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

| 泽慧

60年前的今天,即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的成功爆炸,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下面是关于__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1)

为了祖国的富强,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28年,壮丽的蘑菇云最终见证了他的伟大,从此中国人民在国际上有了发言权,而他却因核辐射过早耗尽自己的生命。令人感动的是,去世前他仍坚持工作,始终心系祖国的国防事业。他就是我国核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邓稼先1947年通过赴美研究生考试,1948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因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仅26岁,人称“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刚9天就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0年10月,他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他,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他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他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2)

钱三强,1913年10月生于浙江绍兴。原籍湖州。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总设计师。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

1937年到1948年,他在法国居里实验室由一个青年大学生成长为科学家。这11年也奠定了他成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基础。他的导师约里奥是法国共产党员,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全法地下抵抗运动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的一天,他得到一本《西行漫记》。通过此书他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由衷的敬仰。

1945年4月他被派往英国考察学习核乳胶技术。临行前,中共旅法支部成员孟雨约见他并说:“你到伦敦后可去见一位中国海员,他叫陈天声,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他遵命专程拜访了陈。陈见他是旅法支部介绍来的朋友,十分信任。在叙谈后约他翌日去看望祖国来的同志。次日在一家旅馆里他见到了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详尽描述过的传奇式英雄、时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的邓发。邓发很关心他的进步,在询问了他的学习、工作和思想情况后彻夜长谈。并指着自己身上穿的毛衣说:“这就是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产物。”还启发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把科学才华献给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分别时他从邓发那里得到一份用延安《解放日报》剪贴成册的毛泽东著作《论联合政府》。

党组织的信任,毛泽东著作的指引,使钱三强的思想向着一个新的高度飞跃。从伦敦回到巴黎不久,他在旅法支部领导下参加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旅法势力的斗争。

1948年4月,新任中共欧洲委员会书记的刘宁一约他在卢森堡公园见面。在分析了国内解放战争形势后暗示他:你回去以后,到北方的一所大学任教。遵照这一指示,他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兼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

1950年5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现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吴有训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次年3月他又任所长。事业初创,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极其简陋。国内根本没有现成的仪器设备及相应的工业基础,西方国家又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做实验用的仪器设备。面对困难,他与王淦昌、彭桓武依靠和团结当时为数不多的科学工作者,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延安精神,群策群力,先研制有关仪器设备,后开展科研工作。他们还到北京、上海的旧货市场寻找一切可用的旧五金器材、旧电子元器件,为科研服务。在他领导组织下,近代物理所只用5年时间便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后来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全身心致力发展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同时,他也于1954年1月26日从党的“知心朋友”成长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郭沫若院长得知他入党的喜讯后非常兴奋,欣然为他书写了一段马克思名言以示祝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不畏劳苦,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3)

1961年,周光召回国后不久,便在一次讨论中 “一战成名”。

当时原子弹的研究设计一度陷入困境。研究人员唯一可参考的内部资料是苏联专家对原子弹教学模型的简介,由于一个关键物理量错误,内部进行了九次计算。周光召检查分析了全部计算结果,认为计算无误,怀疑苏联专家的数据不可靠,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具有挑战性的判断。

周光召用最大功原理,证明了内爆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苏联专家给的压力值,数据明显是错的,结束了近一年的争论与停滞。1962年年底前后,他协助邓稼先完成并提交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据参加原子弹研究的黄祖洽院士回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时,邓稼先去了基地,周光召留守北京。1964年10月15日,原子弹起爆的前一天,周光召接到前方指示,“为确保万无一失,把重要过程重新计算一遍。”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计算,“我们想,不成功的几率大概小于千分之一。”周光召在一段央视纪录片的采访中回应说。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周光召的工作仍在继续,还要研究氢弹的设计。

经过那段历史,“一些人接受了教训,因此很少发表不同意见,但光召求实与忘我的科学家品质始终没有改变。”曾任中科院院士工作局领导成员的孟辉回忆。

1978年,杨振宁回国交流,住在北京饭店。有一天被通知,时任副总理邓小平要请他吃饭,杨振宁当时已经知道要讨论关于造大加速器的问题。杨振宁本人不赞成造大加速器,但他也清楚国内造加速器的意愿很强烈,他特意请周光召和邓稼先到北京饭店吃早饭,征求意见。周光召慢慢地讲:“你就应该照直讲,有什么意见就如实道来,这是最正确的政策。”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印象。

