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 徐球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于敏的故事大家想了解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1)

电视剧《功勋》热播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对于敏的故事感动不已。于敏,中国“氢弹之父”、核物理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的人生,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隐姓埋名28载,从零开始探索氢弹理论研究,与时间赛跑,守护国防安全的一生。今天分享一篇有关于老的文章。

仅仅是“国士无双”,恐怕完全无法将于敏的成就功勋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庚续、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反映出来。我认为于敏这个名字需要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语境中来被提及,只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存在,这个名字就应该被顶礼膜拜,这个名字就应当与日月同辉!

有朋友评论说不喜欢这种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虚无缥缈的所谓天命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我很是赞同。但有时候历史的发展又是非线性的,甚至雷同于物理上三体中的混沌效应,充满了偶然性,一次微小的蝴蝶翅膀的挥动,甚至可以引起一场飓风…所谓的“天佑中华”我的理解就是一种正向的偶然性,是一种概率事件。

于敏幼时差点被日军的卡车撞死,高中毕业因家境困窘濒临失学,是一个同学的父亲不忍心这样的天才被埋没才资助他上了北大,在大学时又生重病生命垂危,是物理系同学们集体献血才挽救回来,一次又一次的偶然或许造就了某种程度的必然,两弹一星的事业也成就了天才施展拳脚的舞台,这也是我强调“诞生”和“发挥作用”的原因。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2)

在二十世纪中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中,中国为了铸就国防的铜墙铁壁,提升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主研发核武器与人造卫星的征途,这一壮举被后人铭记为“两弹一星”的辉煌历程。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科学战役中,无数科学家与工程师以青春和才智为笔,书写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其中,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无疑是这璀璨星河中最为耀眼的一颗。

于敏,这位出生于河北宁河(今属天津市)的杰出核物理学家,自幼便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非凡天赋。1944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踏入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大门,两年后,出于对物理学的深切热爱,他毅然决定转入理学院,专攻理论物理,从此踏上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在张宗遂、胡宁等名师的悉心栽培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踏上了科研的征途,开启了其辉煌的职业生涯。

毕业后,于敏凭借其卓越的才华与潜力,被钱三强、彭桓武等科学巨匠慧眼识中,调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重要职务。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精心策划下,于敏带领一群年轻而充满激情的科学工作者,悄然拉开了氢弹技术理论研究的序幕。这是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但于敏却以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引领着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理论难关,为中国核武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研的征途中,于敏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敬畏与对国家的忠诚。他长期担任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工作的领军人物,不仅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成功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在二代核武器的研制中,勇挑重担,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我国核武器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他的卓越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更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3)

于敏是天津市宁河人。他的故乡与我们宝坻一河之隔。

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所在的天津警备区独立师二团奉命赴唐山抗震救灾,行至宁河芦镇蓟运河大桥被震断,我们奉命就地救灾。就驻在当年于敏上小学时学校的操场上。

今年“八一”战友聚会,我提议去于敏故居看看。

我们在于敏的塑像前久久肃立,追忆这位"中国氢弹之父”的动人故事。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市宁河区),原名于慜[mǐn],字敏之。父亲于振霄是天津市财政局的一位小职员,母亲王氏是个普通妇女。于敏在芦台镇上完小学,举家搬到天津,到河东中学就读初中。高中时进入天津木斋中学。因为成绩太好了,老师推荐并帮助他转到耀华中学读高三。于敏就读木斋中学时,父亲已染病在身,家境越来越差。

1944年,于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同学父亲以公司的名义的资助下,进入大学。1945年,于敏被美国在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所震惊,于次年转入理学院读物理。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北大第一届毕业生,并考取北京大学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兼任助教。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的前身)理论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4)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声巨响震惊了世界,标志着中国在核 武 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从第一颗原 子 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所展现出的速度堪称世界之最。

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这一壮举的背后,离不开一位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齐名的杰出科学家——于敏。

于敏,这位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如今已广为人知。他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中国的核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1926年,于敏出生在河北省天津市一个普通家庭,他成长于战乱年代,目睹战 争的残酷,立志要科学报国。1944年,18岁的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然而,家庭的变故使他在求学之路上遇到了困难。

父亲突然失业,在一位同窗好友的资助下,他才得以踏入大学校园,学习理论物理。本科毕业后,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著名物理学家张宗遂的研究生,开始量子场论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在于敏的学术生涯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勤奋。

一次,张宗遂出了一份刁钻的试题,其他学生平均成绩才20分,而于敏却拿了满分。张宗燧大为赞赏,称从未见过如此优秀的学生。然而,于敏却谦虚地表示,自己并不聪明,只是很勤奋。为了补贴家用,于敏一边读研究生,一边兼职挣钱。他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老师胡宁的认可,胡宁向钱三强推荐了他。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5)

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有可能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转行”,担任轻核理论组副组长,开展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这次变化,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30年中,我一直深入实际,昼夜思虑,全力以赴。”

从1961年到1964年,于敏和黄祖洽、何祚庥一起,做了关于氢弹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等方面的探索。在此期间,于敏“善于抓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点得到发挥,在一些复杂纷乱的现象中,总能理出头绪,找出物理上的原因,从复杂的计算中找出其中的物理内容,使认识有所前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至今都记得与于敏一起合作的点点滴滴。“研究氢弹机制的时候存在一个链式反应,如果把它编成计算机程序计算,工作量极大,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条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敏想了个办法,他建议完全略去介质的运动,而首先构造一个静态无限大的中子增殖模型,专门计算中子的增殖速度,同时也就给出了升温速度。”何祚庥对《中国科学报》说。

通过于敏的办法,氢弹机理研究略去了求解辐射流体力学方程带来的巨大麻烦,大大节省了计算工作量。

谈到对于于敏在氢弹研制中的贡献,何祚庥以“足球队”作比喻。他说:“球队在场上踢球,起关键作用的人员往往是场外教练和举足射门的前锋,于敏正是这支足球队的教练兼前锋。关键时刻,临门一脚、应声入网的总是他。”

26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