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

| 徐球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是什么样的呢?赵九章为科研做了哪些研究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1

在德国期间,赵九章一直心系祖国。尽管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赵九章在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历经千辛,排除万难,终于辗转回到国内。此后,他一直在为国倾力的路上,先是在西南联大理学院任教,后又因竺可桢先生慧眼识珠,1944年接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在这里,他领导开展气象学科研事业,并到中央大学讲授气象学课程。

1948年,国内形势动荡,国民党政权分崩离析,南京风声鹤唳。当权者命令中央研究院各所迁往台湾省。但赵九章坚决反对,他不顾个人安危,向中央研究院院长发了一封电报:“八年抗战,颠沛流离,实不堪再动。”他号召其他科学家也留下来,守护珍贵的气象资料和器材,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等待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一成立,有物理学、气象学双重科学背景,且有担任研究所所长经验加持的赵九章大展拳脚,很快全身心投入到了国家科学事业建设中。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他毅然扛起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重担,在此期间,他牵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建应用地球物理系,设立空间物理专业、大气专业和遥测专业,并自荐兼任首任系主任,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地球物理领域的人才。该系还设立了四个教研室,他兼任了高空大气物理教研室主任。1960年又根据国家需求设立了地壳物理专业。1953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访问,重点走访了多个与地球物理相关的研究机构,回国后很快将访问经历写成报告。目光走在世界前沿的他,捕捉到了太空时代的来临。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2

赵九章,生于河南开封,籍贯浙江湖州,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是我国现代气象学、空间科学和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理化、工程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科大应用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高质量科技人才,为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赵九章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科学,立志“科学救国”。1933年,他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后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主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赵九章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在他的主持下,该所很快发展成一个人才济济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中一批有成就的科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受过赵九章的指导。

赵九章勤勉奉献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经常讲:“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为国家长远发展需要早做准备。”这充分体现出他一心一意为国家利益谋划的赤子之心和创新前瞻的科学思想。赵九章是一位科学家,同时勤于治学、热心育人,是当代杰出的教育家,他倡导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他十分重视大学教育,重视研究生培养;他提倡有教无类,不拘一格,慧眼识才,为我国科技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3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籍贯浙江湖州。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对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倡导和开拓我国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化和新技术化的先驱。在气团分析、信风带热力学、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大气准定常活动中心、有关带电粒子和外层空间磁场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如气球探空、臭氧观测、海浪观测、云雾物理观测、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我国也决定要搞自己的人造卫星。赵九章这位年过半百的气象学家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创建我国的空间物理学。1959年,他首先在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了以开展空间物理研究为目的的磁暴组,继而筹建等离子体模拟实验室。虽然地磁与空间现象有一定的联系,但对空间物理本身,大部分人包括他自己都比较生疏。为此,赵九章亲临第一线举办讨论班,又当老师又当学生,每个主要成员负责讲授一部分和自己工作有关的基础理论,而他则主讲刚自学的宇宙电动力学。在调研大量文献的过程中,他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和年轻人一起看文献、推导公式,他一旦学到一个新概念,总打电话叫同志到办公室或家里,他家的小黑板也成了讨论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4

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赵九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获得了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气象学专业的机会。在德国的学习生涯中,他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38 年,他完成博士论文后,毅然回到了祖国。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但赵九章没有丝毫的犹豫,他选择回到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国后,赵九章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同时在国立清华大学进行气象学研究。他编写出我国第一本《动力气象学》讲义,为中国的气象学教育奠定了基础。1944 年,他开始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工作,承担起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中,组建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给了赵九章极大的震撼和启发。他意识到,中国也必须拥有自己的人造卫星。于是,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并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

赵九章“两弹一星”元勋事迹篇5

赵九章曾说:"科学的春天终于到来了,祖国将在我们的手中变得富强起来!"这句话道出了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无名英雄,铭记他为祖国建设做出的不朽贡献!

赵九章的人生历程是坎坷不平的。作为一名进步青年,年轻时他就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入狱,幸而获得释放。此后,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能考入清华大学,成为叶企孙教授的得意门生。能够出国深造,实在是不易。然而,他并未沉沦于个人前程,反而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冒险返回战火纷飞的抗日大后方,在西南联大任教,同家人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位科学家何其不易啊!抗战期间饱受战火蹂躏,却从未放弃报效祖国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他欣喜若狂,立即呼吁海外同学回国参与国家建设,可见他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赵九章在科研道路上也屡创佳绩。

1944年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55年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成立后又出任所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丝毫不忘培养后进,竭尽全力传授经验,嘱咐他们尽快担当重任。可以说,这位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培养了许多英才。然而,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随即降临到他的肩头。1957年,苏联震惊世界的首次发射人造卫星,使____决心要让中国也拥有自己的人造卫星。这个秘密任务交给了赵九章,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任。

26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