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

| 泽慧

“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下面是关于“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1】

1961年,周光召回国后不久,便在一次讨论中 “一战成名”。

当时原子弹的研究设计一度陷入困境。研究人员唯一可参考的内部资料是苏联专家对原子弹教学模型的简介,由于一个关键物理量错误,内部进行了九次计算。周光召检查分析了全部计算结果,认为计算无误,怀疑苏联专家的数据不可靠,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具有挑战性的判断。

周光召用最大功原理,证明了内爆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苏联专家给的压力值,数据明显是错的,结束了近一年的争论与停滞。1962年年底前后,他协助邓稼先完成并提交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据参加原子弹研究的黄祖洽院士回忆,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时,邓稼先去了基地,周光召留守北京。1964年10月15日,原子弹起爆的前一天,周光召接到前方指示,“为确保万无一失,把重要过程重新计算一遍。”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计算,“我们想,不成功的几率大概小于千分之一。”周光召在一段央视纪录片的采访中回应说。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周光召的工作仍在继续,还要研究氢弹的设计。

经过那段历史,“一些人接受了教训,因此很少发表不同意见,但光召求实与忘我的科学家品质始终没有改变。”曾任中科院院士工作局领导成员的孟辉回忆。

1978年,杨振宁回国交流,住在北京饭店。有一天被通知,时任副总理邓小平要请他吃饭,杨振宁当时已经知道要讨论关于造大加速器的问题。杨振宁本人不赞成造大加速器,但他也清楚国内造加速器的意愿很强烈,他特意请周光召和邓稼先到北京饭店吃早饭,征求意见。周光召慢慢地讲:“你就应该照直讲,有什么意见就如实道来,这是最正确的政策。”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印象。

21世纪到来前,包括周光召在内的23名科技专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原子弹的制造》一书记载:中国通过阅读外国文献学到的东西使他们了解了热核反应所需要的材料,并且在1964年至1965年冬季,他们建成了一种主要热核材料——氚化锂-6的生产线。周光召的夫人郑爱琴,正是大量”外国文献“的收集者和翻译者之一。

郑爱琴原本在北京东郊的一个研究所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尽管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堵车,但是由于交通不发达,她和周光召的工作地点相距甚远,为支持周光召工作,郑爱琴放下当时炙手可热的胰岛素研究项目,加入九所,凭借她深厚的外文功底,开始做科技情报调研工作。

谈及他们的独女周莹,周光召在九所的同事都感到“那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父母工作紧张,常常顾不上她,遇到大人出差,周莹得一个人做家务,自己搬煤气罐上楼。中学时代的周莹遇上动荡十年,16岁就当了工人,后来通过考试进入大学,又通过考试出国留学。“我们对她的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主要都是靠她自己。”周光召说起女儿成长,总是流露出愧疚。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2】

钱学森对郭永怀说,你太辛苦了!郭永怀笑道,要是想个人享福,咱们就不回来了,美国的物质水平多高,既然回来,就是要吃苦,要奋斗,要我们的国家早一天富强起来!

他要丈量九天,要触摸宇宙,用激情澎湃将苍穹叩开。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基地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核爆炸的声响作为外交语言,可以挺直腰杆跟世界列强对话。

当原子弹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人们一片欢腾时,郭永怀却慢慢倒在了椅子上。他太累了,几天几夜没合眼,看到原子弹成功爆炸,他终于放心地昏睡过去。

由于贡献突出,1964年郭永怀担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65年5月14日成功进行了核航弹爆炸实验。

的确,原子弹试验成功,接下来郭永怀和其他科学家又开始了氢弹的研究。氢弹的投放是机投,属运动状态,比原子弹的定点发射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飞机速度、高度的把握,降落伞的开启,风力因素等等,都需要认真考虑,确保弹着点在设定范围内。郭永怀深夜还在研究图纸,感觉冷,穿上棉大衣,喝点热水,继续工作。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爆炸成功,这是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我国核武器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从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而中国仅用了两年八个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3】

