下来。
无论是从细致的生活护理还是到冗杂的心理护理,卢敏不以工作累工作苦为借口,不以病人的不是而怨声载道,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把工作做好为己任。
卢敏说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注定选择了奉献,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她无悔当时的选择。
好人先进事迹 篇14
他的名字叫侯-,今年59岁,是-市矿区马家坪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主要负责平潭街西社区的日常警务,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片警”。从警20多年来,他不仅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好警察,还成了37位老人的“好儿子”,在他看来,民警也好“片警”也罢,说到底都是给咱老百姓解难的人。
老侯的一天是从平潭早市开始的,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过来巡查治安,顺便再买点菜,这些菜是买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早市结束,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侯-回到社区警务室,接待完办事的居民后打了一个电话。
中午下班,老侯没有回家,而是来到离警务室不远的一栋三层楼房,还没上完楼梯,一位老人已经迎了过来,84岁的李黑小就是那个与他通电话的人。李黑小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7年前,侯-在一次户口排查中发现了他,那时的李黑小腰部扭伤、腿部浮肿,生活无法自理,侯-先带老人去医院做了检查,后来就天天定时定点来为他做按摩、洗被褥、处理大小便,直至老人好起来。
老人原先的房子一碰到下雨天、下雪天就会漏水,老侯就干脆给他租下了警务室旁边的小房子,还为他添置了澡盆、被罩和电话机。在老侯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双腿渐渐康复了。
晚上8点,老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匆匆走上了一条通往虎尾沟的小道。今年83岁的李文彩是侯-照顾的另外一位老人。1996年,李文彩的儿子被判了无期徒刑,老人对周围的一切一下子变得十分冷漠。听说这事后,侯-就赶来看望老人。
谁料几个月后,李文彩的老伴伤心去世,女儿也得了脑梗,一下了没了亲人的关怀,老人的心情更是极度低落。老人爱吃饺子,侯-就买来馅和老人一起包了吃,他给老人做饭、缝衣服、洗被单,遇到老人生病,就干脆住过来。老人渐渐接纳了侯-,现如今更是离不开他了。
侯-的细心照料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20多年来把侯-当儿子看待的远不止一两位老人。
78岁的刘如荣是侯-在澡堂洗澡时偶然遇到的,老人因为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侯-就主动帮他擦身搓背。除了日常的照料,侯-帮助老人洗澡的习惯一直没变,在侯-的警务室里挂着一沓子澡票,这是他专门为他照顾的老人们买的,每次他都带着一位老人去洗澡,成了老人们的专职搓澡工。
人们口口相传,让不少人都认识了侯-,在老人们的介绍下,侯-还接手了不少他辖区外的老人,自行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就坐公交,每天忙碌于不同地区、不同的老人之间。做饭、收拾家务,或者给老人唱唱戏,陪老人聊聊天。从警25年,他长期照顾过的老人有37位,没图过什么名利,却收获了至亲的感情。
这些年,老侯的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辖区内的水电工和老侯结成对子,帮老侯给老人修理水电工具,社区不少热心居民主动要求成立爱心团体,推选老侯为领队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了缝补工具,还有居民送来了米面菜,要和他一起照顾老人们。
一份爱心和热心,把一个59岁的民警和37位孤寡老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今年年底侯-就要退休了,他说,照顾老人这件事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他会坚持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老人、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