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于敏的研究成果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1)
1961年1月,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即将有所突破时,于敏接到探索氢弹理论的任务,他毅然表示服从分配,转入了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他的文章也在公开刊物上销声匿迹了,对他个人而言,这次转向是很大的损失。自此,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长年奔波的生活,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大家对氢弹的有关物理过程有了相当的研究,对氢弹原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对氢弹的整体结构也有了些初步的设想,还准备了一套有关中子和辐射的流体力学方程组。
1965年9月至11月,于敏率领团队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放假期间空出的全国唯一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台计算机95%的时间都留给了原子弹的计算,只有5%的时间留给于敏设计氢弹。
在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计算机不够用,于敏就带领大家人手一把计算尺,开始凭脑力人工计算,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在于敏的带头分析下,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2)
1944年,十八岁的于敏如愿考上了北大工学院,他知道,进了北大,离自己报国的志愿更近了。
伴随着录取通知书这个好消息的到来,接踵而至的还有一个坏消息,人生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无常才是世间常态。
父亲得了重病,卧病在床,于敏的大学费用没了着落,他和北大隔着学费的距离。
回想童年所受的屈辱还未抚平,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深埋心底,而这满腔的报国情怀却要擦肩而过,更是让于敏痛苦不堪。
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敏的同学陈克潜伸出援手,帮助于敏解决上大学的费用。
进入北大的于敏,如鱼得水,次次考试得第一,在一次极难的代数考试中,数学系的平均成绩不满二十分,而于敏的试卷却惊动了整个北大,他竟然是满分。
于敏成了北大天才中的天才,可是多年后,他对自己的评价却是:“我知道我不笨,我觉得自己不聪明,但是很勤奋。”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3)
加入氢弹研究后,于敏和团队就发生了分歧。
当时美国物理协会期刊发表了一篇杂志,表示在设计中添加氚,有利于氢弹的起爆。
因为从海水中提取氘的成本极高,同时氚的制备又完全依赖于核反应堆,这两种材料都极为稀缺且获取困难,其价值甚至远超等量的黄金。美国人的做法是建立海水提纯氘的工厂,然后利用提取的氘在反应堆中人工合成氚,接着使用氚靶和氚束加速器进行打靶实验,以测量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
这个过程无懈可击,但对于当时工业基础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那个时期,我国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证,如果只有这一个方法,那我们不仅需要建设发电站,还需要修建铁路来运输煤炭以供电站发电。等把这些基础设施都建完,不知道多少年就过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是否需要生产氚?如果氚是制造氢弹的必要材料,而氢弹的制造又无法一蹴而就,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如果没有氚,研发氢弹就会陷入绝境。怎么办?
这时候,于敏登场了,于敏没有盲目的相信西方的研究数据,看到外国期刊上的数据后,他觉得不对劲。如果做实验验证的话,需要花费3年时间和几个亿。
于是于敏顶着巨大的压力,用一种巧妙的近似方法,估算出了所有轻核反应的反应截面上限,发现氚氚反应并不是最好的路线,没有必要一定生产氚,就是这个结论,为国家节约了几亿资金和宝贵的时间。
令人感叹神乎技的就是,于敏仅用了一支笔加草稿纸,就顶替了数十万人去建工厂做实验。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4)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10月下旬,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于敏向在上海出差的全体同志作了系列的“氢弹原理设想”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很大兴趣,普遍认为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研究者们抓紧时间试算了两个模型,得到很好的结果。 之后,于敏在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于敏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
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范围内作了“激光聚变热物理研究现状”的报告,并立即组织指导了中国核理论研究的开展。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之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出研究领域,卸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转而以“顾问”的身份继续为中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2015年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代表________和党中央,登门看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向科技工作者致以新春祝福。于敏衷心感谢________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高度评价党和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表示要继续发挥好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再作贡献。
于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故事(精选篇5)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氢弹。从理论到技术,氢弹都要比原子弹复杂得多。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同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获表彰科学家作了发言。
他在发言中总结道,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而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