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

| 徐球

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大家了解吗?两弹一星的研制意义重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

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精选篇1)

1959年3、4月间,核基地部队进入新疆。在沙漠深处,为了尽快找到场地,勘探大队和水文地质队在搞点测绘。他们注意到,孔雀河至北山60多公里,东西长100公里,地势平坦,海拔1000米。地质是冲击土,有些地面是戈壁,施工筑路,就地取材很便利。站在这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对和他一起来选场地的政委常勇、副司令员张志善说:“这里真是个好场子。”

定点的那一天,炎热的戈壁忽然凉爽起来。在一道水沟里,生长着一丛丛、一簇簇的马兰草,阳光下随风摇曳。张爱萍将军见这里有一片片的马兰草,青翠的剑叶,亦白亦红亦蓝的小花,生命力极强,为荒漠平添了几分生机,于是就提议叫马兰。此后,地图上就出现了马兰的名字。从那时候起,进入沙漠深处的这支神秘部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就开始了他们为国防建设而努力奋斗的艰苦生活。

许鹿希说:“那时候邓稼先在青海的基地住帐篷,在新疆的马兰基地,开始的时候也是住帐篷。帐篷里没有暖气,冷得不得了,那么帐篷里怎么烤火呢?我后来了解到是火墙,你知道火墙吗?火墙那个东西,你靠近了就很热很热,当离开火墙,人就感到很冷很冷。罗布泊那个地方干旱得厉害,干到什么程度?洗手绢,把手绢从盆里提起来,这么一甩,手绢就干了。国家花了很大精力,喝的水、洗脸的水,都是用汽车的水箱运过去的。本地是有一条河,叫孔雀河。可是孔雀河的水是苦的、涩的,根本没法吃。但是,就这么苦,他们也还是坚持在那里搞研究。”

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精选篇2)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45年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8年10月,为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深造。临行前,他的一个好朋友说:“中国天快要亮了,请你将来留在祖国。”邓稼先听了笑了笑,说了这样一句话:“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我学成后一定回来。”在美国求学期间,邓稼先将天分和勤奋发挥到极致,三年的博士课程,他用了不到两年便修完所有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1950年,邓稼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那年他只有26岁。也正因此,邓稼先有了一个绰号:“娃娃博士”。

1950年8月29日,他就收拾行李,迫不及待地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

这一天,距离他拿到博士学位证书才刚刚过去了9天,邓稼先实现了他两年前离开中国时许下的承诺:“我学成后一定回来。”

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在1951年到1958年的八年时间里,他相继发表了诸多原子核相关理论论文,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开创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

1958年秋,组织找到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邓稼先,对他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你愿不愿意参加这项需要严格保密的工作?

如果加入这项工作,意味着结婚才5年的他将告别妻儿,开始隐姓埋名,过上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但邓稼先没有犹豫,他义无反顾接受了这一重任。

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精选篇3)

2024年6月25日,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追忆邓稼先同志光辉的一生,深切缅怀他为党和人民、为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作出的卓越贡献、建立的不朽功勋,学习和弘扬他的崇高精神。

邓稼先同志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奉献了一生,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如同星辰一般熠熠生辉,引领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不断登攀新的科技高峰。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1924年,邓稼先同志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镇,少年时就立志将自己的一切贡献于祖国,贡献于中华民族。1945年夏,他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1948年赴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留学,用23个月就取得博士学位。

出国前他对好友说:“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一定学成回来。”1950年8月29日,获得博士学位后第9天,邓稼先同志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登上归国的客轮。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研究工作,为我国核理论研究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56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核威胁阴云笼罩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对核讹诈、核威胁,党中央毅然作出发展核武器的战略决策。1958年8月,邓稼先同志奉命调入正在筹建的核武器研制机构,担任理论部主任,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他对妻子许鹿希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从此,他的一生就与核武器事业紧紧捆绑相融在一起。

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精选篇4)

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刊登了大字标题《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文章,文中盛赞他“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日”。35天后,邓稼先,这位我国核武器理论的奠基者、开拓者,我国研制核武器技术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的杰出核科学家,不幸与世长辞。

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新中国的国防能力和国际威望,党中央决定研制核武器。1958年春,刚满34岁的邓稼先欣然接受了这项光荣任务。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解决理论计算数据问题,是进行核弹爆轰试验的前提。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双方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并断言“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来原子弹!”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邓稼先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原二机部部长刘杰曾打过一个比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龙头在二机部,二机部的龙头在九院,九院的龙头在理论部。”邓稼先可以说是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龙头”。

邓稼先选定了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与其他年轻科研人员一起,运用手摇和电动计算机、算盘和钢笔等最原始的工具,进行夜以继日的繁重数学计算。选对主攻方向,使“龙头”昂起来,是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作出的最重要贡献。

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两弹一星邓稼先元勋事迹范文(精选篇5)

在普渡大学期间,邓稼先没少接受杨振宁的资助。假期时,邓稼先还会到杨振宁所在的普林斯顿高等物理研究所找他。杨振宁是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而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当时在该研究所担任所长。

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作对比。杨振宁跟奥本海默共事了17年,跟邓稼先是挚友,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他说:“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杨振宁有个一针见血的评价: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如果换个位置,都不可能成功领导各自国家的原子弹工程。

从1950年拒绝导师带他去英国深造而选择归国的那一天起,邓稼先的命运就和中国的原子弹联系在一起了。

在他归国的第二年,1951年10月,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请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带口信给_______:“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自己先要有原子弹。”居里夫人还将亲手制作的10克放射性镭交给杨承宗,让他带回了中国。

26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