21世纪到来前,包括周光召在内的23名科技专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原子弹的制造》一书记载:中国通过阅读外国文献学到的东西使他们了解了热核反应所需要的材料,并且在1964年至1965年冬季,他们建成了一种主要热核材料——氚化锂-6的生产线。周光召的夫人郑爱琴,正是大量”外国文献“的收集者和翻译者之一。

郑爱琴原本在北京东郊的一个研究所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尽管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堵车,但是由于交通不发达,她和周光召的工作地点相距甚远,为支持周光召工作,郑爱琴放下当时炙手可热的胰岛素研究项目,加入九所,凭借她深厚的外文功底,开始做科技情报调研工作。

谈及他们的独女周莹,周光召在九所的同事都感到“那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父母工作紧张,常常顾不上她,遇到大人出差,周莹得一个人做家务,自己搬煤气罐上楼。中学时代的周莹遇上动荡十年,16岁就当了工人,后来通过考试进入大学,又通过考试出国留学。“我们对她的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主要都是靠她自己。”周光召说起女儿成长,总是流露出愧疚。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4)

钱学森对郭永怀说,你太辛苦了!郭永怀笑道,要是想个人享福,咱们就不回来了,美国的物质水平多高,既然回来,就是要吃苦,要奋斗,要我们的国家早一天富强起来!

他要丈量九天,要触摸宇宙,用激情澎湃将苍穹叩开。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基地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核爆炸的声响作为外交语言,可以挺直腰杆跟世界列强对话。

当原子弹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人们一片欢腾时,郭永怀却慢慢倒在了椅子上。他太累了,几天几夜没合眼,看到原子弹成功爆炸,他终于放心地昏睡过去。

由于贡献突出,1964年郭永怀担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65年5月14日成功进行了核航弹爆炸实验。

的确,原子弹试验成功,接下来郭永怀和其他科学家又开始了氢弹的研究。氢弹的投放是机投,属运动状态,比原子弹的定点发射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飞机速度、高度的把握,降落伞的开启,风力因素等等,都需要认真考虑,确保弹着点在设定范围内。郭永怀深夜还在研究图纸,感觉冷,穿上棉大衣,喝点热水,继续工作。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爆炸成功,这是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从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而中国仅用了两年八个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5)

陈能宽,1923年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是一位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1942年,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194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短短3年时间他便获该大学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想要报效祖国之际,因抗美援朝被迫滞留美国,拳拳爱国之心只能暂时埋在心中。在美国工作的几年间他很快成长为小有成就的年轻科学家,但内心报效祖国的渴望与日俱增。

1955年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使陈能宽一家人重燃回国的希望。面对美国的同事、朋友对自己渴望回国的不解,他回答道:“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啊。”

在思想境界、学术水平正要接近成熟时他却接到了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1964年改为院),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我国核武器研究白手起家,各方面研究都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苏联,他们在巨大压力下受令。塞外风沙弥漫,科技人员克服一切困难,依然夜以继日地工作,他经常亲临一线组织实验。历经两年多、数以千次的试验后终于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问题。他和这帮年轻人最短时间内做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

1963年,他被任命为实验部主任和“冷试验”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爆轰物理、高压物理、中子物理、炸药部件和核材料部件研制等任务。他和大批科研人员响应国家号召,从长城脚下转战青海高原、塞外荒漠,为我国的核武器发展付出了难以言尽的艰辛努力。多年的科学积累和刻苦钻研,使他们很快进入了爆轰物理的前沿,并逐步开拓了中国的爆轰物理专业。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攻关队伍,在化工技术、聚合爆轰设计技术、“增压”技术、材料状态方程和相应实验测试技术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1964年2月,他被任命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这是对他的科研业绩和管理能力的充分认可,同时,也在他的肩上压上了更重的担子。当年的6月6日,他带队进行了预定计划的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成功解决了核试验前一系列内爆物理学与相关的材料与工程问题,为我国首次核试验铺平了道路。紧接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他带队向氢弹研制冲刺。数年艰苦奋战,与理论设计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将关键问题和工程科学问题逐一解决。1967年6月17日,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制设计制造的氢弹试验成功。