1957年,黄纬禄来到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和战友们隐姓埋名,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我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正当仿制导弹“东风一号”进行到关键时刻,苏联却将专家全部撤离。黄纬禄深知国防重器不能受制于人,他和同事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争中国人民的志气!黄纬禄担当起导弹的“中枢神经”——控制系统负责人的重任。黄纬禄带领同事全员上阵,凭着一部老式的手摇计算机,人工计算导弹在空中的飞行姿态、轨迹,导弹攻击目标的精准度。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功走上导弹自行研制的道路。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意味着我国拥有了真正可以实战的核武器。短短10年,黄纬禄和同事们发扬自力更生和勇于登攀的精神,实现了我国导弹零的突破。

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国防安全受到挑战,潜地导弹研制工程势在必行。时任火箭控制系统所所长的黄纬禄临危受命,调任“巨浪一号”导弹研制工程的总负责人。1970年5月,黄纬禄提出“台、筒、艇”三步走的研制试验方案。经过无数次发射实验和不断改进,1975年“巨浪一号”的设计工作宣告完成。1979年4月,黄纬禄被任命为固体潜地导弹“巨浪一号”和陆基机动导弹“东风二十一号”两个型号的总设计师。1982年10月,固体潜地导弹“巨浪一号”负载着科研人员奋斗十几年的心血,成功坠入目标海域。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黄纬禄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4】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863计划”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等等,都决定了今日中国的国际地位。而这些历史大事件,都离不开一位以科技强国为己任的老科学家、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王大珩。

提到光学和国防科技的关系,王大珩形容,光学是“打边鼓”的,简而言之,便是“在试验以前和试验以后,做记录这方面的工作,并使它能够看见”。光学是“两弹一星”的配角,但它作为探测、测量、观察、记录、通讯等手段,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王大珩带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迎难而上,将光学事业和国防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密切的参与到“两弹一星”等各种重大国防工程的科研攻关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中,王大珩带领科研人员,在一没经验、二没参照物的情形下,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并节省了研制时间。由他主持改装的测量核爆火球尺寸的高速摄影机,成功记录下首次原子弹爆炸的珍贵影像,为我国核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比珍贵的试验数据。

1965年,在王大珩的带领下,中国自主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150-1型光学电影经纬仪”。时至今日,在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王大珩当年带领大家研制的光学电影经纬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年,王大珩参与到了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的制订工作中,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紧接着,他又主持了空间侦察相机的研制任务,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相机。

随着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对光学设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如返回式卫星装备的对地观测相机,要求高分辨率光学系统,既要能经得住自动拍摄震颤,又要长期保持正常工作,这个重担又落在了王大珩和同事们肩上。经过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难关。当卫星返回时,相机带回了拍摄的资料,成功看到了清晰的地面图像。

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为国家的核武器事业呕心沥血,对家庭却无暇顾及。他不搞特殊化,让十五岁的女儿郭芹上山下乡,去条件艰苦的东北插队落户。他来去匆忙,只给想念的孩子写了封信,又要返回实验基地。妻子提醒他,今年咱们结婚二十周年,他说等我回来,我们好好过个结婚纪念日……妻子笑了,说我等你。

在实验基地,细致认真的郭永怀,在做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的准备工作时,发现新的极其重要数据,必须马上乘机返京,组织人员紧急研究解决方案。

1968年12月5日凌晨,飞机在降落时失事,机上人员遇难……人们发现,为了保护绝密资料,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人们费力将两人分开,发现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在场的人默哀、泣哭,钱学森更是嚎啕大哭,所有知道的人都为之心痛落泪……烈火吞噬了郭永怀的身体,他紧抱着国家机密,把自己融入了天际,将丹心留在大地。

郭永怀牺牲后的第二十二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两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些都饱含了郭永怀的心血和功劳。“两弹一星”二十三位元勋中,郭永怀是唯一涉足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烈士。他用生命保护了关乎国家利益的绝密数据,唱响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壮歌。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编序212796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已整整六十年。原子弹、氢弹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到,但它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5】

在当时,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算盘计算庞杂的数据,这对西方科学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国科学家就能做到。因为祖国期待他们,人民支持他们,这令郭永怀十分感动,也给予他巨大的信心和动力。

为了进行大型爆破实验,1963年7月,中央决定将核武器研究院总部迁往青海高原荒凉的沙漠里,郭永怀受命担任核研究院副院长和卫星研究院副院长。这时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郭永怀,与科研人员一起转入大西北核武器实验基地,扎帐篷、抬设备、清理场地,在设备短缺、粮食紧张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这里海拔3800多米,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黄沙漫天的戈壁滩,寸草不生、干燥异常、氧气稀缺、温差极大,加之营养匮乏,郭永怀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他咬牙坚持工作。在他的帐篷里,只有一张简单的写字台、一张钢丝床、一个烧开水的煤炉子,除此以外再无他物。为了抢时间工作,他抽掉了床铺上的褥子,直接躺在钢丝床上,这样一翻身就会被硌醒。

