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
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大家清楚吗?钱三强做出了哪些科研成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篇1)
1956年11月16日,根据周恩来的提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1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组织领导我国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钱三强被任命为副部长。
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参加原子弹援建工作的苏联专家全部撤走。这种情况下,我国决定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根据二机部党组和中国科学院的安排,钱三强负责组织核武器研制重大任务的协作和人才推荐工作。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钱三强组织原子能研究所科研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他们的聪明才智攻克了六氟化铀生产、点火中子源研制、核爆燃耗测定、氢核理论硏究、核数据测量和验证等道道难关。他广泛调动中国科学院的力量,在铀矿采选、铀同位素分离、扩散分离膜研制及高效炸药等方面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问题得到解决。
钱三强调集全国的力量,将最优秀的人才推荐到核武器研究所,如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郭永怀、周光召、于敏等。在后来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有7位是直接由钱三强推荐到核武器研究第一线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天正好是钱三强的生日。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从原子弹到氢弹,短短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其速度之快创造了世界上的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之所以发生,与钱三强的科学组织息息相关。在原子弹研制初期,钱三强在原子能所成立了轻核反应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了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的研制提前做好了理论准备。
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篇2)
1937年,当卢沟桥的炮声响彻华夏,钱三强以公费留学生的身份,带着满腔的报国之志,远赴欧洲求学。望着渐渐远去的家乡,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在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钱三强有幸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弟子,从事原子核科学研究。1946年,他与清华大学的同窗何泽慧结为连理。
这对核物理学界的伉俪在难以计数的裂变径迹中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此前国际上一直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这个发现一经公布,便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被称为二战后物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成就。西方媒体将他们称作“中国的居里夫妇”,法国科学院将用以奖励科学领域杰出工作的亨利·德帕维尔物理学奖学金授予了钱、何二人。
1947年,年仅34岁的钱三强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最年轻的研究导师之一。那时,所有人都认定钱三强夫妇将会留在欧洲从事科学研究,但强烈的科学救国信念促使他们毅然回国,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对外界的疑惑,钱三强回答道:“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他深知,正因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1948年5月,钱三强夫妇抱着刚半岁的女儿,回到战乱中的祖国,开始了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奋斗的历程。
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篇3)
那时,所有人都认定钱三强夫妇将会留在欧洲从事科学研究,但强烈的科学救国信念促使他们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决定回国,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钱三强后来解释了回国的动因: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1948年5月,钱三强夫妇抱着刚半岁的女儿,回到战乱中的祖国,开始了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奋斗的历程。
1960年,中国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担任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钱三强以一个战略科学家的深邃眼光和洞察力很早就认识到原子能科学研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创建和发展中国原子能的科学事业中。他的科学预见性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体现得更为充分。早在1960年6月,他就提出:氢弹是要以原子弹做引爆器,但它与原子弹有不同的原理和规律,与轻核聚变反应有关的理论问题,需要有人先作探索,宜早不宜迟。
在研究原子弹的同时,他就组织了一批理论物理学家对热核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功了氢弹。“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桓武认为:钱三强重视“预为谋”,即事先的计划和准备。
钱三强为核聚才,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聚才之能、选才之法、用才之魄。他领导的原子能所有“满门忠烈”之誉。作为原子弹工程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从全国范围内调兵遣将,将最优秀的人才推荐到核武器研究所,举荐王淦昌、彭桓武担任原子能所副所长。为了找到能承担核武器爆炸力学工作的人,他专门拜访钱学森,请应用力学家郭永怀参加研究工作。
在核武器研制攻关时期举荐朱光亚来担任李觉将军的助手。他又亲自找邓稼先谈话并任命其为理论部主任,邓稼先在后来的原子弹研制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篇4)
1913年10月16日,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世家,本名“秉穹”,意为“秉性纯良,志存天穹”,1929年,钱三强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父亲钱玄同于1933年手书“从牛到爱”,希望钱三强能发扬属牛的那股“牛劲”,像牛一般勤勉,向着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方向前进。
“从牛到爱”这四字箴言成为钱三强的座右铭,时时刻刻鞭策着他,成为他终生行事的准则,也预示着他的人生发展轨迹:“铆足牛劲”刻苦钻研,“勇执牛耳”舍我其谁,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为原子能事业奠基的“拓荒牛”、朴实无华的“老黄牛”。
1937年7月17日,钱三强奔着“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目标离开了北平,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师从发现人工放射性的约里奥-居里夫妇,攻读博士学位。
1946年,钱三强与夫人何泽慧,在研究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8,35岁的他带着导师给的放射源,回到了阔别11年的祖国。临行前,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他回答: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是自己的;而且正因为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
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材料(篇5)
钱三强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
钱三强于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中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一定的工作。
早在1960年,就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钱三强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钱三强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科技队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军工文化》评)
钱三强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生,也是为国家富强、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生。(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钱三强百年诞辰座谈会上评)
他(钱三强)为创建原子能所尽了毕生精力,为国家的原子能事业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阮可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