核武器研制,既是工程规模的物理研究,也是物理深度的工程开发。如何将核试验获得的科学成果转化为手中的武器,是艰苦历程中最鲜为人知的重要部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陈能宽就和王淦昌共同进行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的探索,开展了新一代起爆方式的研究。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验,他带领一大批工程师与电子学家,摸索出一整套冷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技术途径以及工作制度,对我国的武器定型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核导弹从近程、中程一直延伸到洲际,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获取定型数据,既确保了沿线居民的绝对安全,又节约了大量的国家资金。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不再负责武器型号的爆轰物理实验,分管基础研究等工作。他从另一个层面深入思考核武器研究的深层次问题并深切感受到: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积累的科学基础上,已经建立了高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面对世界高技术的竞争与挑战,凭借敏锐的学术感知,20世纪80年代初,他再次抓住科技发展的脉搏参与了中国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的前期论证工作,并直接参加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纲要的论证起草。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6)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是中国成功进行的第一次核试验,随着第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真正地站了起来。

这天同时也是时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51岁的生日,他用他的呕心沥血为自己送上了一份昂贵至极的生日礼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钱三强。

钱三强属牛,有着一股“牛脾气”“牛劲儿”。攀登原子科学高峰、开创新中国原子能事业高地,这股“牛劲儿”奠定了钱三强在原子能界“执牛耳”的地位。他指点罗布泊,却从没到过罗布泊;呕心沥血孕育核弹,却从没有现场听到“新生儿”的一声啼哭。钱三强没有遗憾,他认定国家强盛是实现“自我价值”,他深信:“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钱三强传》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有着“牛脾气”“牛劲儿”的“牛”科学家——钱三强。凭着这股“牛劲儿”,钱三强一路高歌,进北大,入清华,留学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也是这股“牛劲儿”,钱三强速效改建威尔逊云雾室、开乳胶研究之先、发现世界首例“四分裂”,成为居里实验室得力干将;还是这股“牛劲儿”,奠定了钱三强在国内原子能界“执牛耳”的地位:为中国科学“制礼作乐”,为原子科学排兵布阵,厉兵秣马,调兵遣将,“两弹一星”建奇勋。钱三强个性率真,刚毅忠诚、“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忱正义,无论顺境、逆境,一生追求一个梦:让自己深爱的祖国兴旺发达起来。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7)

哦,迎春花开得好漂亮!

他摇下车窗,目光里伸出一只手,于是,一簇灿烂的金黄便在他的掌心轻轻摇曳。轿车驶过花坛,他扭转脸,余光恋恋不舍。

打开门锁,迎接他的是莫名的寂静。

他放下提包,拎起暖壶,水竟是凉的。他疑惑地咕哝了一句,转身走向厨房,忽然,脚下被什么绊住了。只见旁边的橱柜上,一张好端端的全家福被剪成两半,他的心脏一沉,仿佛一脚踩空了楼梯。定晴再看,剪开的照片上,妻子冷冷地望着他,好似隔了几千里地。他的心底迸出一缕轻叹,唉,她肯定是赌气回娘家了。怔了半晌,默默地踱到窗前,夕照下,迎春花开得那么美,美得令人伤感。顿时,一种无法言说的滋味涌上心头,是隐隐的愧疚吗?

悄悄地,夜色潮水般漫过来,薄薄的悲凉月光一样泻了一地,让人无从收拾。书房里,青灯孤影,郭永怀默默地审视着一组组实验数据,他伏着身子,胸口塌陷,背上似乎压着什么重物。不知不觉中,玻璃窗上显出一抹淡淡的亮色,黑夜最沉重的部分悄然逝去,伴随着血色浪漫,一次崭新的黎明将为共和国分娩一次壮丽的曰出。

唔,那的确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清晨。

新疆,罗布泊腹地,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已经被吊装到一个高达102米的铁塔顶部。清晨6时30分,爆炸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也已完成。然后,是依循操作规程的缜密检查和焦灼的守候。郭永怀和同事们静静地矗立在荒漠上,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人们翘首以待,真是望眼欲穿呐!终于,决定命运的时刻来临了——核爆进入倒计时。怦怦乱撞的心脏“扑腾”一下蹦到了嗓子眼儿,郭永怀感到浑身发紧,肩膀和后背的肌肉像绷直的钢丝。“10、9、8、7……”整个过程尽管只有短短的十秒钟,他却觉得没完没了,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世纪。

“轰隆隆……”一声悸动,石破天惊,伴着东方圣火,黄褐色的蘑菇云绽露雏形。刹那间,欢呼声如破堤的洪水汹涌激荡,郭永怀如释重负,他开心地笑了,孩子似的,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忘情,如果眼前有面镜子,他一定会认为这是自己有生以来最圆满的笑容,真的,最圆满的。

那朵蘑菇云也似乎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升啊升,就像一棵树长啊长,好大一棵树呀!