在工作帐篷里,身体瘦弱的郭永怀亲手搅拌炸药。年轻工作人员要接过他手里的工具,让他在旁边指挥,他说我边操作边讲解,这比你们单从书本上学理论更扎实,爆破物理实验是突破原子弹技术的重要一环,一定要认真来做。他鼓励工作人员说,为了国家大事我们隐姓埋名,但对着山川大地沧海蓝天,我们有资格大声说出我们的姓氏和血缘:“我们是有骨气的读书人,我们是压不垮的中国人!”

那几年正赶上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广大科技人员同样遭受每天挨饿、身体浮肿的艰苦日子。可大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消极沉闷,每天在食堂都吃不饱,回到研究室立刻开展工作,饿得受不了,冲一杯酱油汤喝,增加体力继续工作。在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断炊问题,戈壁滩上植物贫乏,就连稀少的骆驼草都被他们拿来充饥。好在有全国人民全力支持,他们没有出现太大的生活问题。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6】

1979年底,周光召调到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在这前后几年,周光召曾短暂回归他心心念念的学术领域。

一天,周光召找到苏肇冰,要把理论物理所的两位科学家郝柏林和于渌请来一起做闭路格林函数,郝柏林和于渌后来均被评为中科院院士。周光召和苏肇冰有深厚的量子场论功底,郝柏林和于渌在平衡态相变和临界现象方面有研究经验,周光召决策把闭路格林函数首先用于动态临界现象的分析,开启了不少后继工作的研究方向。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李政道曾总结他们的工作:周光召与合作者一起系统地发展了非平衡态统计的闭路格林函数,并尝试把所发展的方法应用到激光、等离子体、临界力学、随机淬火系统等方面。

有关合作研究长达八年。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几度准备推荐这项研究到院里评奖,遭到周光召反对:“我担着院、所领导,叫人家怎么评?”这组工作一直拖到周光召卸去科学院院长职务之后,1999年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次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周、苏、郝、于”四人1985年发表在国际综述杂志上的长篇文章颁发了“1981~1998年度经典引文奖”。

1980年,刚入选中科院院士的周光召应邀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完成在美国一年的访问计划后,周光召又受邀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访问,担任研究员。

正在欧洲访学的周光召突然被召回国。“与1960年代主动要求回国不同,这次多少有些不情愿。”曹效业分析。据当时中科院院士钱三强的秘书葛能全回忆,钱三强在办公室与周光召就此事谈了很长时间,周光召出来时眼圈有些红。

“那时中科院已经危在旦夕,需要周光召,也只有他能主持中科院的改革。”郭传杰认为,周光召的回归离不开彭桓武的推荐,和时任中科院院长卢嘉锡的信任。就这样,周光召再次告别学术研究,回到行政岗位。1984年,周光召担任理论物理所所长,同时任中科院副院长,1987年1月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1998年,周光召被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周老师的思考方式与众不同,他总是从第一原理出发,自己推导,不轻信权威结论。我不知道他当时是否彻夜未眠来想这个问题。他一直关心理论物理前沿,贡献了很多卓越的学术想法,但他决不在他没有做出实际工作的论文上署名。”周光召的学生、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周光召在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自觉精力和时间不足以完成具体的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自己署名的学术论文。

1990年代,周光召组织筹建了中国工程院。当时中科院有人反对单独成立工程院。一次晚饭后散步时,周光召与郭传杰谈起这件事,周光召说:“欧美发达国家在成立科学院后也都成立了国家工程院,工程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这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我们理应支持。”

2003年,国务院决定启动制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陈佳洱担任基础研究专题第14专题组的组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带着专题研究组的几个成员到周光召家求教。周光召提出的一些战略思考,后来帮助陈佳洱等人理清了基础科学战略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框架。

2011年11月15日下午,正在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顾问组专家会议的周光召,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北京医院抢救,此后长时间躺在医院病床上。

