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范文
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任新民的研究大家熟悉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范文(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范文【篇1】
任新民(1915.12.5—2017.2.12),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生于安徽宁国。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6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员和高级技术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曾任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国防部五院总体室主任及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技术顾问等。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实验,任首区总指挥;组织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范文【篇2】
回首“331”工程,令任新民最难忘的当属氢氧发动机的研制。“长征3号”运载火箭为我国通信卫星的发射曾立下汗马功劳,而关于“长征3号”运载火箭第3级,究竟该采用常规发动机还是氢氧发动机,曾经有一段激烈的争论。氢氧发动机在当时是一项新技术,只有一两个国家采用过,虽然风险比较大,但研制成功后将极大提高火箭运载能力。
任新民深知困难重重,但还是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氢氧发动机是迟早要上的台阶,不上这个台阶中国的航天事业就无法进步,我在这里立下军令状,我们一定要把氢氧发动机搞出来。”这是他认真对比了两种发动机的每一项性能之后做出的审慎决定。因为他知道,科学需要创新,但“也绝对不可以盲目地冒险,因为搞科研是高成本的活动”。
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坎坷。1978年,氢氧发动机首次试验,由于违章操作致使10人受伤。这次失败,导致上报给原国防科工委审批的机要稿中,常规发动机成为第一方案,氢氧发动机次之。听到消息,任新民连夜从日本回国,再次力主将氢氧发动机列为第一方案。然而,1984年,挫折再次降临。1月29日,携带“东方红2号”的“长征3号”火箭只把卫星送到远地点6480公里的小椭圆轨道上,未达同步轨道。既定目标没有完成,问题就出在氢氧发动机上。时隔6年,争论再起,很多人开始对氢氧发动机持怀疑态度。
任新民面临很大的压力。但面对技术问题,他并没有那么倔。他相信,化解争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同时要容忍、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比坚持自己的意见重要”。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搭载“东方红2号”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通信卫星、掌握极为复杂的液氢液氧推进技术的国家。
此后,任新民又担任了实用通信卫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等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总总师”的称谓也延续了下来。任新民曾说,有了问题不可怕,要敢于承担、敢于解决,中国人是不怕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达到辉煌的彼岸。
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范文【篇3】
任新民是中国导弹和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他曾直接参与领导了我国早期所有战略导弹、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
自任新民投身航天事业以来,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他担任过20多个大型项目的总设计师,立过一等功,获得过两次通令嘉奖,两项国家科技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被誉为中国“航空四老”之一、中国航天的“总总师”。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钱学森是中国的“火箭之父”,那么任新民就是中国的“火箭亚夫”。
任新民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但是他只有14岁。
1930年底,因宣城庙埠暴动失败,老师被捕,任新民与组织失去联系,只好暂时在家乡的一所小学代课。半年后,任新民带着求知报国的渴望,只身来到南京求学,被南京钟英中学免试录取高中部。
1934年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1937年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1940年毕业,任兵工署重庆21厂技术员、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助教和讲师等职。
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9月,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任为讲师。
1949年,远在美国任教的任新民听到了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他依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条件,于1949年8月辗转回到了祖国。
后来,记者曾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回国,任新民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干一点事儿,为国家干一点事,没有其他的想法。”
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范文【篇4】
任新民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一项项技术创新上,更在于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播撒下科学的种子。他的努力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又成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每一项荣誉都是对他无私奉献和卓越成就的最佳证明。
2017年2月12日,任新民院士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享年102岁,但他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那些高精尖的科技成果,更是一种对科学无限热爱、对祖国绝对忠诚的精神遗产。在2018年被评为“逝世的十位国家脊梁”之一,是对任新民院士一生贡献的最高评价,也是对后来者无尽的鼓舞。 任新民的一生,是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缩影。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的科学成就往往源自于个人的不懈追求与团队的精诚合作,而真正的科学家精神,正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奉献中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我们铭记任新民院士的光辉事迹,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向着星辰大海,不断探索未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任新民“两弹一星”的人物事迹范文【篇5】
1915年12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县,祖父任国霖是位勤劳节俭的农民,父任海清曾任安徽宁国县小学教师、校长,县教育局局长、县银行行长等职,更是教诲子女读书上进、掌握真本事。这些对任新民立志攻读、渴求知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27年年底小学毕业后考入安徽省宣城第四中学,时值北伐军攻占了宣城、宁国一带。刚刚步入青年时期的任新民,开始阅读一些革命进步书刊,萌生了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的朴素信念。1929年10月,年仅14岁的任新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宣城孙埠暴动失败,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于是暗下决心:走科学技术救国、强国、富国之路。
初中毕业后当了半年教师。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又考入南京钟英中学高中部。1934年高中毕业,考取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他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1940年毕业。任兵工署重庆21厂技术员、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助教和讲师等职。1945年6月,公费赴美国辛辛那提磨床、铣床厂实习,后考取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的研究生,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8年9月,被美国布法罗大学机械工程系聘任为讲师。可是,他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赤子之心,想为新诞生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身居大洋彼岸的任新民欢欣鼓舞,感到报效祖国有望了。几经周折和艰辛于1949年8月回到了故乡,于南京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8月,随该研究室并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历任院教务处副处长、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技术上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