喜讯传开,举国欢腾。

女儿捧着喜报兴奋地对妈妈说:“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真了不起,我好想给他们献一束花呀!”说着,困惑地眨眨眼,“可是,鲜花应该献给谁呢?”妈妈摇摇头,稍顷,又轻轻颔首。或许,她已经意识到什么。

几天后,王淦昌备好家宴,特邀郭永怀、彭桓武夫妇。这是“三大支柱”一起工作四年来的第一次家庭聚会。三个成功的男人把酒言欢,不一会儿,因为酒精的燃烧,憔悴的脸庞都显得神采奕奕。李佩惊讶地发现,平时极少沾酒的丈夫居然一反常态,主动举杯。

“来,再喝一口!”

又是砰然一声脆响,妻子浑身一震,一直堵在胸口的那坨东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原子弹爆炸成功三个月后,郭永怀夫妇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们把多年来的储蓄作为捐款一股脑地交给了组织。

对此,力学所专门向上级呈交了一份报告——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8)

近一个世纪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连遭西方列强侵略、压榨,思变兴邦的中华志士前赴后继奋斗不已。20世纪上半叶,负笈远行的中华儿女,大都抱定学成报国、振兴中华、为民造福之目的,郭永怀便是其中之一。

1933年暑期后,郭永怀来到“五四运动”发源地的北大,师从光学大家饶毓泰先生读书。1937年在北大读研究生的郭永怀被7月7日的日军炮声中断了学业,不得不回到家乡威海谋生。1938年3月威海被日军侵占,他又被迫辗转来到西南联大。联大师生绝大多数来自沦陷区,对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无不仇恨满腔,因此奋发学习,科学救国的激情高涨。于此,郭永怀放弃了他心爱的光学专业改学航空工程以为国防出力。当年自感无力救国,带着惭愧的心情跑到国外,在美期间他致力于空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并做出重大贡献而受到优厚待遇,他对申请接触机密资料、加入美国国籍一概不理,因为他始终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回到祖国,完成科学救国梦。

19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急需恢复经济,建设国防,迫切需要的是工程技术人才,为此郭永怀在回国前夕便从他心爱并擅长的理论研究移到最实际的技术工程方向来,为发展中国的高速流动试验作准备。1956年回国后,他以主人翁的态度全力以赴组织领导有关科研、培养人才,几乎完全没有时间从事他心爱的理论研究。当年为了国家需要而放弃原来卓有成就的事业者大有人在,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院士等。郭永怀先生的话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他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他多次说自己甘愿作“铺路石子”,并提醒他的学生和助手:“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二三代,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9)

丈夫又要出发了。

吃早饭的时候,妻子的心里生出了不可名状的温柔。正吃着,筷子忽悠悬在半空,她怔怔地望着丈夫,像是被魅住了似的。男人埋着头,满鬓清霜残雪。唉,青丝变白发,这才几年的功夫呀!不知不觉,干燥的眼窝里有潮气渗出来,悄悄地流淌在灰暗的空气中。她是个性格刚强的女人,就像山上的野草,看上去柔柔弱弱,骨子里却充满韧性。然而,金属再坚硬,也会疲劳、断裂,人再刚强,也难免有脆弱的时候。原因很简单,却匪夷所思。真荒诞呀!一觉醒来,她突然被扣上一顶大帽子:“什么?我是美国特务?”心脏“咚”地撞了一下胸口,脚下的地板忽然倾斜了。

长夜耿耿。

沉沉的黑暗中,丈夫温暖的眼神无疑是最要紧的光亮。不,不仅是光亮,而且是命运之舟渡过苦难之河最坚实的纤绳。她实在无法想象,如果脱离了那泓目光,时间一长,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楼下,小轿车如同正点的班车,静静地驶过来。

妻子蹙着眉头把那个棕红色的公文包递过去,她多么希望自己就是丈夫夹在腋下的公文包啊,每天出门,都形影不离,他走到哪儿就把它带到哪儿。结婚这么多年,她还是头一次产生对丈夫如此强烈的依赖之情。丈夫似乎意识到什么,他想说句安慰的话,可是,说什么好呢?喉结困难地扭动了几下,欲言又止。他默默地接过公文包,用一个看似平静的微笑同妻子告别,然后,转身下楼。

房门关闭的一瞬间,她觉得房间忽然变得空空荡荡,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山洪般呼啸而来,把萎陷的胸廓挤痛了。她疾步走到窗前,眼巴巴地朝下张望,只见丈夫打开车门,弯腰钻进轿车,轻盈的轿车银光一闪,车窗掩映的花白额头便从她的视野中消失了。望着远去的轿车,她害冷似地拢起肩膀,一缕阳光从背后斜过来,在地面上映出沉重的阴影。清冷的光晕涂在脖颈上,脸颊的边缘显出一片浅浅的暗灰。此时,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是永诀!

