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
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大家知道吗?邓稼先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篇1】
当时党中央____决定,依靠自己力量发展原子弹。1958年6月,____在军委会议上提出:“原子弹就是那么个东西。我们搞吧,搞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十年工夫完全可能。”于是,中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启动。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问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立即同意,回家告诉妻子“我被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里,通信也难。妻子表示支持。从此,邓稼先便“消失”。
1958年8月邓稼先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0月16日,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越来越多人到北京,投入这秘密工作。
从此,邓稼先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首先,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建设试验场地,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在无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探索原子弹理论重任。为做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他带领大家刻苦研究理论。
邓稼先在秘密科研院所里呕心沥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八年单身汉生活,十五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
1959年,邓稼先根据中央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选定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这三个方面作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主攻方向。选对主攻方向,是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做出的最大贡献。
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篇2】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还曾住同屋,用杨振宁的话说,“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杨振宁对邓稼先的评价是:“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的、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他的道路,就是要让贫穷落后的祖国强大起来。
1948年,邓稼先前往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深造。临行前,好友袁永厚对他说:“新中国的诞生不会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天快亮了!”带着“天快亮了”的信念,邓稼先一反在国内求学时的潇洒做派,在美国学习异常刻苦。仅用了1年零11个月的时间,邓稼先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当时他才26岁,人称“娃娃博士”。
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篇3】
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作对比。杨振宁跟奥本海默共事了17年,跟邓稼先是挚友,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他说:“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杨振宁有个一针见血的评价: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如果换个位置,都不可能成功领导各自国家的原子弹工程。
从1950年拒绝导师带他去英国深造而选择归国的那一天起,邓稼先的命运就和中国的原子弹联系在一起了。
在他归国的第二年,1951年10月,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请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带口信给_______:“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自己先要有原子弹。”居里夫人还将亲手制作的10克放射性镭交给杨承宗,让他带回了中国。
在他归国的第五年,1955年1月,_______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在他归国的第八年,1958年8月,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隐姓埋名,为祖国研制核武器。
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篇4】
邓稼先还充满了生活的小情调,“几乎所有你能想得到的爱好,包括看电影、看京戏、打桥牌、下象棋、打乒乓球、游泳、抽烟、喝酒、下馆子……他都喜欢”。他为人随和大方,工作有进展了就请大家吃饭,好烟好酒他那里都有。这是邓稼先作为一位普通人真实又鲜活的一面。
许进老师还讲到他的姑姑——邓稼先的遗孀许鹿希老师。她至今仍然生活在她和邓稼先的老房子里,今年8月在那里度过了96岁生日。房子建于上世纪60年代,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但许鹿希老师宁可不出门也不肯搬家。家具和摆设基本都保持着邓稼先在世时的样子,非常陈旧。两个单人沙发因为弹簧老得不行了,上面铺了一层又一层垫子。这个沙发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它是1971年为了接待回国探亲的杨振宁,邓稼先特地从单位借的。2016年,杨振宁去探望许鹿希,一进门,坐的还是45年前那张沙发。
许进老师说,其实他每次去看望姑姑,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为家里的陈设、家具实在太旧了。有一次,他看阳台的木门上裂了一道缝,便提议:“姑姑,我帮您把缝填上,要不然冬天进冷风,夏天进热气。”许鹿希答:“不要动它,你姑爹活着的时候,就有这个裂缝了。”
关于许鹿希老师不搬家这点,我当时也追问了好几次,只觉得用普通人的思维似乎难以理解。许进老师说:“姑姑一生所追求的都不是物质生活,那些不足以愉悦她的精神世界,所以她从没想过要换房子。这里是她和姑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承载了太多回忆,她也舍不得搬走。”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核物理巨匠也是一名“操心”的高考家长。邓老陪女儿典典挑灯夜读,在考前三个月狂补五年的物理课。有趣的是,典典却坦言父亲的讲解不如于敏叔叔深入浅出。这些生活细节让邓稼先的形象更加丰满,展现了一位既认真负责又和蔼可亲的长者形象。
邓稼先爱国科学家事迹【篇5】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