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
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是什么样的呢?郭永怀的经历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精选篇1)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或追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是23人中唯一的烈士。1968年12月5日凌晨6点,一架小型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时不幸失火坠毁。机舱内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地抱在一起,他们是中科院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当把他们分开后,两人紧贴的胸部掉出一个完好无损的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
绝密文件是从青海试验基地带回北京的热核导弹试验数据。见此情景,在场所有人都哭了。周恩来总理和钱学森在第一时间闻讯后也失声痛哭。20天后,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俩“烈士”称号,同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郭永怀从小放牛拾柴,9岁才上学。他成绩一直拔尖,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学校里有一些学生嫌郭永怀土气,不屑与他为伍,而郭永怀则与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寒门子弟组织了一个新颖的读书会——微社。
他们平时相互切磋砥砺,星期日聚会,汇报交流学习心得,数年如一日。1931年,郭永怀升上本科后攻读物理专业,1933年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他被著名光学专家饶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北大停课,郭永怀被迫回到家乡。他目睹日军飞机轰炸下满目疮痍的家园,痛感中国航空工业的落后,认定学习航空工程是一条更为实际的救国之路,便于1938年春前往西南联大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
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精选篇2)
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里,他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也是唯一在核弹、导弹、地球卫星三个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国家的机密,直到他牺牲30多年后,名字才被允许见诸报端,钱学森曾说:“他能抵两个我”,他就是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10岁的时候,郭文吉将儿子送到了本家叔叔所办的学堂里读书习文。17岁那年,郭永怀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四乡八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20岁那年,又考取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
1931年7月,郭永怀预科班毕业后直接转入本科学习。郭永怀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得到了当时国内知名教授顾静徽的赏识。两年后,顾静徽推荐郭到北京大学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在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后,郭永怀如愿以偿地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在顾、饶二位导师的精心锤炼下,郭永怀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1938年夏,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可在他们一行前往上海,登上了出国留学的游轮时,他们发现,自己的护照上面竟多了日本签证,赫然上书,“允许在横滨停船三日,上岸游览”。这群学生义愤填膺,撕掉了手中的护照,带着行李决然下了船。他们宁可不留学也决不接受侵略者的签证。于是,他们毅然回到昆明,直到7个月后,他们才等到了新的出发机会。历经坎坷,这群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最终于上海启航。
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精选篇3)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荣成。他自幼聪慧好学,立志报国。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0年留学加拿大,1941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6年起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任教。
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中,郭永怀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星。他的事迹和精神,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新青年,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郭永怀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1946年,他前往美国,专攻力学。后于参加规划我国力学发展蓝图,在空气动力学等力学学科建设及培育力学人才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先后领导、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和试验工作,解决了核弹研制和试验中力学方面的许多重大难题。
然而,面对美国的高薪聘请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他毫不动摇,毅然决定回国,为中国的核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郭永怀的事迹远不止于此。他曾经说过:“我回国就是给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内的科技事业打基础,做铺路人。”这句话,是他一生执着于科研事业,始终保持科学家本色的最好写照。他以身作则,坚持在科研第一线,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精选篇4)
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郭永怀从小放牛拾柴,9岁才上学。他成绩一直拔尖,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学校里有一些学生嫌郭永怀土气,不屑与他为伍,而郭永怀则与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寒门子弟组织了一个新颖的读书会——微社。他们平时相互切磋砥砺,星期日聚会,汇报交流学习心得,数年如一日。
1931年,郭永怀升上本科后攻读物理专业,1933年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他被著名光学专家饶毓泰留作助手和研究生。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北大停课,郭永怀被迫回到家乡。他目睹日军飞机轰炸下满目疮痍的家园,痛感中国航空工业的落后,认定学习航空工程是一条更为实际的救国之路,便于1938年春前往西南联大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
1939年国家招收中英庚款留学生,力学专业只取一人,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等三人考5门课,总分均超过350分,破例被一并录取。但因二战爆发,他们改到加拿大留学。22人从上海登船出发留学时,突然发现护照上竟有日本签证,上书“允许在横滨停船上岸游览”。为捍卫民族尊严,全体留学人员当即下船。直到8个月后,郭永怀才赴多伦多大学。
郭永怀只用半年就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初期,国外航空工业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标志之一就是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700公里。可是,当飞行速度接近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每小时1200公里)时,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飞机受到的阻力剧增,支撑飞行的升力骤降,舵面失灵,头重尾轻,甚至机翼、机身都会发生强烈震动。人们称这个跨声速难题为“声障”。郭永怀决定选择跨声速难题作为博士论文选题。
中国原子弹之父郭永怀人物事迹(精选篇5)
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上空发生了一起飞机失事,对于我国国防科技建设来说,这是无比巨大的损失,____为此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在这次事故中,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壮烈牺牲,而临死前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把公文包守护在胸前。
这一非凡的举动,震撼了世人,感动着国人……
1968年12月5日,一架从西北飞往北京的民航客机即将降落,在距离地面400米时,飞机突然失控,剧烈震动着飞速坠向一公里外的玉米地。在地面群众震惊的注视下,一团巨大火球猛然腾空而起,灼耀了半片天空,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如大地撕裂般震耳欲聋的隆隆巨响,飞机坠毁了……
这是一场恐怖的空难,机上十几位乘客几乎全员遇难。在烧焦的尸体当中人们发现竟有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两具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识,据当时负责的接机的小车队长邵春贵回忆:“尸体完全烧焦了,脸成了一个黑煤球,耳朵都掉了,都不像个人,黑疙瘩一样,完全认不出来是谁。”
人们用力地把遇难的两个人分开,才发现两具尸体紧贴的胸部中间,竟然护着一份热核导弹的绝密文件,并且完好无损!接机的人这才明白,这两个人就是他们要接的中国核武科学家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据空难唯一的幸存者回忆,当飞机开始剧烈抖动的时候,他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喊:“我的文件!”然后就什么也记不清了……
“我的文件!”这或许是郭永怀说的最后一句话。
1968年10月,郭永怀在青海核试验基地忙碌着中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发射试验的准备工作。
1968年12月4日下午,郭永怀发现了一份重要的数据线索,当即要赶回北京。为了安全,周恩来总理曾经叮嘱过郭永怀等科学家尽量不要乘飞机,但郭永怀为了赶时间仍是经常飞来飞去。那天他得知当晚兰州将有一架民航飞机飞往北京,便驱车前往。临行前大家都提醒他晚间飞行不安全,郭永怀却笑着说:“飞机快,我只要打一个盹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刚好汇报工作……”
郭永怀牺牲的消息第一时间通报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得知后顿时失声痛哭,良久不语,痛心疾首地下令彻查事故原因。挚友钱学森更是哀恸地叹息:“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
远在青海核试验基地的同事们听到这一噩耗,全都陷入一片悲伤中。至今健在的老科技员陈裕泽受访时哽咽地说:“听到他(郭永怀)去世的消息,我们感觉失掉了一个擎天大柱子,觉得我们今后找谁去问,找谁去讨论,找谁去请教,一下子感觉好像空了,一下子就感觉不知所措了,这种感情啊,到了70年代,还是很悲痛,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感叹,要是郭永怀还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