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

| 徐球

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吴自良事迹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

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篇1】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冶金系博士学位。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和昆明中央机器厂设计师及副工程师、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美国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副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及上海冶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等。领导完成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钼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有关单位联合攻关,主持此项任务,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篇2】

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壮阔画卷中,吴自良院士以其卓越的科学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了解这位材料科学领域的泰斗,探秘他为“两弹一星”工程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了解吴自良院士的生平概况,强调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对国家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表达对吴自良院士深切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吴自良自北洋工学院至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的学术旅程,强调这段经历对其专业视野和科研能力的塑造。

了解吴自良如何将深厚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展示其作为学者的实践精神。了解他在铀同位素分离膜研究中的关键角色,这项技术对核武器研发至关重要,是“两弹一星”成功背后不可或缺的科学支撑。为此所承受的压力、克服的困难,以及这一成就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展现其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辉煌成就。

深入讨论他在低合金钢代用品及过渡族元素研究上的突破,特别指出其纠正科学文献错误,体现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远的学术影响。吴自良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多项突破,成就了他院士的一生。他在苏联低合金钢代用品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在钢中过渡族元素研究中的开创性工作,不断发现如何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提高材料性能,对工业制造产生的深远影响。

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篇3】

我父亲1917年12月25日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 家有兄姐七人,他排行最小,祖父是晚清秀才。不幸的是父亲幼年失怙,家道中落,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祖母不得已将最小的女儿送人当童养媳。

父亲八岁开始为家里放牛。水牛需要每天放养喂食,一年到头无例外,过年过节亦如此。清晨放牛之后,父亲才能去前吴村开办在祠堂里的私塾读书,学费为每年一担谷。下午水牛干完活后,他还得牵牛去山脚下或者池塘边喂食,等水牛吃饱了才能回家吃晚饭。

父亲天资聪颖,悟性极高。私塾先生要求背诵的课文,他总是能够倒背如流,为此私塾先生数次登门造访,向祖母推荐父亲直接去浦江县城的高等小学深造。祖母却希望父亲能够早日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因小儿麻痹症略有残疾,父亲无法在农田干重活,就在刚满十岁之际,祖母替他请了师傅,还行了拜师大礼,准备去当学徒做裁缝。适逢年长父亲22岁的大哥在上海找到工作回家省亲,他说服祖母,送父亲去浦江县高等小学上五年级,并且承诺日后会资助家庭。

两年后父亲从浦江县高小毕业。此时年长父亲12岁的三哥从浙江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浙江医学院前身)毕业后,在杭高当校医并兼任生理卫生老师。他写信鼓励小弟考杭高的初中部省立第一中学,因为省一中学费、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医疗等费用一概全免,学生只需自备被褥和基本生活用品即可入学。

父亲如愿考入杭高的初中部省一中。那年(1929)省一中在全省招收了一百二十多个学生,他在入学榜上(按考试成绩排列)排名倒数第二。当他在开学前到省一中报到时,他的三哥已经先几日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了。

父亲原名吴士良,初一的一位老师是温州人,他说的温州版浙江官话和父亲的浦江话交流之后,父亲的名字被写成吴自良。由此误打误撞,父亲从此就以此名生活。

父亲说他非常喜欢省一中的生活,因为伙食远优于浦江前吴老家。老家要吃杂粮(大多是白萝卜,胡萝卜煮米饭,番薯米饭是上乘的),而在学校一日三餐都是白米饭,菜肴以青菜豆腐等蔬菜为主,偶尔有廉价淡水鱼。肉类除了逢年过节,平时不多见。每周一次定期的开荤是周六晚上有半个咸鸭蛋。

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篇4】

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创造了无数奇迹。但由于这些工作大多属于“绝密”级别,因此背后的故事也多数鲜为人知。著名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自良带领团队攻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的历程,就是其中一则神秘的传奇。

所谓原子弹“心脏”,是一种叫作“甲种分离膜”的核心元件。它的作用在于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可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

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苏联专家撤离中国时,也带走了绝密级别的分离元件技术资料。面对国际封锁,____表示中国一定要下决心搞出原子弹,而这项甲种分离膜的攻关任务,是由____亲自抓的国家绝密项目。

最初,这一项目被交给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所)、沈阳金属所、复旦大学和北京原子能所4家单位。后来经过综合考量,国家将该研制任务集中下达到上海冶金所,通知其他分离膜研究小组携带设备,于1961年春节后到上海冶金所报到。于是,60多名专家在上海冶金所组成了第10研究室,对外称“7支部”。而时任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的吴自良,就担当了第10研究室的室主任和技术总负责。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抱持着这样的信念决心,吴自良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全新的会战之中。

分离膜的基本原理是用某种粉末制造出特定性质的孔洞材料,因此研发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材料和恰当的制作方法。

吴自良两弹一星获奖者事迹【篇5】

吴自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在国家最为艰难的时刻,他带领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他最为人称道的贡献在于成功研制出了甲种分离膜这一核心元件。

这种元件能够精准地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铀235,为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心脏”。在当时,这项技术被视为绝密中的绝密,而吴自良和他的团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

然而,在科研之外,吴自良还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蝈蝈专家”。晚年的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找到了生活中的一份乐趣——饲养蝈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花费了当时看似“巨资”的20元,从市场上买回了一只蝈蝈。这只蝈蝈不仅叫声悦耳,还成为老两口共同的宠物。然而,不久之后,这只原本活泼的蝈蝈突然变得沉默寡言。

老伴半开玩笑地激将道:“老头子,你不是连原子弹都研究过吗?这蝈蝈为什么不叫了,你给研究研究。”正是这份看似玩笑的激将,激发了吴自良对蝈蝈叫声背后的科学原理的浓厚兴趣。他开始仔细观察蝈蝈的进食习惯,并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发现了一条规律:“一天喂一颗毛豆太少,一天喂三颗毛豆太多,一天喂两颗毛豆正好。”这一发现不仅让蝈蝈重新焕发了生机,也让吴自良在晚年生活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25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