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
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是怎样的?王淦昌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哪些成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集合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篇1
1907年,王淦昌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现为常熟市)丰塘湾的一个中医家庭。在他的印象中,他的童年记忆是灰色的。4岁时,父亲去世,13岁那年,母亲也撒手人寰,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他,只能和自己的外婆相依为命,靠着放羊维持生计,补贴生活。但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习。
“中国不缺放羊娃,但是缺少有学问的人”,这是王淦昌的外婆一直以来坚定的想法,凭着外婆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一路从江苏的农村私塾走到了清华大学。1925年,他成为清华大学第一届本科生。
193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王淦昌考取了江苏省官办留学生,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那一年,他只有23岁。在德国柏林大学,王淦昌师从物理学家迈特纳女士。迈特纳是世界核物理学的先驱,被爱因斯坦称为才华比肩居里夫人的女科学家。
迈特纳是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但她渐渐发现,她这个中国学生比她更加“不要命”。王淦昌常常因为实验忘了时间而被锁在研究所的大门里,但在这样一个勤奋的小伙子身上,迈特纳竟然犯了一个固执的错误。一天,王淦昌听完一个学术报告会后,灵感突然闪现。他对报告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结论提出了质疑,同时又想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欣喜万分的王淦昌两次向导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都遭到了迈特纳的拒绝。
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篇2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核物理学家。生于江苏常熟。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等职。1941年提出验证中微子的实验方案。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雪山宇宙线实验站,使中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60年代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设想并获得实验证明。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82年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解放后,王淦昌从浙江大学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近代物理所副所长等。1956年9月,王淦昌代表中国去莫斯科参加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成立大会,之后,他就留在了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后又担任该所副所长一职,直到 1960 年回国。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领导研究人员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荣誉。回国前,王淦昌把在苏联的工资——14万卢布(旧币)悉数捐献给国家,交给了中国驻苏大使馆。
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篇3
一到九局,王淦昌就立刻投入工作中,开始爆轰试验。他极其负责,总是深入工作场所查看询问,并亲自动手操作。最终,通过上千次爆轰试验,研制调整出了能产生合乎要求的波形和冲击波速度的聚焦元件。随着工作的进展,王淦昌又转移到大西北的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这里海拔高、风沙大,高寒缺氧,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王淦昌,他比以前更忙了,有时夜以继日的工作,遇到缺氧反应,就接上氧气袋坚持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里面倾注了王淦昌等无数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他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又继续投身到氢弹研制的任务中。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
1976年,70岁高龄的王淦昌再赴风雪弥漫的青海高原,在一望无际的“死亡之海”腹地成功进行我国第3次地下核试验。等王淦昌自大漠归来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那是1978年,王淦昌告别了“王京”的身份,回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这一年,他获准公开身份,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9年,王淦昌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他用一生书写了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无私与担当,践行了自己“我愿以身许国”的承诺。
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篇4
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王淦昌不顾导师挽留,毅然选择回国。当时国内正值抗战时期,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德国的科学家同僚们都劝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很落后,没有你需要的科学研究条件,你又何必回去呢?”
可王淦昌却讲:“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国界的。身为中国人,我的祖国正在蒙冤受难,我要回去为她服务!”
回国后,王淦昌先在山东大学任教,后应竺可桢之邀来到浙江大学。
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多次迁校,历经江南六省,辗转跋涉2600多公里,最终在遵义一座破庙扎根,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同时,不断地搬迁中,王淦昌从未停止过科学研究。在简陋的环境下,他制成荧光粉——磷光硫化锌,为国家填补了科研空白。
当时的世界物理学界流传着“中微子”的传说,但无人能证实它的存在。在得了肺结核的境况中,王淦昌就在油灯下研究中微子探测。1942年,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刊登了王淦昌的《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这篇论文引起了轰动,但由于国内实验条件有限,他未能付诸实践。
1953年,美国科学家莱茵斯受到这篇论文的启发,第一次在核反应堆中捕捉到了中微子,并于199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王淦昌又一次错过了。
王淦昌中国核武器研究专家事迹篇5
1942年,王淦昌在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但是因为条件限制未能进行实验,又一次被外国人通过它的设想发现了中微子的存在,再一次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56年在和苏联的合作科研中,王淦昌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轰动了世界。而在此时,一份电报再次让王淦昌放弃了所有的科研成果。
53岁的王淦昌接到了来自祖国的绝密任务,参与领导研制我国的原子弹。研制原子弹是国家级保密工程,这意味着在以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王淦昌将放弃从前的一切,隐姓埋名,不能在学术界抛头露面,连家人和孩子都得隐瞒。面对祖国的召唤,王淦昌想到了叶企孙老师给他种下的科学救国的种子,他掷地有声的回答道:“我愿以身许国!”从此,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就失踪了,远在祖国大西北的高寒之地,原子弹研制基地上,一位叫王京的老人将在此隐没17年之久。
寒风凛冽,大西北的高原上,王淦昌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冷实验总指挥,轰轰烈烈干了起来。苏联在撤走了所有的科学家和高精尖设备时说,就算给中国20年时间也搞不出来原子弹。但是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年,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爆炸成功了。
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为“596”,这是为了让大家牢牢记住1959年6月,苏联撤走专家、停止援助的日子。
熬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日子,在一年除夕夜,王京照例不能回家,和邓稼先在帐篷里过了一个新年。邓稼先动情的说:“叫你王京十几年了,今天,就让我叫你一声王淦昌吧。”话音未落,两位科学家早已泪水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