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
“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是什么样的呢?王淦昌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精选篇1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61年开始,他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1964年,他独立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成为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84年,他又领导开辟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新领域。
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王淦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存放着一个看似普通的木箱,上面写着“北京王京〈10〉”等字样。我们不禁要问,王京是谁?这个木箱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60年的冬天,远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联合所)的王淦昌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绝密电报,要他马上回国领受新任务。这年是王淦昌在苏联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在基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特别是他带领研究小组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使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受到了世界物理学界的高度关注。
“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精选篇2
他的学生名满天下,他在专业领域如雷贯耳。他令无数学生敬佩,又令无数学生感伤。他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23位两弹功勋中,有一半以上是他的学生。
他的大弟子——中国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原子弹之父”、“氢弹之父”、“卫星之父”、“力学之父”、“光学之父”,全都是他一手栽培出的学生!
林家翘——第一个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
戴振铎——第一个成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人,也是他的学生。
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971年首次归国就迫不及待地探望他的恩师,被政府相关部门拒绝。
李政道更是饱含感激地说道:“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如果没有他,清华大学和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命运,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合影,这张照片中有11位未来的中科院院士。
他一生未娶、无儿无女,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看待。
“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精选篇3
王淦昌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十七八岁的时候,他正在学习汽车维修技术。1925年考入了清华大学。1926年3月18日,王淦昌跟随清华学子参加了游行示威,抗议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犯。但是没想到,卫兵居然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王淦昌眼睁睁看着同学倒在了血泊里。怒发冲冠的王淦昌就要往前冲,幸亏被同学拉了回来。
事后老师叶企孙红着眼睛质问道:“谁叫你们去送死的!你们好不容易考上清华,若是这样倒在卫兵的枪口下,值得吗?你们想想,我们国家为什么挨打?不就是因为羸弱吗?”叶企孙越说越气愤,拳头重重砸在了桌子上继续说:“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强国!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老师的拳头也锤在了王淦昌的心里,这件事在王淦昌心里埋下了科学救国的种子。
从清华毕业后,王淦昌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女核物理学家迈特纳。在留学期间,王淦昌提出了可能发现中子的实验设想。在向老师要求实验论证的时候遭到了老师的反对,多次申请无果后,他把实验设想写成论文进行发表。但没想到,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照他的思路进行试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就这样,王淦昌因为无法获得实验机会,第一次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留学结束回国后,王淦昌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担任教授,但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浙江大学辗转迁到了贵州。在炮火硝烟中,王淦昌培养出了李政道、程开甲等等一大批国之栋梁,占据了新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精选篇4
1943年王淦昌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发表 《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同年该文被评为 最佳论文之一。但是,王淦昌虽然知道寻找中微子的方法,却缺乏设备验证。运用王淦昌提供的方法,美国科学家菜茵斯发现了中微子,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可以说,这是王淦昌第二次错失诺贝尔奖。
中国贫穷落后,王淦昌有很多出国游学的机会。但是为了拯救多灾多难的祖国,王淦昌却选择了留守,直到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中国开启了自己的核武器制造计划。王淦昌会同苏联专家一起,开始为中国研究原子弹。作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王淦昌全程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他的光芒可以用“无人能比“来形容。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钱学森自然是第一功臣,但说到第二功臣,却没人知道了。但是根据后来解密,这位功臣正是王淦昌。在“两弹”工作开始到成功以及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对从事这项工作专家的情况都是保密的。在明面上,唯有钱学森、钱三强等少数担任国家职务的科学家能够显示自己的名字,而王淦昌、邓稼先等科学家,必须隐姓埋名,其中就包括王淦昌。
原本,以王淦昌的研究进度,他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五六十年的美国同行也多次称,中国有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王淦昌。但是为了帮助中国造出原子弹,获得安全和尊严,王淦昌毅然放下了诺贝尔奖,放弃了对个人荣誉的追求,而是甘心藏在幕后,做无名英雄。在核弹研制的过程中,王淦昌一直处于中心的地位,即使是邓稼先,也得在他面前毕恭毕敬。
“两弹元勋”王淦昌个人事迹精选篇5
迈特纳是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但她渐渐发现,她这个中国学生比她更加“不要命”。王淦昌常常因为实验忘了时间而被锁在研究所的大门里,但在这样一个勤奋的小伙子身上,迈特纳竟然犯了一个固执的错误。一天,王淦昌听完一个学术报告会后,灵感突然闪现。他对报告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结论提出了质疑,同时又想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欣喜万分的王淦昌两次向导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都遭到了迈特纳的拒绝。
然而,就在1931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却采用了与王淦昌类似的实验方法发现了中子,并由此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错过了诺贝尔奖,但是王淦昌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前行,还把学生时代的这个教训,时时记在心里。这个遗憾也成为他之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一面镜子。
1934年,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27岁的王淦昌毅然选择回国。这让当时他的同事很不理解,“科学没有国界,中国那么落后,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回去呢?”王淦昌坚定地回答道:“正如巴斯德所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正需要我回去!”就这样,王淦昌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返回了祖国。他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不仅潜心教育和科研事业,而且心系祖国命运。
作为一名教授,那时的王淦昌有着较高的工资收入。可是令学生们惊讶的是,王淦昌却常常吃不饱饭,甚至下课后还要去放羊赚钱。直到后来,大家才得知了真相。那时候的中国,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为了支援抗战,王淦昌捐献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把妻子的陪嫁首饰也捐了出去。当时,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为躲避战乱,浙江大学不断搬迁。王淦昌也只能跟随着学校一路西迁。在颠沛流离的西迁途中,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没有固定的实验场所,甚至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淦昌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科研事业,向着物理世界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