四个月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将首个“终身成就奖”颁给了周光召,以表彰他无可争议的学术成就,高山仰止的科学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7】

在儿子孙中亮眼中,孙家栋做事一贯认真, 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做到底,也负责到底。这一点也影响了孙中亮,“我爸爸很开明,很有毅力,尽管有很多事他不说,但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实,这种不言之教,更有力量。很多时候我在努力向他学习,但是总感觉还是追不上。”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孙家栋在列。毛主席当时关于“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讲话,深深地印在了孙家栋的脑海里,体现在他以后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那时候下了决心,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事情,就去干。”孙家栋说。

从此,他用一生的“认真",在满天星斗中写下中国航天的传奇。

“航天的事情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每个人手中的事情看似不大,但集合起来就是事关成败、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情,不论是哪个航天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事情办好。如果要说我自己,那我也就是那千千万万航天大军中的一分子。”孙家栋说,自己1958年从苏联留学回国就跟着钱学森搞火箭、搞导弹,钱学森先生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自己。

有一次, 新型火箭装置在发射场装配时出现问题,怎么也装不上。孙家栋向钱学森报告后,钱学森亲自来到现场查看问题。孙家栋和工人师傅从下午一点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把问题解决,钱学森就这样一直陪着。这种无声的身教,让人感到像山海一样厚重辽阔,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孙家栋把这种工作作风带到了航天事业中。

孙家栋经常说:“我从苏联回来搞导弹,得益于当时许多开创我国导弹事业的师长,他们对新中国导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人师表的刻苦攻关精神,不仅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而且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钱学森更是我尊敬的领导和良师益友。”

孙家栋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1984 年,“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正当卫星向预定工作位置漂移时,地面测控站发现,卫星上镉镍电池温度超标,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刚刚发射成功的卫星就要报废了。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8】

陈能宽于1923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祖父是清末举人,父亲经商有成,回乡办学,开设了镇上第一所邮局,不仅服务乡梓,还为中共地下党传递情报。1939年,他以优异成绩被雅礼高中录取,并获得奖学金。高中成绩第一的陈能宽于1942年被保送进入位于贵州平越县的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治工程系(现西南交通大学)。

1947年,陈能宽与妻子裴明丽考入慕名已久的耶鲁大学。仅用3年,便先后拿到了耶鲁大学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物理冶金副研究员、助理教授。陈能宽在金属物理领域的研究突飞猛进,他与合作者开创性的发现打消了材料学界对位错理论的质疑,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1948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在美的留学生们也时刻关注国内局势。陈能宽与同门师兄颜鸣皋成立了“留美科协金属小组”,一边组织学术活动,一边参与到协助留学生回国的工作中。

工作的便利和物质的丰足从未动摇过陈能宽归国的决心,他将祖国的需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1955年,陈能宽与妻子带着3个孩子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历经波折终于冲破重重阻挠辗转回到祖国。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办法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呀!”

1956年,陈能宽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引用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多种金属单晶体形变、再结晶以及和材料在高温高压下行为方面的研究,他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新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9】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美国为什么如此器重钱学森呢?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5成员之一。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火箭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钱学森显露出卓越的才能。一项在航空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航空科学公式:即著名的“卡门——钱公式”诞生了。这是由冯·卡门提出命题,钱学森做出结果,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项公式。

然而,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钱学森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又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他们认为:钱学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度前进。美国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

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美国官方“文件”通知他,不准离开美国。本来,他的行李已经装上了驳船,准备由水路运回祖国。可美国海关硬说他准备带回国的书籍和笔记本中藏有重要机密,诬蔑钱学森是”间谍”。其实,这些书籍和笔记本,一部分是公开的教科书,其余都是钱学森自己的学术研究记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之后,钱学森突然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员每天晚上隔10分钟进室内开一次电灯,使他根本无法入睡。钱学森的遭遇,引起加州理工学院中坚持正义的同事和学生的同情,在他们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可对钱学森的迫害并没有停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信件、电话等。尽管有种种限制,但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在争取回国的日子里,钱学森更加关心祖国的建设事业,经常从《华侨日报》等报刊上了解新中国的情况,和中国科学家、留学生讨论建设祖国的有关问题。为了能够迅速地回国,他租房子只签订短时间的合同。家里准备了3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可以搭飞机回中国。

