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泳潼

他历经千辛万苦,与沙海不屈抗争40年,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文写在毛乌素沙漠上。他为我国治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就是人称当代“愚公”的治沙英雄石光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简介(五篇),以供大家参考!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篇1

石光银是陕西定边县人,年近古稀的他把从青春到暮年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治沙事业。

为何要把治沙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这还要从石光银小的时候说起。

他出生的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同心干圪瘩套村,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扶贫题材剧《山海情》里这句对荒漠戈壁的描述,也是定边县的真实写照。

风卷黄沙,遮天蔽日,是石光银幼时记忆里最常见的场景。风沙过后,土墙被推倒,羊群被刮散,农田和水井被掩埋……风沙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和贫困,刻在每个人的肌肤里。

历史上,陕西榆林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绵延千里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黄土高原裸露出苍黄的颜色,与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间,榆林地区有6个城镇、412个村庄、210万亩农田被流沙吞没。“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下,人们不得不一次次背井离乡。

石光银讲述,十几年间,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最后落脚在毛乌素沙漠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四大壕村。3年后,黄沙又逼近家门,本来还想搬,但父亲累垮了,病倒了,实在搬不动了。

除了自小就饱受风沙之苦,石光银专注于治沙的坚定信念还源于儿时的一段沉痛回忆。

在他7岁那年,有天和邻家一个5岁男孩在野外放牲口时,遭遇了沙尘暴袭击,两个孩子被沙尘暴刮出30多里。三天后,家人和乡亲们在内蒙古一位名叫巴特的人家里找到了石光银,但那个活奔乱跳的邻家男孩却被沙尘暴吞噬了……

“沙逼人退”的惨痛记忆让幼小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因为这件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长大什么也不干,就跟沙子斗到底。”石光银接着说,我们祖祖辈辈几代人都吃了风沙的亏,受风沙的害,要拔掉穷根,必须先解决沙漠化问题。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篇2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要致富得先修路,但对于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才是真正抓住了要害。

说到如何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石光银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开发利用荒沙,发展沙产业。

“治沙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自我经济支撑。”因此,石光银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把治沙与致富结合起来,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突出肉牛业,实现产业带动,进而带动集体脱贫致富奔小康。

几十年来,石光银在带领乡亲们治沙的过程中,“搬”掉了大沙梁,平出2000多亩水地,打了20多眼机井,铺上了地下输水管道,栽上网框林,配上抽水机具。不仅如此,还办起了新兴林牧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西湖、太阳山、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亩松柏园、5万亩生态林、狼窝沙项目治理区等经济实体和旅游景点。

石光银讲述,过去风沙肆虐,农田经常被沙子掩埋,粮食产量很低,老百姓生活非常贫困。现在沙子治住的地方,因为不受风沙侵害,粮食产物和经济作物都能种,产量也上来了。

“现在一亩地能产两三千斤粮,农民收入也提高了。没有治沙这头一步,致富是非常难的。”石光银感叹。

荒沙变绿洲,四大壕村确实也跟着变富了。2002年以来,沙区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现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石光银所在的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

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这也是石光银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

事实上,从1997年开始,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就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石光银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步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在扶贫帮困过程中,石光银还自筹资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的上学难问题。

对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治完沙后再修路。为了使更多的农副产品能够运出去,石光银再次奉献,自己垫资500多万修了一条砂石公路,如今这条路早已变成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光银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他直言,能够坚持治沙四五十年的人确实很少,也是真的很苦,但是它能带来很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我父亲起就开始治沙,下一个一百年,我要把孙子培养好,一代接一代把治沙事业做下去,把高科技引进来,提高效益,造福人民。”

愚公曾说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这,正是石光银的信念。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篇3

治沙是一项大工程,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决心,石光银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真正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就同原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石光银再次强调,“要拔掉这个穷根不治沙不行,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干成这个事。”

为了治沙,石光银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风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时还辞掉了原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一职。“农场场长在当时是个‘铁饭碗’,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石光银回忆,当时说风凉话的人太多了,因为治沙难度确实非常大。

当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劳力难组织,二是资金难筹集,三是风险难预测。但对于治沙,石光银的态度异常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人,石光银就苦口婆心做动员,最终鼓动了7户人家一起联合治沙,其中有5户是共产党员;没有钱,石光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咬紧牙关毅然把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卖掉,还有6户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从亲友家借、从信用社贷,东拼西凑才凑够了树苗款。

要知道,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资金,而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也才750元。

