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之父王大珩个人事迹
两弹一星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光学之父王大珩的事迹大家了解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光学之父王大珩个人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光学之父王大珩个人事迹【篇1】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祖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几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掀起全国抗战,接下来就是“八一三”上海保卫战。王大珩积极投身抗战,加入到政府兵工署工作的队伍中,在敌人的炮火中从南京退到长沙,在那段时间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坚定了他学以报国的志向。
1951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邀聘筹建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正式成立,一切都在初创阶段。不仅仅是科学仪器匮乏,就连制造光学精密科学仪器的材料光学玻璃也是空白,而国家能提供给他们的只有1400万斤小米,这是创建仪器馆的全部经费。在他的鼓励和带领下,全馆以零做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光学玻璃的研制工作中。
光学之父王大珩个人事迹【篇2】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863”计划的实施、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纲要等,都事关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倡导和参与,他就是用“光”来改变中国的科学家——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我那时候是才从国外归来,那时候有两条路子,一条路子是国外我原来服务的那个公司,打电报要我回去,还有一条路是到解放区来。我没走那条路,我到解放区来。我要为祖国,为我们民族做些事情。”——这是王大珩当时的想法。
1948年,满怀科技强国的梦想,王大珩从国外回到祖国。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王大珩成功抵达刚解放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新中国成立之初,应用光学在我国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如果没有光学,没有光学玻璃,就无法研制出高水平的精密测量设备,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就无从谈起。
光学之父王大珩个人事迹【篇3】
王大珩,他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国防光学工程事业,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
作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王大珩是名副其实的“追光者”。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到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王大珩带领团队制造了众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建立了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试验运行一体的科学体系,有效填补了新中国光学领域的空白。
王大珩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他同样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研究和生活条件而回国发展,终其一生都在认认真真研究、勤勤恳恳工作。
他曾全程参与“两弹一星”项目的所有光学研究任务,在为我国研制靶场观测设备、原子弹爆炸火球威力的高速摄影仪等方面均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追求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负更多的责任,尽更多的义务。”王大珩用一句最朴实的话语证明了他自己的赤忱丹心,心怀祖国和人民,情系科技与进步。
光学之父王大珩个人事迹【篇4】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王大珩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恒星,闪耀着无尽的光芒。他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是“两弹一星”元勋,他的贡献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他的传奇人生,要从他的小时候说起。
1915 年 2 月 26 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东京。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气象天文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气象台工作。母亲周秀清出自苏州书香门第周家,毕业于苏州兰陵女学。这样的家庭背景,为王大珩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知识启蒙。未上学前,王大珩的父母就开始引导他认识文字、学习算术。这使得小小的王大珩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聪慧。
5 岁时,他去考北京孔德学校,成绩优秀,直接升入初小二年级就读。在学校里,他虽然个头矮小,每次上台在黑板做题目都要踩在板凳上才够得着,但他的学习能力却令人惊叹。王大珩的父亲对他要求极为严格,但凡他拿毛笔的姿势不正或哪个字没写好,父亲的巴掌就会及时劈下来,常常打得笔飞墨溅。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让王大珩对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
光学之父王大珩个人事迹【篇5】
王大珩(1915.2.26—2011.7.21),应用光学专家。生于日本东京,籍贯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技术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曾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长春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顾问等。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领导并参与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大倍率望远镜、光谱仪、中子谱仪、激光器等的研制;承担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设备的研制任务,任总工程师,提供总体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指导研制成功系列光测设备及光学装备,积极倡导建立研究——发展——小批量生产体制,使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为应用光学与光学工程的研发基地。创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培养了大批光学技术人才。
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建议(“863”计划)、联名倡议促成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建设、联名倡议促成中国工程院建立。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