5年过去了。钱学森争取回国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怀。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了解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的中国代表,在会谈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归国问题。

1955年8月,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清晨,钱学森就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天安门广场。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国务院授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幻想。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钱学森放弃了这一切。在经济大潮如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社会的今天,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地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对志士仁人的撼动力。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10】

10月16日下午,一场郭永怀精神研讨会在荣成举行,郭永怀曾工作过的单位领导,郭永怀的部分学生、亲属,共同就郭永怀精神内涵进行交流研讨,更好发扬郭永怀的精神。

郭永怀,似他的名字般永远令人怀念。在列强对新中国进行露骨的核威胁之下,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一穷二白”的经济困难局面下,在新中国下决心研制原子弹的自力更生精神感召下,草原的每一棵草、每一朵云、每一片蓝天都见证了那段绝密且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见证了郭永怀以生命为代价投身祖国核事业的无悔追求。

在致力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8年多时间里,从原子弹到氢弹再到导弹核武器,郭永怀究竟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恐怕没人说得清楚。然而,郭永怀在生前谈及这些,经常挂在嘴边的却是这样的话:“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事务中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已经被郭永怀等人铸就成一座历史丰碑。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斯人已去,精神永驻。

“叔父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他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精神,为国家效劳,为人民作出贡献。”郭永怀侄女郭淑娥说。

王瑾是一名陈列馆的讲解员,看着修缮后的陈列馆,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作为郭永怀先进事迹讲解员,今后会挖掘更多素材、更加深入学习领会郭永怀的精神,通过富含情感的讲解,让更多人全方位认识郭永怀、学习郭永怀。

大无畏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荣成来说,汲取郭永怀身上的精神动力迫在眉睫。

战争年代,荣成走出了100多位将军,为全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如今,这里已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前三季度,荣成全市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40亿元,同比增长8%,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实现由“速度经济”向“素质经济”的蜕变,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

永怀精神,常学常新。郭永怀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67万荣成人民在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努力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的征程上不断超越。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11】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三强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在北京,曾就读于我国近代一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校长的孔德中学,他的文化基础知识非常扎实,有广泛的自然科学常识。青年时期就出国留学,于1940年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他毫不停步地继续深造,给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不久与同一学科,志同道合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共同拜读在约里奥门下。夫妻二人携手共进,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被导师骄傲地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国家的学术期刊刊登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就向钱三强夫妻颁发了物理学奖。

在1948年的夏天,夫妻两人酬志满怀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决心为祖国建设出力献身。1949年北京刚刚和平解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拨给了他5万美元,要钱三强借出席法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之际,订购有关原子能方面的`仪器和相关资料,为以后的开发利用原子能做准备。钱三强激动得热泪盈眶,深深地感到了自己有用武之地,中国科技事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从新中国诞生之日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担任了副所长、所长,他为发展我国核力量出谋划策,精心设计制订了核事业的发展规划。他亲自参加了前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提出了很多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化建议。他积极吸纳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核科学家,包括了他的夫人何泽慧、邓稼先等优秀人才,让这些人到核武器研制的各个环节,充当领军人物,掌握科研的主动权。

1960年我国决定靠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原子弹,这时钱三强已兼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由他担任我国研发原子弹的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精心设计,严把质量关,不放弃任何一点疏漏和细小环节,并像当年第二代居里夫妇培养他和何泽慧那样,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科学带头人,他的这些远见卓识的战略作法在“两弹一星”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研制质量,加快了研制速度。为我国挤身于世界核力量的行列,培养了人才,打下了牢固基础。

钱三强晚年身体多病,精力不济,就这样仍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职务。

他在病塌上还念念不忘祖国核事业的发展,一再强调要尽快尽好的使核技术应用到民用事业上来,要确保核能应用的安全可靠,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因病逝世,享年79岁。这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由515克纯金铸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物事迹【篇12】

突然有一天,失联的丈夫回来了。

隔了几步远,男人就把一个风尘仆仆的笑容捧过来。妻子心疼地瞅着丈夫,看上去,他显得更瘦了,脸颊凹陷,两眼透着疲惫。让她感到奇怪的是,出门时带去的茶叶居然原封不动带了回来。

怎么回事?难道连喝水的功夫也没有吗?