多么残酷的结局呀!

难道,是命定的劫数?

随后发生的悲剧让人不由想起那句老话:大喜伤心。

是啊,从特定的角度看,或许可以这样说,蘑菇云腾起的那一刻,最终的告别就已经开始了。

原子弹成功爆炸后,为了尽快实现武器化,郭永怀和战友们风尘未洗,又马不停蹄踏上征途。

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郭永怀就提出要研究电磁波与等离子体鞘及尾迹流动的相互作用。因为,这对于目标识别与通讯是极其重要的。核爆前,他敏锐地注意到带灰尘粒子的高超声速流动,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云粒子侵蚀这一研究课题。”实践证明,云粒子侵蚀是实现全天候攻击与突防和反导必须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第2次核试验后,郭永怀特别关注运载飞机的安全性,他强调飞机投弹后,一定要有足够时间安全躲避冲击波和光辐射的威胁。为此,他提出伞、弾结合,增阻缓降的解决方案。当时,这一课题在国内尚属空白,而且,没有任何国外资料可供借鉴。于是,他亲自指导科研人员建立伞弹系统的空中运动方程,并通过航弹空投试验不断修正参数,最终,使降落伞增阻方式的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野外实验的工作条件逐渐改善。

有时候,实在太累了,郭永怀就到现场的帐篷里小憩片刻。那天,一位同事意外地发现,他拢着肩胛,蜷缩在没有床垫的铁床上。同事吓了一跳,赶忙去保卫人员的帐篷里找来床垫为他铺好。郭永怀过意不去,一叠声地感叹道:哎呀,太麻烦你们了!

1967年6月17日上午7点,装载氢弹的轰6飞机一跃而起。

8点20分,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空爆,其威力达到第一颗原子弹的150余倍。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

钱学森的一生,可谓是历经风雨。他出生于中国内忧外患、被人宰割的时代。他然后是中国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先生的爱婿。钱学森为了挽救危亡中的祖国,他先是赴美留学’求取知识,等到归国的时候,却被美国强行扣留。兜兜转转数年,他最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于祖国建设,在二战中立下赫赫功勋,也为中国导弹、航空科学的发展立下不小的功劳。

再见了,我亲爱的祖国

晚清的中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为黑暗的时代,当时列强瓜分中国,中国迈上了屈辱的路程。特别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期,庚子之难就在这个时候爆发,这场战役让那些不平等条约再次落在中国人民的.肩上,加重了中国人的负担,使中国完全的陷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在武昌发动了灭亡清政府的武装起义,从此拉开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序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钱学森就在武昌起义的两个月后出生,出生地是在上海。

彼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大地烽火四起,然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内部军阀混战,百姓困苦,民不聊生。钱学森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完了他的童年。幼年时期的钱学森就意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现象,他立下壮志要改变中国的现状,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星光大道。

1923年9月,钱学森12岁,他进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六年后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钱学森取得清华大学第二届赴美公费留学生的资格。1935年8月,然后钱学森乘坐上海一艘美国邮政船,离开了动荡不安的祖国,望着白浪翻滚的黄浦江面,钱学森思绪如潮,他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道:“再见了,我亲爱的祖国’你此刻是豺狼当道,我要到大洋的彼岸,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你早日在东方复兴!”

同年九月,钱学森到了美国,顺利进人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人物事迹(精选篇10)

今天,我在《科学》里偶然看到了钱学森的故事,才知道他不但是个火箭专家,还非常爱国呢!

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后来又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很想回国报效祖国,可是美国不准他回国,美国的海军次长金布斯说钱学森相当于五个师的兵力,就是枪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去。但是后来,钱学森历经千心万苦,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现。

看了这篇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像钱学森一样热爱祖国的人,他们有的把自己的钱捐给国家搞建设,有的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谋发展,有的甚至为了国家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马上快到国庆六十周年了,我不由的问自己,我们又该如何的热爱自己祖国呢?我想作为一个学生,我们首先要学好课本,打好基础,将来才能跟好的报效祖国。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让我们想想像钱学森那样热爱祖国的人们吧,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25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