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

| 徐球

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新鲜出炉,两弹一星的成就在今天依然耀眼,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

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篇1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男,祖籍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

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

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篇2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北京的抗震形势也十分紧张。为了防范余震,按照规定,人们不允许再进入建筑物,都住进了防震棚。

那时,“331”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时任七机部副部长的任新民常常“违反”规定,并被工作人员“抓个正着”。

一天夜晚,巡逻人员发现办公楼三层竟然还有房间亮灯,上楼推开门才发现,任新民还在“沉浸式”办公。巡逻人员多次“劝返”,他才略显尴尬地笑着说:“好,好,这就走,这就走......”嘴上一个劲答应,却不见起身,大家也拿他没办法。

白天,任新民把自己反锁在办公室查阅资料。一次,内勤班长临时返回办公室取东西,发现隔壁有动静,于是打算一探究竟。她用内勤班的钥匙打开任新民的房门,两人一照面都被吓了一跳,打过招呼恢复常态后,任新民又埋头钻进资料中。

这位内勤班长时常感慨:“任部长话语不多,不摆架子,是个干工作不要命的主儿。”

为了工作,任新民“冒险”的场景还有很多。1983年5月25日,“长征三号”三级进行第一次全系统试车,仪器舱部位起火,实施了紧急关机。消防设备随之启动喷水灭火。警报还未解除,任新民就要爬上试车台,试图查明起火原因。

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篇3

任新民,中国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任新民曾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被誉为航天“总总师”。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航天四老”。

在世人眼中,任新民的一生波澜壮阔,他自己却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任新民1915年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新中国一成立,任新民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成为华东军区军事科学室的一名研究员。

1956年,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导弹的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院长钱学森点名把正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的任新民调来,开展火箭技术的研究工作。自此,任新民与中国航天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与钱学森也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

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篇4

任新民(1915.12.5—2017.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生于安徽宁国。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6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员和高级技术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曾任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国防部五院总体室主任及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技术顾问等。

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实验,任首区总指挥;组织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任新民中国航天功勋事迹篇5

他被钱学森亲点,调至国防部专攻火箭技术,是中国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所书写的“航天人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而他却轻描淡写地概括为“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任新民(1915.12.5—2017.2.12),安徽省宁国市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任新民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他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等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

“七七事变”后,重庆的中央兵工学校大学部为解决兵器制造人才奇缺的问题,从各大学招收二、三年级学生插班学习兵工专业。任新民踊跃报名考试,被造兵系录用。这时候的任新民被浓厚的抗日氛围重新点燃,他学习的枪炮设计制作和使用,为中国人反抗侵略提供枪支弹药,为抗日战场研制枪炮、火药,他科技救国的抱负实现了第一步。

1945年,任新民被选送到美国辛辛那提磨床铣床厂实习,挥别满目疮痍的山城重庆、山河破碎的故国热土,乘军机辗转到印度,再搭乘轮船前往这所世界知名的机床跨国公司。实习期间,任新民吃苦耐劳,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在异国他乡的重重困难,工读兼顾,在实习结束后考取了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他在学校近乎“痴迷”地专注于学习和研究,仅用4年时间就取得了密歇根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在博士毕业前被聘为布法罗大学工程系讲师。

26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