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

| 徐球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是什么样的呢?赵九章的科研故事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篇1

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格外耀眼的星,他的光芒穿越时空,照亮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前行之路。他就是赵九章,一位伟大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空间科学的开创者和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每年的 10 月 15 日,是属于他的特殊纪念日,让我们在这一天,一同走进赵九章的科学世界,领略他的卓越贡献和伟大精神。

1907 年 10 月 15 日,赵九章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聪慧的他,在私塾中熟读四书五经,本预备踏上文学之路。然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旧时代的黑暗,民主与科学的思潮汹涌而来,深深触动了年轻的赵九章。他毅然决定改学自然科学,立志用科学拯救国家。此后,他一路披荆斩棘,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华,考入了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叶企孙等名师,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期间,赵九章更是刻苦钻研,完成了多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学术之路,就如同在茫茫黑夜中不断探索的勇士,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为他日后的科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篇2

相信60后、70后甚至是80后的朋友们肯定都听过《东方红》,其实被广播普及进而传唱的歌曲,背后离不开卫星无线电波传播。1970年6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入轨,壮阔的《东方红》通过无线电波唱响神州大地。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背后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中国人造卫星之父”——赵九章。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开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因聪明好学被父母寄予厚望。而他本人也不曾辜负这份天赋,从小刻苦努力,成绩优异。

1919年,“五四运动”运动爆发,在赵九章的心中埋下了一枚叫做“科学”的种子。面对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的局面,年幼的赵九章意识到要改变国家现状,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就必须走科学和民主的路子。从此,立下了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志向。

天道酬勤,1925年9月,赵九章考入了浙江公立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电机工程(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并于1929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在清华,赵九章彻底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结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们一起钻研、实践和拼搏,后来这一批人都长成了共和国科学史上的栋梁。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篇3

赵九章自杀后,国防科委的罗舜初将军很快打电话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报告。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流下了热泪。日理万机的周恩来还第一次停止了办公,当即向有关部门打电话查问这一情况,随后又委派专人去中国科学院进行追查。赵九章: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地球物理学和空间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建立和发展我国动力气象、大气环流、数值天气预报和云雾物理等学科及其研究工作。领导开创我国火箭探空研究,探索卫星发展方向,并在卫星系列发展规划、探测方案制订、东方红1号卫星和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确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赵九章于 1907 年 10 月 15 日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一个中医世家,籍贯浙江湖州。

自幼聪慧的他,经历了诸多坎坷与磨难,却始终坚定地追寻着科学救国的道路。他曾在上海交易所当过学徒,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中学物理教材。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叶企孙等名师,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1935 年,赵九章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师从气象学家菲克尔,1938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篇4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九章的家庭逐渐陷入了困境。1921 年,高小毕业后的他,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被迫辍学。为了糊口,父母把他送到一家小交易所当店员。在那个小小的交易所里,赵九章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和老板娘的刁难。但他心中的求知之火从未熄灭,干完一天的活后,他不顾劳累,点上煤油灯,一直读书到深夜。他对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得到这类书时,他都如获至宝,能一口气读到雄鸡唱晓。有一次,半夜时分,赵九章正专心致志地在昏黄的灯光下读书,被老板娘发现了。

老板娘把他骂得狗血喷头,甚至撕毁了他自制的灯罩,并惩罚他一个月不许吃晚饭。但这些都没有让赵九章放弃学习,他把书上的公式、定律等按顺序剪下来,放在衣袋里。一有时间,就掏出一张看上两眼,连走路的时候,也一张一张地掏着看。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执着,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2 年 9 月,赵九章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新文化、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学校注重外语和数理化的教学,聘请了外教,这让赵九章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他开始接触到《创造杂志》《少年中国》《向导》等书刊,激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在校期间,他积极投入到反军阀的学生运动中,与同学们一起试办洋车夫工会,组织工人学习,又到农村宣传。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为他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赵九章中国人造卫星之父事迹篇5

1907年10月15日,赵九章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中医世家。父母育有两子一女,他位列第三。聪明好学的他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常常在书海中徜徉。久而久之,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8年9月,11岁的他进入开封北仓小学高小部读书,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人生格言,给自己号“自强”,勉励自己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让年仅12岁的赵九章对社会现状产生了一些思考。他逐渐意识到,中国要摆脱落后,必须发展科学和民主。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念头,在他的心里扎根。人一旦拥有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勇气。1925年9月,赵九章考入浙江公立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电机工程科(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天资聪慧的他勤奋刻苦,一刻不停地研究学习。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1929年8月,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那里结识了他的伯乐和恩师、物理系主任叶企孙,并和同学傅承义等许多优秀的同学成为同窗和人生挚友。

他与同学们一起钻研、共同进步,毕业前还曾到位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指导下实习。在竺可桢先生的影响下,1935年7月,赵九章启程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主攻气象学。在这里,扎实的功底和前沿的思想让他的博士论文大放异彩,他完成了中国第一篇动力气象学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率先把数学、物理引入气象学,开创了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先河。

26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