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
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是什么样的呢?姚桐斌的为人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精选篇1)
1922年(民国十一年)9月3日,姚桐斌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黄土塘镇,祖籍安徽休宁,童年靠父、兄做粮食生意的微薄收入读完了小学。
1934年(民国十一年)7月,在黄土塘小学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校长再三劝说下,其父才同意他考初中。8月考取无锡县立初级中学,因家境贫寒,曾辍学两年,靠摆摊卖香烟、火柴、袜子等日杂品,并兼做收发员、家庭教师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由于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带着做生意等的一点儿积蓄,只身到上海,入私立成康中学、私立汇南中学读高中。又因缴不起宿费和学费,处境艰难,他同其他四位同学一起辗转来到江西吉安继续求学[5]。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月,就读于吉安国立13中学高中部,靠学校的贷款作为学习费用。
1941年(民国三十年),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为江西省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个人总分第一,并得到了一笔13中的奖金,这就使他有了入大学的路费。高中毕业后靠校长的资助赴湖南衡阳、长沙参加各大学的入学考试(在考完后的两个月内,靠其在衡阳湘桂铁路局机务处修理厂工具室做小工维持生活)。他均以优秀成绩同时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正大学(今江西师范大学)、湘雅医科大学(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等7所大学录取。
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精选篇2)
原定的学制为四年,但是国民党政府实际上只资助了姚桐斌两年的学费。因此,他不得不省吃俭用,凭借这两年的生活费,在英国完成了四年的学业,并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国内求学时,姚桐斌就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加入了一个左倾的中国科学者协会,并担任了该协会下属的英国留学生总干事。
然而,正因如此,他在一九五三年被伦敦警察厅找去“谈话”,实则变相地被驱逐出境。
在朋友的帮助下,姚桐斌转赴德国留学。
在德国期间,姚桐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一九五七年回到祖国。回国后,组织上安排他进入七机部担任负责人。
当时,该部门主要负责航天材料的研究,
但是姚桐斌的手下仅有十二名大学生,且他们对火箭、导弹的相关知识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英语能力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大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俄语。而姚桐斌自中学起便学习英语,且留学国家为英国和德国,因此他从国外带回的资料均为英文。
无奈之下,姚桐斌亲自担任英语老师,逐字逐句地教授七机部的工作人员学习英语,帮助他们克服查阅英文资料的困难。
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精选篇3)
姚先生离世后,妻子彭洁清履行了为丈夫申冤的誓言,经过11年的坚持不懈,终于使真凶伏法。法院判处两名主犯分别15年和12年徒刑。1983年,姚桐斌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功名来去如浮云,唯有事业的成就永存。姚桐斌用短暂而精彩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励志篇章。即便在寒酸的生活环境,他仍坚持不懈钻研科学奥秘,为国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谦逊淡泊,甘于隐姓埋名,用心灵的高尚与人格力量感化着每一个知晓他事迹的人。崇高的理想源于热爱的力量,姚桐斌这样的科学家之所以能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正因为他对祖国和人民抱有无比真挚的热爱。我们永远铭记这位航天先驱的伟大成就和高洁情操。
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精选篇4)
我国的硬件基础终归薄弱,苏联专家援华的时候,清楚地知道中国的家底贫瘠,所以在撤走的时候,根本不看好姚桐斌的研究,他们觉得姚桐斌只是徒有热情,一辈子也别想研究出火箭材料。
然而,姚桐斌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从1961年到1964年间,领导和组织了500多项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研究出更优秀的合金材料和难熔金属,为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和卫星的升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些材料还沿用至今。
更不可思议的是,姚桐斌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前瞻性,上世纪80年代做过一项统计,姚桐斌当年提出的预先研究课题中,有80%后来都用在了火箭型号上。
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曾断言:“如果他还活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能快上十年。”
可现实是残酷的,1968年,姚桐斌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6岁这一年,他的报国之路就此走向终结。
1999年9月18日,隐姓埋名的英雄们,在这一天终于获得了实至名归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姚桐斌也位列其中。但遗憾的是,此时的他已经走了31年,替他领奖的是坐在台下热泪盈眶的妻子。
姚桐斌一生短短46个春秋,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魂系中华,一心建设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姚桐斌两弹一星事迹故事(精选篇5)
上了大学,姚桐斌如鱼得水。别人玩乐的时候,他泡在图书馆里。知识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被他一点点吸收。这股劲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姚桐斌又考上了公费留学,去了英国。三年拿到博士学位,一年后又拿了一个,简直是开挂的人生!国外高校争相邀请他去任教,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姚桐斌心里装的不是钱,而是国家。他一心想着我学这些,就是为了给祖国添砖加瓦。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国了。
可回国的路并不好走。英国政府不愿意放人,各种刁难。姚桐斌只好先在那边当个大学老师,一边等机会。
终于等到1956年,姚桐斌通过了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的考核,获准回国。他二话不说,立马辞掉高薪工作,收拾行李就走。
有人劝他“你在英国待遇那么好,为什么非要回去吃苦?”姚桐斌笑着说“祖国需要我,这比什么都重要。”
1958年1月,姚桐斌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从此,他开始了为国家“两弹一星”事业奋斗的岁月。
说到“两弹一星”,可能有人会问这是啥玩意儿?简单来说,“两弹”就是原子弹和氢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这可是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