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故事
2024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孙家栋的为人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故事(集合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故事精选篇1
应用卫星与运载火箭、弹道导弹虽同属航天技术范畴,但对他而言,卫星技术毕竟是其新涉足的领域。他调入后,既参加领导501部的组建工作,同时又担起了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负责人的重任。
根据国家对东方红一号主要的基本的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他参加领导卫星总体及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简化工作,能源系统去掉了太阳能电池加镉镍电池供电部分,采用银锌电池组供电的方案;去掉了科学探测和遥控两个系统;去掉姿态控制部分,只保留测量姿态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这样东方红一号的分系统主要是: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和姿态测量等。
当时卫星研制队伍来自七机部一院、八院(前身是上海机电设计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而且原来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和有关研究所制订的,相应的研制工作也已展开,修改简化并制订新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技术方案,并非易事。
他没有患得患失,而是知难而进,发挥了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根据研制弹道导弹的经验、体会和教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修改简化的新方案终于制订出来了,1968年1月获得国家的正式批准,并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之后,他全力以赴地抓科研生产管理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他重新审定完善了卫星的研制程序,并严格执行;采取了控制卫星研制中技术状态的措施,适时进行技术状态的“冻结”;还严格地组织各种地面试验,在地面能做的而且是必要的试验都必须做充分。正是由于他在型号研制的组织管理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大大地促进了研制工作的进展。
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故事精选篇2
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研制人造卫星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的钱学森亲自点将,任命38岁的孙家栋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孙家栋带领研制团队确定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技术目标,即“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
他简化方案,提出“两步走”的研制计划,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当时,国外严密封锁技术,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研制人员也没看到过,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国家经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从未动摇孙家栋的坚定信念。“我们一群年轻人白手起家打天下,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再大的技术难题,我们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我们始终相信,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孙家栋曾表示。要实现“听得清”的目标,卫星在轨后必须展开天线才能确保《东方红》乐曲信号被地面站接收。
但是,在模拟卫星天线展开的试验过程中,总是出现最后一节天线被甩出去的问题,多次试验一直没有成功。孙家栋带领大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终于找到症结所在——天线结构。修改天线结构设计后,试验终获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来,响彻全球,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时代的到来。
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故事精选篇3
时针拨回15年前,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高龄都功成身退,他却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里,大家全部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雀跃、拥抱握手。
而孙家栋却走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偷偷擦眼泪。“孙家栋无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
孙家栋的一大长处,就是善于协调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找到最经济、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孙家栋说。近年来,孙家栋特别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中国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跟着党中央,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尽个人微薄之力,把我们国家的事业搞好,真正实现中国梦,富起来、强起来,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孙家栋说。
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故事精选篇4
孙家栋与魏素萍是通过照片认识的。1959年4月,拿到战友介绍的魏素萍的照片,孙家栋提笔给远在哈尔滨的她写了一封信。20天后,两人在哈尔滨秋林百货的大门口相见。又过了三个多月,魏素萍从哈尔滨来到北京找孙家栋。领导和同志们为他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两个青年从看照片“认识”到结婚,也就用了四个月。大龄青年的婚姻大事,完美解决。多少年后,孙家栋提起此事就说:“姻缘其实就是一种缘分,这点我信。”
魏素萍调到北京工作后,当起了贤内助。此时,魏素萍还不知道孙家栋具体是做什么的。他不是加班就是开会,出差一去就是几个月,和家人联络全靠书信,而收件地址只是一个模糊的“x号信箱”。有时候,魏素萍憋闷了,只能对着墙说话。
1967年,孙家栋的女儿出生,当时他正有任务在身。到孩子要出生时,魏素萍独自叫了辆板车请人拉着去了医院。因为都在一个系统,医院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孙家栋打电话:“孙主任,你爱人给你生了个大胖姑娘,你不过来看看?”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随着“点火"口令发出,载有“东方红一号” 卫星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东方红》乐曲环绕太空。发射成功那一刻,41岁的孙家栋眼里满是泪花。
孙家栋中国卫星之父事迹故事精选篇5
1950年元宵节,学校放假,宿舍楼顿时空了一大半。他正弯腰收拾行李,突然,室友一路小跑大喊:“快,今晚食堂炖肉!”“天呐,有肉吃,我不回家了!”旁边传来一个声音。孙家栋也是两眼放光、口水直流:那我吃完晚餐再回家!刚到食堂,就见门口排起长队,手里攥着饭盒的人们,一个个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眼睛直勾勾盯着窗口。
那年代,想吃顿饱饭,都很奢侈,何况是红烧肉,出现在食堂的菜谱上,真是罕见。终于,孙家栋挤出人群,他把鼻子凑近饭盒,热腾腾的红烧肉,让他忍不住赞叹:“太香了!”他小心的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又软糯又鲜香的口感,让他舍不得咽下。“ 亲爱的同学们,我国空军正在招募志愿者,欢迎有志青年积极报名,为国效力……”突然,广播里传来一则通知,孙家栋一分神,嘴里的红烧肉,咕噜一下,咽了下去。
接下来的话,孙家栋没有完全听清,可“为国效力”4个字,就像一股电流,让他顿时热血沸腾起来。从小,身为校长的父亲,就教育子女:“你们要热爱祖国,将来要做个有用的人!”想到这里,孙家栋再也坐不住了,他腾的一下站起来就跑。“家栋,你的红烧肉还没吃呢!”同学在身后大喊,而他顾不上回答,一路小跑,找到校领导,声音干脆,目光坚定地说:“我要报名!”
就这样,当晚,他没有回家过元宵节,而是扛起行李,跨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开启了自己的航天之旅,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空军。凭着一股子干劲,孙家栋凭再次以优异成绩,在30名优秀学员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批留苏学员,学习发动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