这一年,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好在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一战成名”后,石光银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这片荒沙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冬夏季地表温差达100多度,对树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打赢“大战狼窝沙”这场硬仗,石光银鼓动更多人加入治沙队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风吹、日晒、沙烤”的苦,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树苗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银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带领大家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仍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科学技术,于是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成功,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篇4

“沙丘上,你是一棵挺立的树;沙海里,你是一棵顽强的草。40年治沙的坚守实现了人进沙退,40年的抗争依然无怨无悔。你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你是战天斗地的硬汉、肩挑大任的英雄!”这是组委会给2014年“感动陕西人物”获得者石光银的颁奖词。

石光银出生于定边县海子梁乡同心干村疙瘩套自然村。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尝风沙之苦,这一切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从20岁担任生产队长开始,他便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我市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为筹集买树苗的钱,他不顾妻子哭闹阻拦,把全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赶到集贸市场卖掉。在他的不懈努力下,3000亩荒沙地最终全部栽上了树苗,成活率达87%,同心干村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5年,他又承包了5.8万亩荒沙,开始对6000亩狼窝沙进行治理。在“上面太阳晒、下面沙子烤、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冷水”的艰苦条件下,他带领100多人“三战”狼窝沙,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的梦想。到1990年,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

2008年,他的儿子为了治沙事业牺牲。面对这一沉重打击,他克服内心的痛苦,依然挑起治沙造林的重担,虽已年近七旬,但仍带领群众奋战在治沙造林的第一线。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石光银带领群众治理荒沙、碱滩近30万亩,累计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使同心干等周边10多个村庄从此远离了黄沙的侵扰。

石光银先后被中、省、市、县30多次授予劳动模范、治沙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标兵、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优秀林农奖”和“世界林农杰出奖”,两次被邀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并在会上介绍治沙经验;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为了使治沙长久地坚持下去,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公司依托“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总体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办起了良种奶牛养殖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樟子松育苗基地等10多个经济实体。如今的治沙公司,固定资产达7447万元,林木价值达1.2亿元,年收入800多万元。治沙公司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帮扶困难群众,造福当地百姓。多年来,公司在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建起了移民新村,帮助村民植树造林、种菜种粮,发展养殖业。2002年,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希望小学。2004年,垫资500多万元,修通定边县城至海子梁乡35公里长的砂石公路。2006年为十里沙移民村捐款30万元,改土1000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石光银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诠释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勤劳淳朴和家国情怀,传播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的精神鼓舞和事迹感召下,定边县先后涌现出杜芳秀、王志兰等一批积极投身于治沙造林事业的治沙造林户,掀起了定边县治沙造林、共同致富的热潮。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这8个字是对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奉献一生的最好诠释。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篇5

我们的新时代气象万千,激荡着每一个梦想。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人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营造学习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的良好氛围,从即日起,本报推出“我们的新时代·我身边的劳模”专栏,采访报道一批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展示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通过对劳模精神的弘扬,激励和带动广大劳动者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4月7日上午,定边县十里沙村的沙窝里,_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带领着他的造林队伍,又开启了一年的植树造林行动。在一片樟子松苗木基地,只见他两眼紧盯着工人和树苗,生怕哪个工人不小心一铁锹下去将樟子松苗伤着,有时候铁锹挖到了根部,他赶紧让工人停下来,自己跪在地上,弯下腰把头钻进坑里小心翼翼地将苗子拔起来。

“樟子松的根一旦伤了就不容易栽活,可得小心了。”石光银对身边的孙子石健阳说。这位勤耕荒漠40多年,创造了累累生态硕果的古稀老人,今年又给自己定了1000亩的造林任务。眼下正是植绿的大好时节,石光银这几天一直都在忙碌,他直言:“造林治沙就是年复一年不断要做的事,要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全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石光银生活的三边地区,处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导致这里一年四季风沙肆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尽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在与风沙作斗争,但仍涌现出很多“治沙英雄”,石光银就是开拓创新的典型代表。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治沙公司,承包了3000亩荒沙地,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

“我那时候就下定决心,这辈子就干治沙一件事。”石光银说。

加上承包治沙之前几年的成果,40多年来,石光银在荒沙窝里、碱滩上植树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面貌。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5篇)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5篇)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5篇)

★ _获得者石光银先进事迹(精选5篇)

治沙第一人石光银英雄事迹一览

治沙英雄石光银典型事迹一览

石光银治沙英雄事迹一览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一览


2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