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来了,于敏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提供了哪些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篇1)
于敏,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9年1月逝世。作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2019年9月,获得“共和国勋章”。
在这个家,爱国是不变的主题。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于敏用一生践行着爱国二字,爱国也成为这个家永恒不变的主题,默默传承。于敏成长于旧中国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兵荒马乱,流离失所。幼年的于敏,常与大他三岁的姐姐藏在炕沿下,躲避呼啸而来的枪弹。一年夏天,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于敏,就险些遭到横冲直撞的日军吉普车碾压。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难以抚平的童年屈辱,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激发了少年于敏的民族自尊心,化为他此后一生“科学救国”的精神动力,“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篇2)
于敏是天津市宁河人。他的故乡与我们宝坻一河之隔。
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所在的天津警备区独立师二团奉命赴唐山抗震救灾,行至宁河芦镇蓟运河大桥被震断,我们奉命就地救灾。就驻在当年于敏上小学时学校的操场上。
今年“八一”战友聚会,我提议去于敏故居看看。
我们在于敏的塑像前久久肃立,追忆这位"中国氢弹之父”的动人故事。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市宁河区),原名于慜[mǐn],字敏之。父亲于振霄是天津市财政局的一位小职员,母亲王氏是个普通妇女。于敏在芦台镇上完小学,举家搬到天津,到河东中学就读初中。高中时进入天津木斋中学。因为成绩太好了,老师推荐并帮助他转到耀华中学读高三。于敏就读木斋中学时,父亲已染病在身,家境越来越差。
1944年,于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同学父亲以公司的名义的资助下,进入大学。1945年,于敏被美国在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所震惊,于次年转入理学院读物理。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北大第一届毕业生,并考取北京大学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兼任助教。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篇3)
电视剧《功勋》热播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对于敏的故事感动不已。于敏,中国“氢弹之父”、核物理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的人生,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隐姓埋名28载,从零开始探索氢弹理论研究,与时间赛跑,守护国防安全的一生。今天分享一篇有关于老的文章。
仅仅是“国士无双”,恐怕完全无法将于敏的成就功勋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庚续、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反映出来。我认为于敏这个名字需要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语境中来被提及,只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存在,这个名字就应该被顶礼膜拜,这个名字就应当与日月同辉!
有朋友评论说不喜欢这种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虚无缥缈的所谓天命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我很是赞同。但有时候历史的发展又是非线性的,甚至雷同于物理上三体中的混沌效应,充满了偶然性,一次微小的蝴蝶翅膀的挥动,甚至可以引起一场飓风…所谓的“天佑中华”我的理解就是一种正向的偶然性,是一种概率事件。
于敏幼时差点被日军的卡车撞死,高中毕业因家境困窘濒临失学,是一个同学的父亲不忍心这样的天才被埋没才资助他上了北大,在大学时又生重病生命垂危,是物理系同学们集体献血才挽救回来,一次又一次的偶然或许造就了某种程度的必然,两弹一星的事业也成就了天才施展拳脚的舞台,这也是我强调“诞生”和“发挥作用”的原因。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篇4)
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个人事迹(篇5)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氢弹。从理论到技术,氢弹都要比原子弹复杂得多。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同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获表彰科学家作了发言。
他在发言中总结道,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于敏在回忆自己的“转行”心路历程时说到,“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出生于1926年8月,他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