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

| 徐球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于敏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成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篇1

当时,除了已掌握氢弹的英美苏,法国也在抓紧研制,为尽早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于敏来到大西北,吃夹砂子的馒头,喝着苦碱水,忍受冬季零下30℃的极寒天气,只为完成氢弹的核试验。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长期奔波在北京和西北之间,因过度劳累和沉重的精神压力,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核爆试验中,他身体虚弱几经晕厥,却依然坚持抓紧时间抢进度,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搞出氢弹物理方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和团队继续登攀,突破二代核武器的关键技术,让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个名字用来回答有哪些国士无双也是完全切题的,只是我认为仅仅是国士无双完全无法将其成就功勋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庚续、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影响反映出来,这个名字需要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语境中来被提及,只要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存在,这个名字就应该被顶礼膜拜,这个名字就应当与日月同辉!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篇2

说起两弹一星元勋,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邓稼先,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和钱三强、邓稼先等人一起工作的岁月里,还有一个真正负责关键技术的人,他就是于敏。

1952年11月1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其威力相当于日本广岛爆炸原子弹的几百倍,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美军被志愿军打的节节败退,气急败坏的麦克阿瑟扬言,要对志愿军进行核打击。

当时的于敏正处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被负责原子能相关工作的钱三强点名,希望他能从研究原子弹改为研究氢弹。

那时的我国原子弹都没研究出来,氢弹更是一张白纸。

虽然不感兴趣,但于敏还是当场就答应了,为此,于敏只能从量子力学和核理论等基本原理重新出发。

加入氢弹研究后,于敏和团队就发生了分歧。

当时美国物理协会期刊发表了一篇杂志,表示在设计中添加氚,有利于氢弹的起爆。

因为从海水中提取氘的成本极高,同时氚的制备又完全依赖于核反应堆,这两种材料都极为稀缺且获取困难,其价值甚至远超等量的黄金。美国人的做法是建立海水提纯氘的工厂,然后利用提取的氘在反应堆中人工合成氚,接着使用氚靶和氚束加速器进行打靶实验,以测量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

这个过程无懈可击,但对于当时工业基础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那个时期,我国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证,如果只有这一个方法,那我们不仅需要建设发电站,还需要修建铁路来运输煤炭以供电站发电。等把这些基础设施都建完,不知道多少年就过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是否需要生产氚?如果氚是制造氢弹的必要材料,而氢弹的制造又无法一蹴而就,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如果没有氚,研发氢弹就会陷入绝境。怎么办?

这时候,于敏登场了,于敏没有盲目的相信西方的研究数据,看到外国期刊上的数据后,他觉得不对劲。如果做实验验证的话,需要花费3年时间和几个亿。

于是于敏顶着巨大的压力,用一种巧妙的近似方法,估算出了所有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上限,发现氚氚反应并不是最好的路线,没有必要一定生产氚,就是这个结论,为国家节约了几亿资金和宝贵的时间。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篇3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学家。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该院副院长。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一声惊天“雷鸣”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两年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这巨大的成功背后,“轻核理论组”功不可没。

核武器是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篇4

于敏在回忆自己的“转行”心路历程时说到,“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出生于1926年8月,他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也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要快速突破氢弹着实困难重重。不过,“土专家”有他自己的办法。此时,于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质得以发挥,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着,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事迹篇5

1967年6月17日,沉寂的戈壁上空,蘑菇云拔地而起,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他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说:“我这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无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

为了祖国的氢弹研究,于敏经历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他默默奉献,心中始终抱着对亲人的亏欠。“第一个亏欠就是我的爱人,我觉得对不起她”,“第二个是我对我的孩子们管教太少”……

2012年,于敏的夫人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她时间都花在我身上,我觉得很对不起她,‘报答平生未展眉’,心里面总是很难受的。”

于敏生活十分俭朴,在荣誉面前,更是淡定从容。于敏在世的时候只有两次公开露面: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且作为代表发言;2015年,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这一生能把自己的微薄之力融入到强国的事业中,他感觉足以自慰了。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26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