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科学家是怎样的人物?孙家栋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事迹【篇1】
应用卫星与运载火箭、弹道导弹虽同属航天技术范畴,但对他而言,卫星技术毕竟是其新涉足的领域。他调入后,既参加领导501部的组建工作,同时又担起了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的重任。
根据国家对东方红一号主要的基本的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他参加领导卫星总体及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简化工作,能源系统去掉了太阳能电池加镉镍电池供电部分,采用银锌电池组供电的方案;去掉了科学探测和遥控两个系统;去掉姿态控制部分,只保留测量姿态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这样东方红一号的分系统主要是: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和姿态测量等。
当时卫星研制队伍来自七机部一院、八院(前身是上海机电设计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而且原来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和有关研究所制订的,相应的研制工作也已展开,修改简化并制订新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技术方案,并非易事。
他没有患得患失,而是知难而进,发挥了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根据研制弹道导弹的经验、体会和教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修改简化的新方案终于制订出来了,1968年1月获得国家的正式批准,并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之后,他全力以赴地抓科研生产管理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他重新审定完善了卫星的研制程序,并严格执行;采取了控制卫星研制中技术状态的措施,适时进行技术状态的“冻结”;还严格地组织各种地面试验,在地面能做的而且是必要的试验都必须做充分。正是由于他在型号研制的组织管理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大大地促进了研制工作的进展。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技术上的拦路虎层出不穷。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始终抓关键技术的解决。例如:4根短波天线的展开问题,科技人员想方设法进行天线展开释放的模拟试验,发生了最后一节天线折断甩出去的问题。他同有关的科技人员一起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反复的思考,他提出要研究天线释放与展开时的运动形式,这是一个复杂的合成运动,而且要考虑地面试验时的重力影响。根据他的意见,有关人员又进行了分析、计算,终于找到了折断的原因,并修改了设计,再做天线释放展开的模拟试验,都获得成功,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同事们都异口同声地赞誉他的技术功底和实践经验。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事迹【篇2】
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研制人造卫星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钱学森亲自点将,任命38岁的孙家栋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孙家栋带领研制团队确定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技术目标,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
他简化方案,提出“两步走”的研制计划,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当时,国外严密封锁技术,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研制人员也没看到过,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国家经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从未动摇孙家栋的坚定信念。“我们一群年轻人白手起家打天下,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技术难题,我们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我们始终相信,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
孙家栋曾表示。要实现“听得清”的目标,卫星在轨后必须展开天线才能确保《东方红》乐曲信号被地面站接收。但是,在模拟卫星天线展开的试验过程中,总是出现最后一节天线被甩出去的问题,多次试验一直没有成功。孙家栋带领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终于找到症结所在——天线结构。修改天线结构设计后,试验终获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来,响彻全球,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时代的到来。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事迹【篇3】
3年后的2007年10月24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却没法放松紧张的神经,埋头于后续任务的跟进中;遇到卫星运行的关键节点,他常常凝望着卫星运行数据图,通宵难眠;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电视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孙家栋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背过身去,掏出手绢默默地擦去了眼泪……科学实验卫星、遥感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几十年来,孙家栋主持和领导研制的卫星型号不胜枚举,他的身影时时出现在天南海北的发射场。
人们说:“他坐在那里,就是无形的支持。”孙家栋则说,到现场体会实际情况的作风是老一辈航天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当年钱学森先生带着搞第一个火箭、第一颗卫星,都是带领大家到发射场,“有时候出现故障一天两天都不睡觉,他都陪着我们一块在现场。搞航天真正要体会到实际情况,还是必须到现场。”一个人一生能做多少事?孙家栋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从学习飞机制造到研制导弹武器再到开创卫星事业,孙家栋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始终不渝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
“几十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航天尖端产品买不来,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这是一个老航天人、老党员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始终践行的事业信条。从研制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到主持绕月探测重大工程,孙家栋创新思路和方法,带着队伍突破了一项项关键技术,攻克了一道道复杂难题。在他“放开手脚、大胆工作”的鼓励下,一大批青年人才逐步成为骨干核心。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事迹【篇4】
1951年9月,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
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业,在校门最显眼处竖一个光荣榜,凡成绩为“好”和“优”者,不仅榜上有名,还张贴照片。
一年后,在学院大门最显眼的 “状元榜”上出现了孙家栋的照片。原来,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每年把年终考试获得全优5分的学生照片放入“状元榜”,如果年年都能连续保持,他的照片便会一年比一年大,一年往上挪一次。
这个顶尖“状元”获得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头像奖章。这枚奖章对苏联学生来讲可以说是梦寐以求,获奖者可以比普通学生高一级军衔,优选满意的工作,还可以带双份工资休假3个月。
孙家栋毕业前便获得了那枚人人羡慕的纯金奖章,这在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
1958年4月,孙家栋从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成归国。当时,中国正在谋划发展导弹事业,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急需技术人才。
孙家栋二话不说,服从组织分配,来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事迹【篇5】
1929年,孙家栋出生于辽宁一个普通的教师之家。因为是左撇子,上小学两周后,他就被退学。然而凭借顽强的毅力,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学会了熟练地使用右手,并且每一科成绩都十分优异。
195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书的孙家栋应召入伍,去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在苏联求学的7年时间里,他门门学科都是满分,也因此获得了“斯大林金质奖章”。学成归来,孙家栋被抽调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与了9年的导弹研制工作。
当时世界上已经开始争夺太空资源,苏联、美国相继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此后,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方面撤走了所有援建专家,中国的航天事业陷入了困境。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国内没有先进的工具,更没有现成的技术,研发卫星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对孙家栋而言,“东方红一号”意义最特殊,最难以忘怀。
1967年7月29日,一位姓汪的部队参谋找到孙家栋,讲明来意,传达指示,随后又直接将他从北京南苑送到友谊宾馆。
原来,当时在导弹设计领域已小有名气的孙家栋,被钱学森亲自点将,担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技术负责人。
对于年仅38岁的孙家栋来说,这无疑是一副重担。
“现在看简单,但那个年代第一次搞,就连一个满足质量的简单的21芯插头都找不到。工业水平、科技水平都有差距。”孙家栋回忆说,中央根据当时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要求无论如何也要在1970年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但从当时情形看,已经取得不错成绩的科学院卫星研制工作由于受“____”冲击几乎停顿;卫星方案的复杂程度,非当时的实际条件所能应对;卫星上的各种仪器研制进度不一致,有的仪器甚至还没开始动手做。按照原定方案继续进行的话,到1970年很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