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事迹大家知道吗?陈芳允是什么样的科学家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篇1)

当时我国还没有基础,虽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国外的卫星可以作出轨道计算和轨道预报,但是使用的是光学跟踪设备。显然,光学跟踪设备用于跟踪我国第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因为光学设备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卫星受天光和地影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就没办法跟踪测量卫星轨道,卫星轨道预报误差会很大。所以,必须研究我国卫星观测系统到底要采取什么技术、什么办法,研制什么设备。

一种方案是研制单脉冲雷达,另一种方案是当时陈芳允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基于我国研制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提出运用多普勒测速设备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陈芳允所提方案的好处是,在卫星上安装的信标设备非常简单,而且地面上设备也非常简单,一个设备就可以了。当时关于采取哪一种方案,进行了很多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以雷达为主,多普勒测速为辅。

1968年,我国研制出了四代计算机和多普勒的测速设备,利用这个设备对美国的“探险者”22号、27号和29号3颗卫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测试以后,发现最管用的是多普勒测速设备。这套系统特点之一是设备很简单又非常可靠,而且测量的角度范围非常大,达到60度。当卫星从地平面上刚一冒出来,它马上就能观测到。所以,逐步确定将多普勒设备作为我国第一颗卫星的主要测轨设备。

陈芳允常说,“我国底子薄,经济条件有限,在科研上,一定要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当时,在建立地面测控系统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国外发射卫星均在全球布站,花费大量资金租用别国的土地,但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花不起这个钱。就连在国内建站和研制设备,也得把费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且要达到 “投资少、见效快、一次成功”的目标。为实地勘测卫星跟踪测量点,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走南闯北,跋山涉水,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西部大漠,从东海之滨到北国边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这种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周围的科技人员,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大家以苦为乐,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干出了令人嘱目的成就。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篇2)

1952年夏,陈芳允受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委托,筹备电子学研究所。一年之后,为配合发展我国的原子能科学,电子所筹备处作为一个研究室并入物理所。陈芳允的工作则转到研究脉冲技术及研制探测原子射线和粒子的仪器方面。1955年陈芳允被晋升为研究员。1956年“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制订后,成立了电子研究所,陈芳允担任该所脉冲技术实验室主任,较全面地开展了对毫微秒脉冲的产生、放大、显示等技术的研究。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陈芳允组织大家成功地接收了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进行了准确的记录和科学的分析,不仅测出了卫星过顶时的多普勒频率曲线,而且推算出它的运行轨道参数。1964年,他接受机载抗干扰雷达的研制任务。同年,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陈芳允作为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的总体负责人,承担地面测量控制设备的研制、台站和中心的建设、轨道计算等方面的艰巨任务。1965年,陈芳允任中国科学院西南电子所副所长。

“____”开始后,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转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进行。1967年,陈芳允调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新成立的卫星测量部,指导卫星测控设备的研制和发射台站的建设等工作,直到1975年为止。1976—1984年,他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测量通信总体所副所长,在此期间,主要领导了微波统一跟踪测量控制系统的研制和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他调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任科技委常委,1988年后为顾问。

在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工作期间,他主要从事电子线路和雷达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首先提出利用采样原理制作实用的采样示波器。1961年,在他的指导下研制出可以观察到纳秒(109秒)量级的脉冲和甚高频连续波采样示波器,这是国际上最先做成功的。这些工作在以后的计算机研究方面得到了应用。在对雷达的研究上,他提出利用单脉冲体制代替一般的圆锥扫描体制,并进行了总体设计。

在陈芳允和曾宪泽、李力田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解决了飞机载雷达的抗干扰问题。这种雷达以后被安装在我国的歼击机上。在配合我国原子能研究方面,他所领导的研究室成功地研制出多道脉冲分析器,填补了我国核弹试验中的一项重要测量仪器的空白。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篇3)

经过不懈努力,陈芳允和团队在祖国的东西南北设立了4个多普勒测量站。不久后,他们提出了比较完整可行的技术方案,终于将卫星测控系统研制成功。

当测控网指挥着“东方红一号”在高空奏响《东方红》乐曲,同时准确无误预报出卫星飞经世界多个城市上空的确切时间时,举国上下都在欢呼!“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86年3月,陈芳允和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三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央提交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就是后来让中国科技腾飞的“八六三计划”。

这一年,美国将建设中的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放民用,而彼时的中国,刚刚完成第一颗通信卫星的发射,仅迈出了第一步。陈芳允意识到,中国也必须有自己的导航系统,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陈芳允凭借中国刚刚掌握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技术,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打破传统的科学设想,后来被称为“双星定位”。

为了验证这个设想,陈芳允带着研究小组辗转多地的卫星测控站,利用通信卫星的空余时间做试验。每天的24点到凌晨2点,是测试唯一能利用的时段,于是熬夜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篇4)

陈芳允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意识到卫星定位关乎国家军事和经济命脉。1983年,美国将建设中的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放民用,他第一时间研究了这个系统,思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方案。

他大胆地提出“双星定位”理论并可同时进行通信的设想,带领课题组研制了“双星定位通信系统”,即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至此,北斗系统初具雏形。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2颗北斗一号卫星,让双星有源定位从理论变为现实。北斗一号系统利用我国当时的成熟技术,以最小投入、最短周期,实现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自主可控。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微小卫星技术,陈芳允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不遗余力地推动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卫星几乎成为他晚年生活的全部。

陈芳允曾写过两首小诗:“四十京兆一技人,爱研求实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这正是他的人生写照。

陈芳允还参与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当别人祝贺他时,他却说:“我只不过为中国的原子弹做了一件小小的工作。”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个人事迹(篇5)

在陈芳允的带领下,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1970年4月24日,随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这一成就,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陈芳允和他的团队,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20世纪70年代,陈芳允以其前瞻性的眼光,洞察到了通信卫星测控系统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立即投入到相关的研究工作中,旨在为国家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经过多年的努力,1984年,陈芳允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达到了高潮——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的成功发射。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卫星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国家的通信事业插上了翅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陈芳允还提出了“双星定位系统”的设想,并在1989年成功实现这一设想。这一系统的成功运行,为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陈芳允的这些贡献,无疑展现了他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卓越的科研能力,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忠诚和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

陈芳允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还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人格。他的诗句“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科学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奉献。陈芳允的一生是对中国科技事业和国家发展的巨大贡献,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科技工作者。

25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