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有哪些?任新民做出过什么样的科学成果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精选篇1

1957年底,两发P-2导弹秘密运抵北京西郊。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开始了导弹仿制工作,代号“1059”。任新民被任命为导弹发动机总设计师。

发动机研制离不开地面试车和各类试验。而1958年8月,当我国完成了对P-2导弹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的翻译、复制后,科研人员愕然发现:“资料包”中竟没有发动机试车台和试车规程资料。问及苏联专家,得到的回答是:“等你们发动机搞成了,到我们苏联去试车。”

任新民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在“卡脖子”!

自此,任新民和同事们憋着一股劲儿。他们从学习消化P-2导弹,特别是5D52发动机资料入手,千方百计向苏联专家请教。苏联专家施涅金热衷于中苏友好,对试车台的土建、管路、电路都给出了宝贵意见。

任新民和同事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在两个多月后完成了试车台设计任务书的编写工作,形成了详细的技术规划和要求。

随后,试车台建设加快进度,采用设计和施工交叉作业和分系统包干的方式。广大干部、科研人员、建筑工人齐心协力,一派热火朝天的会战场景就此展开。1960年3月,试车台经过试车终于通过了验收,新中国大地上伫立起了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

该试车台为P-2导弹的仿制和后续液体弹道导弹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20多年后,外国航天领域专家参观试车台时,他们盛赞这一杰作。任新民回应道:“在航天领域,美、欧、日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中国过去没有这个条件,只能靠自己。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精选篇2

他让美国人悔青了肠子,如果钱学森一个人顶五个师,他至少也能顶四个半。他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美国和苏联需要12年才能搞定的事情

他就是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民。

1948年9月美国布法罗大学第一次聘任任新民为讲师,任职不到一年他毅然回国。他的回国之路顺利,因为专业偏民用,未受阻挠。

1956年他与航天结缘,与钱学森开启半个多世纪的航天合作。1958年我国仿制苏联导弹,他担任火箭发动机总设计师,克服困难造出中国第一台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1960年11月5日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火箭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之后他相继领导研制并发射成功五颗通信卫星,为我国电视广播通信服务。年过古稀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负责人,年近八十还会去爬发射塔,年近九十依然亲临现场见证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每一次成功。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精选篇3

2017年2月12日,任新民院士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享年102岁,但他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那些高精尖的科技成果,更是一种对科学无限热爱、对祖国绝对忠诚的精神遗产。在2018年被评为“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之一,是对任新民院士一生贡献的最高评价,也是对后来者无尽的鼓舞。 任新民的一生,是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缩影。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的科学成就往往源自于个人的不懈追求与团队的精诚合作,而真正的科学家精神,正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奉献中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我们铭记任新民院士的光辉事迹,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向着星辰大海,不断探索未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任新民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当时的中国,航天事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但任新民没有丝毫畏惧。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航天人,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在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任新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参与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的研制,担任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副总设计师。那时候,技术匮乏、设备简陋,但任新民和他的团队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为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精选篇4

这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向浩淼的太空,从此,照亮了我国的飞天之路。

这一刻来之不易,要知道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为火箭技术总负责人,任新民难掩激动的泪水,艰难风雨历程涌上心头。镜头拉回那段峥嵘岁月。当苏联成功发射世界首颗人造卫星,____审时度势,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不久,我国的人造卫星计划正式启动,任新民担任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总负责人。

当时,中国工业一穷二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任新民毅然挑起重担。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决定任务攻关的成败。研制发动机的过程异常艰辛,不仅要弄懂许多设计难题,还要攻克诸多材料与工艺方面的关键技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凭着铁一般的意志,任新民迎难而上。攀登科技的高峰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使用遥测弹测试发动机性能时,弹头未落入预定弹着点。时间紧急,任新民心急如焚。他带领大家在茫茫大漠苦寻弹头残骸。

年近花甲的他拄着拐杖,和年轻的战士一样,白天翻越一个个沙丘,夜里靠盖沙子取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第5天,他们终于找齐了所有残骸。有了确凿的“物证”,任新民顺利查出故障原因,成功排除了问题隐患。此时,在技术上如何实现火箭整流罩分离,成为任新民面前又一道难题。北国天寒地冻,他裹了一件厚棉袄,便跑到外场进行试验。

经过多次论证后,他确定了“两个半罩先纵向解锁,然后水平方向快速平抛”的新方案,成功实现火箭整流罩平稳分离。就在火箭发射前夕,为了保险起见,任新民提出要在火箭二三级之间涂抹二氧化钼,防止火箭发生“冷焊”现象,影响分离。实践证明,这种“万无一失”的做法,对托起卫星成功升空十分必要。后来,周恩来亲切地称他为“中国放卫星的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事迹精选篇5

回首“331”工程,令任新民最难忘的当属氢氧发动机的研制。“长征3号”运载火箭为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射曾立下汗马功劳,而关于“长征3号”运载火箭第3级,究竟该采用常规发动机还是氢氧发动机,曾经有一段激烈的争论。氢氧发动机在当时是一项新技术,只有一两个国家采用过,虽然风险比较大,但研制成功后将极大提高火箭运载能力。

任新民深知困难重重,但还是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氢氧发动机是迟早要上的台阶,不上这个台阶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无法进步,我在这里立下军令状,我们一定要把氢氧发动机搞出来。”这是他认真对比了两种发动机的每一项性能之后做出的审慎决定。因为他知道,科学需要创新,但“也绝对不可以盲目地冒险,因为搞科研是高成本的活动”。

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坎坷。1978年,氢氧发动机首次试验,由于违章操作致使10人受伤。这次失败,导致上报给原国防科工委审批的机要稿中,常规发动机成为第一方案,氢氧发动机次之。听到消息,任新民连夜从日本回国,再次力主将氢氧发动机列为第一方案。然而,1984年,挫折再次降临。1月29日,携带“东方红2号”的“长征3号”火箭只把卫星送到远地点6480公里的小椭圆轨道上,未达同步轨道。既定目标没有完成,问题就出在氢氧发动机上。时隔6年,争论再起,很多人开始对氢氧发动机持怀疑态度。

任新民面临很大的压力。但面对技术问题,他并没有那么倔。他相信,化解争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同时要容忍、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比坚持自己的意见重要”。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搭载“东方红2号”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通信卫星、掌握极为复杂的液氢液氧推进技术的国家。

此后,任新民又担任了实用通信卫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等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总总师”的称谓也延续了下来。任新民曾说,有了问题不可怕,要敢于承担、敢于解决,中国人是不怕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达到辉煌的彼岸。

2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