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

| 徐球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两弹一星的研制非常辛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1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一声惊天“雷鸣”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两年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这巨大的成功背后,“轻核理论组”功不可没。

核武器是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

1961年1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于敏谈话。钱三强告诉他,我国在突破原子弹之后,将要开展氢弹研究,氢弹虽以原子弹为基础,但其理论基础和材料结构等必定比原子弹复杂得多,“现在调你参加,增强力量”。

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有可能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转行”,担任轻核理论组副组长,开展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这次变化,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30年中,我一直深入实际,昼夜思虑,全力以赴。”

从1961年到1964年,于敏和黄祖洽、何祚庥一起,做了关于氢弹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等方面的探索。在此期间,于敏“善于抓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点得到发挥,在一些复杂纷乱的现象中,总能理出头绪,找出物理上的原因,从复杂的计算中找出其中的物理内容,使认识有所前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至今都记得与于敏一起合作的点点滴滴。“研究氢弹机制的时候存在一个链式反应,如果把它编成计算机程序计算,工作量极大,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条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敏想了个办法,他建议完全略去介质的运动,而首先构造一个静态无限大的中子增殖模型,专门计算中子的增殖速度,同时也就给出了升温速度。”何祚庥对《中国科学报》说。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2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也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要快速突破氢弹着实困难重重。不过,“土专家”有他自己的办法。此时,于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质得以发挥,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着,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敏先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国家的核物理事业中。他的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激励当代青年要心怀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敏先生一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他的这种品格提醒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为名利所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1/25。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4

于敏这个名字第一次为人所知是因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是共和国给予国家功臣的最高嘉奖,一共23位科学家,任何一位都是各领域的泰山北斗,而与核武器相关的一共9位(邓稼先、彭桓武、周光召、程开甲、王淦昌、郭永怀、钱三强、陈能宽、于敏)。若要论资排辈,于敏恐怕要排最末,而且只有他一人没有留过洋。但要按贡献大小来排序,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吧,于敏对于核武器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且大于另外八位功勋科学家之和。这句话从来没有人敢公开说过,如果不是自媒体平台,或者但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也不敢这么说,这么说似乎有夸张成分和博人眼球之嫌,因为那些名字一个个都太如雷贯耳。

其实这个事实是如此的明晰,从1958年九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1959年6月苏联专家撤走,自力更生开始,到1996年停止核试验全面转入实验室研究的整个阶段来看,邓稼先于1986年英年早逝;王淦昌、彭桓武、周光召均于七十年代离开核武器研制单位,基本上未参加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朱光亚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就在国防科工委做领导工作;程开甲于1963年组建核试验基地研究所,专攻核试验诊断测试;钱三强除在最早期拉队伍外没参加任何科研工作;陈能宽主要解决了原子弹的起爆问题……每一位都很伟大,但是于敏更不容易。

如果必须用几个定语来形容于敏所做的工作,那只能是贯穿始终、攻坚克难、引导方向、决定作用!并且一直到未来的2040年,都是在于敏规划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进着。考虑到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不能够线性叠加,或许有不尽准确之处,我所说的也仅限于核武器科技这一个方面,丝毫没有贬低其他科学家的意思。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事迹篇5

1955年,于敏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1959年,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理论组在成都举办原子核理论暑期培训班,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共同担任主讲。后来将他们的讲稿编成《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出版。该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1949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51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调入原子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65年后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副院长,核工业部第九研院副院长、研究员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

于敏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在氢弹理论突破中解决热核武器物理学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共和国勋章等奖项与荣誉;1994年于敏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9月18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誉为“氢弹之父”。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这个消息令世界震惊,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振奋。于敏对着爆炸方向,泪流满面,他为了等这一刻,等了太久。

26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