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

| 徐球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大家了解多少?王大珩的个人故事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篇1)

王大珩[héng](1915年2月26日-2011年07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祖籍江苏吴县(现江苏苏州),中共党员,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高级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主要从事光学研究,1942年王大珩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到中国。1951年筹建仪器馆(后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光机所),任馆长(所长)。 1960年任“150工程”总工程师,1962年开始分别组建长春光机所西安分所、上海分所、大邑光电所、安徽光机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是“东方红号”地面设备组负责人, 是“863”计划创导者,参与和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首台航天相机,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等,是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年12月被追授“改革先锋”称号。发表文章或做学术报告达260篇,编著有《七彩的分光》《高科技辞典》等作品。

1915年2月26日,王大珩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王应伟是一位气象天文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气象台工作。母亲周秀清出自苏州书香门第周家,毕业于苏州兰陵女学。1915年9月,父亲带着家人一起回到中国。未上学前,王大珩的父母就引导他认识了很多字,学会了简单的算术。1920年,5岁的王大珩去考北京孔德学校,成绩优秀,直接升入初小二年级就读。1922年,为就近上学,王大珩转到北京汇文小学,后升入汇文高小,1926年升入汇文中学。1929年,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王大珩随父到青岛,就读于青岛礼贤中学。王大珩的数学学得很好,学校的进度往往让他“吃不饱”。初中毕业前,在父亲的辅导下王大珩已经学完了全部高中数学课程及大学的微积分课程。:22-251932年,王大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等人。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篇2)

他是中国光学事业的先行者,以毕生之力开拓了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广阔天地;他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为科技事业和国家发展殚精竭虑、指引方向。他是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巨匠,“两弹一星”元勋,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

王大珩(1915—2011),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曾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等。领导开拓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主持制成首台激光器、首台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装备和多种国防光学仪器。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863”计划的实施、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纲要等,都事关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倡导和参与,他就是用“光”来改变中国的科学家——王大珩。

王大珩,191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

“我那时候是才从国外归来,那时候有两条路子,一条路子是国外我原来服务的那个公司,打电报要我回去,还有一条路是到解放区来。我没走那条路,我到解放区来。我要为祖国,为我们民族做些事情。”——这是王大珩当时的想法。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篇3)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王大珩是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对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对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锅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它成为国际知名的从事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的研究开发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提倡并组织学部委员主动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专题咨询,颇有成效。1992年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王大珩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篇4)

1915年2月26日,天气乍暖还寒,在东京气象站旁的一所普通住房里诞生了一位男婴,这个有着清脆嘹亮啼哭声的婴儿就是后来名扬中外的“中国光学之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863”计划的倡导者王大珩。

看着刚出生的儿子,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兴奋不已。王应伟是毕业于东京物理学校的高材生,在校长的举荐下,进人日本中央气象站深造和工作。他是我国早年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早年考中进士,但面临的国情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痛失败。他思前想后,才确定自己最能做的是去国外留学科技救国,同时也标志着一个科技世家的诞生。

王应伟端详着儿子的小脸,苦思冥想该给儿子起个什么名字呢?思考良久之后,从浩瀚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极不常用的生僻字“珩”,来为自己的儿子命名。“珩”字在辞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形状像古代乐器磬的玉佩上面的横玉;二是珩磨,一种精密仪器的光整加工方法。不管王应伟的主观意愿是什么,“珩”字的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含意同时融人了儿子生命之中。

王大珩5岁时进人由北京大学几名著名学者创办的孔德小学读书。他的个子明显较同班同学矮一截,这似乎也说得过去,因为他上学早,比其他同学小了好几岁,所以他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老师的目光也总是先看到这个小学生。然而,糟糕的是他的个头怎么也蹿腾不起来,总在同学们之下,最后长大成人,定格在1.62米,这不能不让他有点遗憾。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事迹材料(篇5)

20世纪80年代,美苏对峙正是胶着状态,核武器的影子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全世界人民头上。

美国这边心里慌啊,毕竟苏联的核武器库存比美国还多,谁不害怕?可正当大家都为苏联的核武库瑟瑟发抖时,里根总统却打起了“小算盘”。

里根脑子灵光,听了中情局局长凯西的建议,来了个“战略防御倡议”,搞得跟科幻大片似的:太空里布满激光武器,专门拦截敌方导弹。

听着是不是特牛?简直像是把《星球大战》搬到现实里了。于是,这个计划得名“星球大战”。

本以为这场“星球大战”美国人笑到最后,谁知道,他们的这场阴谋无意中给了中国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的抓住者,就是中国光学界的“扛把子”——王大珩。

那时候,王大珩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1951年,他接受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来到大连,打算筹建中国自己的光学仪器研制机构。

咱们也不夸张,那时候的新中国是真穷,刚经历完战争,一穷二白,别说光学仪器了,连块玻璃都找不到。

王大珩走进实验室的那一刻,估计都惊呆了:这哪是实验室啊,分明就是一片废墟!他心里估计也犯嘀咕,这得咋整啊?

可咱们的王大珩不一般,别人眼里的废墟,在他眼里却是宝藏。

他跑到旧货市场淘了块秒表、一架旧天平,还有一台老掉牙的电位差计。

买家一看王大珩真掏钱,估计心里都乐开花了——这些破烂平时谁要啊?可王大珩还真不嫌弃,拿回去就开始琢磨:天平上的刻度盘?拆!改成分光仪!

路边的玻璃碎片?磨!做成光学镜片!电位差器?改!造个电阻箱!就这样,他愣是用这些破烂货,打造出了中国光学仪器的雏形。

你能想象吗?靠这些路边淘来的破烂,他带着团队搞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光电测距仪等一大堆“国之重器”。

26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