丈夫尴尬地咧咧嘴,脸上现出一个暧昧的笑容,看上去,像是在说明什么,但又缺少了重要内容。咳,别看琢磨了一路,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为合适的解释找到合适的词汇。是啊,他不能告诉她,那里海拔三千多米,开水不到九十摄氏度;他更不能告诉她,因为粮食短缺,许多人得了浮肿病,抬煤上楼时双腿颤抖,难以支撑;就连物理学家彭桓武两脚肿得鞋子都穿不上了……不能说,有关生活的任何细节都必须守口如瓶,因为,它们涉及国家的最高机密。

妻子无奈地吁了口气,轻轻的,像一声惆怅的叹息。

那几年,女儿郭芹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爸去哪儿了?”每次,母亲都轻轻地摇摇头,失意的眸子里泛着苦涩。

有一次,郭永怀出差回来,第二天,碰巧女儿过生日。女儿等啊等,直到夜色沉沉,父亲才回到家里。女儿撒娇地搂住爸爸的脖子问:“你不是答应送我生日礼物吗?”父亲一愣,如梦方醒:糟糕,看这记性!他讪讪地拍下脑门,就在那一瞬间,丰富的想象力令其急中生智,他指着窗外的夜空打趣说:“我送一颗星星给你做礼物好吗?”“好,好。”女儿咯咯地笑了。

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郭永怀外出的次数越来越多。

每次离家,他对去向都讳莫如深,有时,甚至不辞而别。不明就里的困扰让妻子怏怏不乐,不仅饭量减少,睡眠也出了问题。结果,床铺变成了燎着柴火的铁锅,她像烙饼似地翻来覆去。说不清到底折腾了多长时间,眼皮才慢慢发涩,思维也变得时断时续,又捱了一会儿,意识的链条总算滑脱了。朦胧中,前面传来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这是在哪儿?噢,想起来了,这不是在康奈尔大学的学术报告厅里嘛。那天,她听说航空研究生院有位华裔学者要举办一场学术报告,出于好奇,便信步而至。随后发生的事情印证了这看似随意的决定究竟有多么重要。正是一面之缘,让两条独自延伸的人生轨道出现交集。

没过多久,两人目光交汇时有了缠绵的味道。直到有一天,她猛地发现,那热辣辣的视线追光一般痴痴地打在自己脸上,她一个激灵,被烫醒了。

夜凉如水,昏暗中,一双眸子依旧亮亮的。

恋爱的感觉真好啊。

天格外蓝,水格外绿,云可邀,花可餐,眼前是景,心中是诗。嗬,恋爱中的女人真漂亮!你瞧,男人用深情的目光把文雅的江苏姑娘呵护成一株映山红,那么绚烂,那么靓丽。

1948年春,两情相悦的恋人在纽约附近的绮色佳小镇市政厅举行了婚礼。

于是,家庭的画轴在期待中依次展开,夫妇俩用诗意的剪刀裁出一幅幅新鲜的剪纸,给温馨的安乐窝增添了一处处迷人的装饰。日子久了,她便有了这样的感慨:当年嫁给这个被称作丈夫的男人,是自己有生以来做的最重要也最正确的事情。庆幸之余,又暗自嗟叹,现实中的美满婚姻,只有机缘巧合才能够实现,而这种成全,只能来自上苍的眷顾。

可以设想,如果生活始终安安稳稳,那么,爱情专列就会依着惯性,平顺驶过一个个幸福的日子。

但是,生活没有假设。

换句话说,当那辆神秘的小轿车猝然现身,先前的平静生活就注定要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接着,眉心挤出一道扭曲的皱纹,那个叫做疑虑的东西又从心底渗出来,如同无法稀释的硫酸,把情感的神经灼痛了。

朦胧的月光透过枯枝筛进窗来,照着女人苍白的额头,照着弥散在黑暗里的苦涩气息。

有人说:情到深处是寂寞。

也有人说:情到深处是心疼。

还有人说:情到深处是为爱牺牲一切。

是啊,于家为国,即便儿女情长,亦如九曲黄河,百转千回,轰轰烈烈。

就在妻子心烦意乱的时候,那个渺远的身影正在戈壁滩上缓缓移动。阵风鼓荡,骆驼草晃动着质朴的黄花。他弯下腰,挨近草茎,仿佛在倾听花朵的呼吸。心想,宿舍楼前的迎春花应该也开了吧?

256451