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 徐球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新鲜出炉,屠守锷事迹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1)

屠守锷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多次临危受命,带领中国的导弹研发完成了从中近程到中远程直至洲际的全过程。

当年,洲际导弹“生不逢时”正值“十年内乱”,研究工作艰难推进。屠守锷带领团队废寝忘食地开展研究,他常常一想到突破点,哪怕是半夜零下十几度,也要第一时间跑回实验室。从图纸到零件,屠守锷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检查,不容丝毫闪失。

1980年5月,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了发射运载火箭的消息。屠守锷一生中经历过多次发射试验,但这次试验举世瞩目,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在此之前,屠守锷已带领试验队提前进入寒气逼人的戈壁滩,年过花甲的他不顾恶劣气候环境,每天在火箭试验阵地和发射阵地之间来回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和考核。他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确保导弹上十万多个零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一天工作时间常超过20个小时。在驻扎一线的50多天里,屠守锷体重掉了十几斤。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2)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历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曾任西南联大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学院教授、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顾问等。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任副总设计师;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任总设计师;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任总设计师。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3)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毕业后任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

1945年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1947年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1957年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结构强度研究室主任;1961年9月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二设计部主任;1965年7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兼第一设计部主任。

1982年先后任航天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兼一院科技委主任;198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8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屠守锷是中国杰出的航天科学家,他对科研工程严谨认真、为人处世谦逊和蔼,他创造了中国航天的奇迹,也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4)

屠守锷于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任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1945年任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1947年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1957年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结构强度研究室主任;1961年9月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二设计部主任;1965年7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院副院长兼第一设计部主任;1982年先后任航天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兼一院科技委主任;198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屠守锷毕生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等。




国民党政府根本无意兴办民族航空工业,失望至极的屠守锷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培养下一代航空人才上。他在西南联大开设了航空专业课程。1947年,屠守锷到清华大学航空系任教,开始与进步人士接触。就在这个时候,他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思想,亲身的经历和眼前的现实使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己的强国梦才能实现。1948年末,他毅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无论是在清华航空系任教,还是在北京航空学院任副教务长、系主任和院长助理,他都对共和国的航空事业倾注了极大热情。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聂荣臻元帅之邀,跨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大门。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精选篇5)

1980年5月18日,屠守锷迎来了自己航天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作为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他在“可以发射”的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字的时候,他看上去非常平静,就像是任何一次普普通通的签名一样。然而,当导弹准确命中万里之外目标的消息传来,原本内向的屠守锷却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双手捂着眼睛孩子般地哭了,继而又孩子般地笑了!

1917年12月5日,屠守锷出生在浙江南浔一个并不富裕的小职员家庭。虽说家境不富,但屠守锷的父亲还是希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屠守锷在家乡上了小学,后来又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和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就读。曾在上海亲历的惨绝人寰的一幕,奠定了屠守锷一生追求的基调。那天清晨,父亲携屠守锷从上海回南浔老家过春节。走到半路,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十架日本轰炸机,一架接一架地向地面俯冲下来。父亲意识到大事不好,拉着小守锷往轮船码头疾跑。炸弹像雨点般地落下来,繁华喧闹的大上海,瞬时间房倒屋塌、血肉横飞!面对劫难后的满目疮痍,少年屠守锷立下了自己的终生志愿:一定要亲手造出我们自己的飞机,赶走侵略者,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抱着航空救国的决心,屠守锷发奋读书。1936年,屠守锷考取清华大学机械系。清华设立航空系后,他毫不犹豫地转到了航空系。1940年,屠守锷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次年又以优异成绩取得公费留美资格,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56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